高继德 高瑛
黄樵松,原名黄德全,字道立,号怡墅,1901年出生于河南省尉氏县魏庄乡后黄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幼年时,他家境贫寒,父亲黄金玉常年给富户扛长工,农闲时走街串巷,靠卖麻花糊口。后来迫于生活,举家逃荒到太康县城,在北大街开了个卖香箔的小铺。为了改变贫困的家境,父亲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黄德全小时在村里念私塾,后入太康县小学,1920年以优异的成绩保送河南省立第四中学。他在校两年多,因交不起伙食费,每星期靠父亲送一次糠菜馍馍度日,使黄樵松少年时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更加发愤读书,每学期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
尉氏县、太康附近的朱仙镇上有个岳王庙,学生时代的黄德全,多次来这里凭吊,深为岳飞“驱逐胡虏,还我河山”的壮志雄风所感动。这对他后来爱国思想的养成起了重要作用。他曾奋笔疾书:“男儿凌志远,报国心云盘,遥指胡虏寇,犹我保家园”。当时,黄德全看到国弱民贫,于1922年,毅然中断学业,立志从军报国。冯玉祥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破例特批黄德全参军,与张宗衡、沈启涵、郭琪儒一道分配到兵团。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组建国民军,黄德全被提拔担任冯玉祥卫队连连长,不久即升任警卫营营长。这一年,冯玉祥与李德全结婚,黄德全隨待左右。出于对冯玉祥妻子的尊敬,他将原名黄德全改为黄樵松。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爆发后,.驻守湖北的26路军27师官兵分头由孝感、花园、广水等车站开赴华北前线御敌。行前,将士们抱着战死疆场的决心,纷纷给亲属写了诀别书。黄樵松时任79旅旅长,他在写给妻子王怡芳的信中说:“此次挥师北上,将与日寇决一死战!他不死,我便亡,最后关头便是今日。”黄樵松奉命率79旅为先头部队,挺进良乡附近。7月29日夜,占领琉璃河、马头镇,继而派出便衣队在良乡以北地区袭击敌人。8月2日,在良乡、窦店间遇敌装甲车一辆,载日军数十人。黄樵松指挥部队将敌车包围,全歼日军并将装甲车击毁。在战斗进行中,日本一架飞机参战,被黄樵松的部队击落。
1938年3月,.日军占领南京后,企图打通津浦线,向徐州方面大举进犯。孙连仲第2集团军奉命开往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行军路上,黄樵松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情景,悲愤地写下了“救国寸肠断,先烈血成河,莫忘山河碎,岂能享安乐”的诗句。23日,日矶谷10师团濑谷支队自峄县沿台枣铁路支线南下,猛攻台儿庄。黄樵松率军由贾庄星夜徒步向台儿庄附近集结。翌日晚,日军突破台儿庄东北角,与池峰城部展开激烈战斗,黄部在斐庄、前后枣庄、孙庄一带与敌展开拉锯战。28日,调集兵力,再次发起猛攻,从西北角冲入台儿庄内。黄樵松部向刘家湖、邵家庄、前园村、坟上等处进攻,并占领邵家庄,迫近刘家湖。4月2日,黄樵松挑选奋勇队员250人,从台儿庄东北角攻入,延至东门,乘势向西北扩展;30师攻进西北角。翌日,庄内日军发起总攻,集中炮火向东南角轰击,黄樵松部撤出。4月6日,中国军队向台儿庄发起全线反攻,黄樵松部向纪庄、王庄猛攻,进抵沧汪庙、东庄、李庄、陶沟桥等。敌不支溃逃,晚11时将各村占领。大部随即向前后刘桥、刘家湖进击,肃清各村之敌。黄樵松自始至终率部战斗在第一线,虽伤亡惨重,但最终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台儿庄大捷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黄樵松被授予“反法西斯国际勋章”一枚。
1938年1月黄樵松升任27师师长不久,蒋介石到洛阳召开第二战区团长以上军官会议。会上,黄樵松有幸结识了八路军将领朱德、彭德怀、贺龙等人,相互交换了对日作战战略,黄樵松从自己的实战体验中感到八路军将领的这些主张非常符合实际,非常正确。会下他与朱德等接触颇多,谈得也很融洽。后来他给官兵讲话时,谈到对朱德的印象他说:“他穿一套粗布棉军衣,发言句句适合抗战需要。我们国民党军官有的穿羔皮军衣,有的穿呢子军服,却讲不出带兵打仗的道理。和八路军相比,实觉抱愧。”这次会上,黄樵松还为彭德怀拍了一张半身照,此后一直珍藏在身边。不久,在安吴堡青训班共产党人冯文彬、胡乔木等的组织下,歌曲队扩大为战地服务团。战地服务团共20多人,都是中共党员及民先队,负责人是曲茹。黄樵松十分信赖和尊重战地服务团的同志,处处关心他们的生活。战地服务团的地下党员,也十分关心黄樵松政治上的进步。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在重庆召开,通过了蒋介石提出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2月,蒋介石命令撤销国民党军队中的战地服务团。迫于形势,曲茹和战地服务团部分团员决定撤离。黄樵松也知无法挽留,给他们发了路费,临行前还和他们聚餐。这年11月,国民党制造了“确山惨案”。曲茹带着揭露蒋介石制造惨案的有关材料赶回30军军部,途经27师驻地,向黄樵松汇报。黄樵松当即表示,绝不参加反共活动,对冲出包围的新四军人员概不阻挠。当时,黄樵松的27师防区不但未抓从竹沟突围出来的人员,还帮助个别突围人员安全转移。
1940年初,黄樵松部移防河南叶县时,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接到密报,说27师有共产党人活动。孙连仲受命当场逮捕了27师的团长陈扶民、杜新民等七人,交军法处看押,并声言要加以处决。曲茹找到黄樵松商量对策,黄表示先设法营救,以观事态发展。并说:“如果形势紧迫,我可以把队伍拉走,靠拢新四军,继续抗战。”曲茹认为此举须请示组织后再定。黄情绪激动地说:“我绝不会做民族和人民的罪人,逼得走投无路,我会杀它一个回马枪的。”后来曲茹到延安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这件事。毛主席对黄樵松坚持抗战、反对蒋介石制造反共磨擦尤为满意,并指示曲茹继续做好该部工作。
被逮捕的陈扶民、杜新民等七人,后经黄樵松等力保,得免于难,但都被逐出了27师。黄樵松也因此不再受国民党当局的信任,而调任为68军143师师长。
1945年3月,侵华日军第12军主力由中原南犯,直逼国民党第五战区长官部老河口。为了保障老河口的安全,3月18日,第2集团军司令长官刘汝明在南阳西郊刘相公庄召开师长以上军事会议。当时黄樵松已调任为68军143师师长,参加了这次军事会议。刘汝明深知黄樵松英勇善战,在会议上直接点将说:“你师必须死守南阳城,以保证第五战区长官部的安全”。南阳历经数百年的战乱和风剥雨蚀,城垣早已千疮百孔,更何况,黄樵松部下的两个营被刘汝明带走,孤军守城,敌众我寡,黄樵松预感已无生还希望,散会后与戎马好友握别时悲壮地说:“来生再见!”黄樵松决心与南阳城池共存亡,他率领官兵进行战前宣誓:“要把南阳变成中国的斯大林格勒,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为了抱定必死决心,黄樵松令副官处长张世发派人赶做一口棺材,抬到师部大门口,并亲笔在棺材上题写一行大字:“黄樵松之灵柩”,还在防空洞口写上“黄樵松之墓”。官兵们目睹此情景,都抱定了跟随师长血战到底的决心。日寇进攻南阳受阻,遂改变作战计划,令一股兵力绕过南阳,由邓县直逼老河口,另一股兵力向西峡口方向进攻,其余部队仍向南阳守军发起猛攻。在日寇飞机大炮轮番狂轰滥炸下,整座城池一片火海,守军伤亡惨重。黄樵松沉着应战,将指挥所转移到南关一个酱菜店里,集中兵力与敌人展开巷战,敌我双方时守时攻,连续拼杀十昼夜,身边的卫士几乎全部阵亡。此时,战区长官部转来蒋介石的嘉奖令:“黄樵松师长,喋血抗敌,忠勇用命,着即传令嘉奖。”
1939年大批爱国青年热爱共产党,投奔解放区。黄樵松专门组织一个别动队,暗地护送爱国青年奔向延安圣地。中共特派员曲茹同志汇报地下党组织的处境时,提到游击队枪支弹药奇缺,粮食给养极其匮乏的问题,黄樵松将军避开军统的审查,把对日作战时战利品给地下党补充。1942年,他调任68军143师师长时,亲临延安参观学习,受到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并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把部队拉出来投奔共产党。由于战争的需要,毛主席让他继续掌控部队,把握时机,好钢用在刀刃上,对革命做出更大贡献。毛主席亲口赞许黄樵松将军是“白皮红心火线战友”。
八年抗战,日本投降之后,蒋介石蓄意挑起内战,在他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的同时,派出大批军队向中共解放区进攻。黄樵松本来就反对打内战,此次率部北犯,更感到愧对祖国和人民。
黄樵不愿为蒋介石继续卖命,告长假回到开封家里,他闲居开封旧居一年有多,1948年3月,蒋介石连下三道“金牌”,要胡宗南亲自召见黄樵松,恩威兼施,将黄樵松请回军中。黄樵松见实在推诿不成,只好勉强应命,奔赴西安临危受命。蒋介石委任他为国民党第30军军长。
1948年,30军驻扎在渭南,归一战区胡宗南指挥,军长鲁崇义调迁后,黄樵松到任接职。此时,正是解放战争最关键的一年。由于黄樵松厌恶内战,便托辞称病住进渭南西关一家医院,以图躲避。胡宗南先后三次派人探望催促,老长官鲁崇义、孙连仲也多次电话劝告,黄樵松一拖再拖。胡宗南最后一次还派人带着蒋总裁的手谕到渭南促黄樵松复命北上。等到30军全部空运太原即将结束之时,胡宗南亲用他的专座轿车从渭南医院把黄樵松送往机场,飞赴太原。
黄樵松将军身不由己地到了太原,面对孤城一座,四面楚歌,内心十分苦闷、彷徨、灸心如焚。正在这时,他收到了原西北军将领老上级高树勋的一封信,信中推心置腹地谈到全国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和太原危如覆卵的形势,劝他“当机立断,举起义旗。”信后并附有注意事项,要求“速派负责人联络”。当天,黄樵松在住处找来最信任的27师师长戴炳南,告诉他率部起义的想法,戴炳南表示赞同。11月1日,黄樵松派谍报队少校队长王震宇(也叫王正中)、上尉王裕家(也叫王玉甲)穿越火线,到解放军阵地,向兵团政治部胡耀邦主任,纵队司令员王新亭、高树勋将军阐述了黄樵松军长的起义决心,并带去了黄樵松给徐向前司令员送去的表示决心起义的信。徐向前亲笔回复了一封信,信中说:“贵军长为早日解放太原30万人民于水火,拟高举义旗,实属对山西人民一大贡献。向前保证贵军起义后仍编为一个军,一切待遇与人民解放军同。惟时机紧迫,为更慎密计,事不宜迟。”黄樵松将军十分坚定,先以部队轮休换防为名,把部队拉到太原城东北享堂村,让开城东门、北门,切断阎锡山军队的外围据点,包围阎锡山的绥署,隔断阎军的内外联系,进而兵谏,逼迫阎锡山下令停止内战,放下武器,和平解放太原。
事与愿违,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当起义紧锣密鼓进行之时,11月4日黄樵松的属下27师师长戴炳南变节,连夜暗自到绥署向阎锡山告密,双膝跪倒在阎锡山面前,流着眼泪将黄樵松策划起义的计划说一遍,一再表示要效忠党国,报效钧座,决不变节投敌,与太原共存亡。阎锡山当即表示呈报蒋介石委任戴炳南为30军军长。阎锡山立即命令绥署副司令员孙楚、王靖国和秘书长吴绍之应急对策,诱捕黄樵松。
午夜,阎锡山以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名义首先通知30军参谋長仝敦曾到会。为麻痹黄樵松,要参谋长仝敦曾电话再通知黄樵松,诡称阎锡山主任有重大行动,自己难以做主,黄樵松军长毫无觉察,上当受骗。绥署副官张文绍暗布杀手,待黄樵松刚刚到会议室,卫兵蜂拥而上,将他五花大绑,并从黄樵松身上搜出徐向前、高树勋的劝降信件。
黄樵松将军被捕的消息传到西安,他在重池路204号的住宅被查抄。妻子王怡芳正在产褥期中,得知丈夫入狱的消息,心中悲痛万分,抛下襁褓婴儿急忙赶往南京营救黄樵松将军。王怡芳到达南京,虽多方奔走,想尽办法,也始终未能与丈夫晤面。11月19日,国民党国防部特别法庭开庭宣判。(前一天,黄樵松已给妻子写好《遗书》。《遗书》谈到他们夫妻间十几年的恩爱生活,谈到年迈双亲和七个幼年儿女的生计,谈到身后事要从简料理等)。法官指问黄樵松为什么要叛变?黄樵松义正词严批驳说:“我不是叛变,我是不愿打屠杀人民的内战!”接着为同伴掩护说;“宣传部长(指晋夫)是我请来的,王震宇是我命令他去的。要杀,杀我一个人,他们无罪!”晋夫大声叫喊:“黄军长,你没有罪!有罪的是他们,该杀的也正是他们!死,吓不倒我们,会有人替我们报仇的。全国就要解放,南京也一定要解放,清算他们的日子就要来到了。”后法庭竟以“率部投降共军”的罪名,判处黄樵松、王震宇死刑。以“煽惑军人逃叛未遂罪”,判处晋夫死刑。黄樵松、晋夫拒绝在判决书上签字。11月27日,黄樵松、晋夫、王震宇三人终被枪杀。就义前,黄樵松等高呼“南京解放万岁”“毛主席万岁”!
黄樵松、晋夫、王震宇就义之后,将军夫人王怡芳出重金买通狱卒运出三人遗体,置棺立碑,并葬于莫愁湖畔。1949年4月24日,南京、太原同日解放。反动军官戴炳南被活捉,受到人民的正义裁决。 7月8日,经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审,将戴炳南判处死刑,执行枪决,结束他罪恶的一生。
1950年5月6日,开封市人民为黄樵松烈士召开了追悼会。1967年2月9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黄樵松立烈士纪念碑。1969年11月27日,山西省委、太原市委等有关部门将黄樵松烈士的骨灰移置太原市双塔烈士陵园,并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王益民代表山西省委致悼词,称赞“黄樵松烈士是一位有正义感、有民族气节的军人,是一位爱祖国、爱人民、爱和平的爱国人士,他为解放太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虽死犹生”。
编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史志内容,用根亲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用孝文化记述追慕先贤功德,反映一个时代孝文化的历史足迹,传承祖辈先贤的良好家风,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时代报告杂志社、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联合编撰《百姓史志》大型系列丛书。
《百姓史志》主要记载两方面人物:为有成就的已故老人树碑立传,便于子孙后代了解、追念先辈;为60岁以上有成就的老人立传,以彰显其一生功德、业绩。
本期,本刊继续精选《百姓史志》人物小传刊发,以激励、鞭策、启迪后人。同时,本刊向全社会发出号召,欢迎社会各界提供可入选《百姓史志》的人物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