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平
摘 要:生本课堂是近期提出的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摒弃了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而实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以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而实现高效课堂。从如何构造高效课堂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学;生本课堂;策略;方案;效果
生本课堂是近期提出的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摒弃了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而实施把课堂还给学生。以自主探究为主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而实现高效课堂。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数学,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
一、策略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而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有效的课堂学习。高中数学有意义的学习是掌握高中数学的意义,并理解其内部实质性联系的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的数学认知基础上,扩大原有的认知形成新的关于较深层次的高中数学认知的过程。那么,如何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学习构建高效数学生本课堂?
让学生先学,在课堂教学中,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着我们的课堂是否高效,决定着我们的课堂是否开放,甚至决定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前制作好符合学生特点的导学案,以“导”促“学”,在导学案中按照:(1)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梳理知识;(2)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心设计或选编练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导学案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难度的练习题巩固和发展知识,从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自信,使每个学生都得以发展。
构建学习小组,这是构造生本课堂的基础。要实现学生的合作学习,就必须构建学习小组,实施小组管理机制,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等划分学习小组,实现小组交流,最后让小组展示,从而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各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效果。
二、实施方案
1.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包括广度和深度,广度指参与的人数和时间的多少,深度指是否涉及深层次的问题,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积极的参与是思维的活跃、情感的共鸣,是生师、生生间的有效沟通。怎样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下了解学生的学情,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认知情况制订教学流程,在课堂上尊重学生,激励学生,把握教学节奏,以问题引导学生,以达到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2.设计好课堂问题,课堂问题的设计是高中数学课堂上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它贯穿着整个课堂
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活跃学生的思维,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很好的认知基础。反之若问题很随意,或很生硬,就起不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设计好问题?问题设计时应在知识的关键和难点之处、在新旧知识联系紧密处设计一些有意义、针对性强的问题,将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所设计的问题应围绕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展开,即问题要紧扣课堂主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设计问题要简练,并且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太复杂的问题只会增加学生的思维压力和操作难度,学生抓不住问题的要点,思考和探究自然就无从下手。因此,面对重难点,教师可以将知识点划分为一个或几个简单、可操作性强的问题给学生思考和探究,使知识随着问题的解决逐一展开,学生学得轻松,知识也把握得牢固。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延展性,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3.选好数学例题
数学例题的学习是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运用数学知识、完善数学学习方法和丰富数学素养的主要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例题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例题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致,要与教学内容相接轨,让学生通过分析例题找出解题思路,并结合所学数学概念、公式,尝试分析例题。其次要注重错题教学,让学生展示暴露问题,再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对错题进行二次解答,最后让学生进行错因分析,教师给予启发引导,引导学生在条件下进行更正,总结错误进行反思。总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点和知识点的应用,我们要通过变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让学生掌握本质解法的目的。
三、预设效果
通过生本教育教学实践,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让学生在数学思维的模式下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并最终解决问题,所以,打造生本课堂,可达到以下显著效果:
1.通过打造“生本课堂”,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
初中阶段,学生模仿老师思维推理较多,但是随着知识难度增大和知识面的延展,模仿训练已不能达到高中数学知识高度,也不能开拓学生自我思维能力。而现在高考数学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通过打造生本课堂,实现学生自学能力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考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数学题型亦趋于多样化,近些年提出了应用型试题、探索型试题和开放型试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势在必行,从而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自学能力去理解和创新,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3、通过打造生本课堂,实现思维习惯的转变
初中数学知识范围小,知识面相对较狭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也相应受到了限制。高中数学知识多元化和广泛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全面、深刻、严谨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实现数学思维递进性。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4.通过打造生本课堂,实现数学习惯的转变
泰戈尔曾说过:“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可见,习惯之于一个人的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习惯是经过不断的培养、练习而形成的持久的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的数学学习习惯,会使学生学习时感到轻松、有序。
参考文献:
罗增儒.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教学[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