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6-05-14 11:08宋玉翔
新课程·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讲台探究数学

在近几年的课改中,我看到了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单纯地讲授知识,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伴随这些变化,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学习交流,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及探讨。

一、存在的一些问题

1.思想观念没有改变。课程改革进行多年,有些教师还是没有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平时上课时还是喜欢自己主宰课堂,到了评优质课或上公开课时就会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图形式,做样子,搞作秀课,过后还是老样子。

2.重灌输轻参与。长期以来,由于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模式单一,满堂灌、注入式现象非常普遍,重视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很多教师上课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有的教师上课时只要听到少数尖子生的声音,就认为全体学生都已经理解了,于是就放心地讲下去;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或提出问题的同时,就迫不及待地指定个别学生回答,不给其他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有的教师总是叫学习好的或前排的学生回答问题,坐在后排的学生,但却得不到教师的提问。

4.教师很少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很多教师习惯于站在讲台上讲课,很少或几乎没有走下讲台开展课堂指导的习惯。有的教师走下讲台只是例行巡视,根本不进行个别指导,没有起到指导的作用。

5.缺少当堂练习。不少教师课堂上总是讲得多,练得少,唯恐学生不会、听不懂,以致下课了教学内容还没有完成。

6.课堂小组活动不实:(1)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3)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合作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但是合作也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加强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设计问题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积极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设计要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问题,通过让学生实践操作、回答、板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面向全体,关注个体。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身旁进行指导,及时给予“溜号”学生以适当的提醒,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挖掘和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5.当堂训练。训练的题目不能偏、怪,要掌握好度,还要注意题目的层次性,有必做题,有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训练应穿插于各环节中进行,坚持“分段讲授,讲练结合”的教学策略,保证课堂练习的最大化、最优化。

6.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的生命在课堂,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在课堂,只有通过课堂才能深入地了解教师,才能具体地了解学生。

参考文献:

王海通.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6(8).

作者简介:宋玉翔,男,甘肃靖远人,1974年5月出生,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讲台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爱在讲台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讲台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