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谋明
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和社交方式的多元化,微课在教育教学中逐渐兴起并融入课堂教学中。微课是指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其最大的特点是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一般是将个别知识点录制成5~10分钟的视频,供学习者自主学习。这正符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微课资源的开发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正确认识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适用性
1.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适用性应是开发微课的首要前提
伴随着目前风生水起的“微课潮流”,微课几乎被放到了无所不能的位置,甚至部分老师认为微课可以取代课堂教学,这显然是对于微课的一种误解,极有可能把微课研究引入歧路。
在微课作用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微课是不是可以呈现所有的地理知识点?微课是否适应所在学校的基本学情?微课在地理教学中到底能帮助我们什么?它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什么先进之处?
2.在地理教学中,微课是上课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微课的使用,必然占用了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虽然一节微课平均是8~10分钟,但加上学生准备和反复观看的时间,以及完成课前任务的时间,显然要远远大于10分钟,这个时间必须计算入学生的学习成本之中,也就是说,老师让学生在课余观看微课,在一定程度上说,是老师把上课时间延长“转嫁”到学生的课余时间。
对于这种教学时间的“转嫁”,单纯地从单一学科来说,显然是一种“赢利”,但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有许多老师对微课持反对意见,可能也就是因为来自于“对本学科教学时间被占用而产生的嫉妒之心”吧。
微课的使用,必须考虑到各学科之间的时间使用上的均衡,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学生的认同,让学生不至于因为时间不能合理分配而对微课抵触或消极对待。
3.微课的独特性优势,是其生命力所在
微课教学,不是作秀,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微课以其声像具备的优势,得到许多老师的欢迎。但在具体使用中,我们必须思考,地理教学中,它的优势到底在何处?
地理学具有大时空、大跨度的特点。在学生对宏观的地理世界缺乏认知的情况下,老师们尝试使用大量静态的图片展示相关内容,但图片无法表达动态的地理过程,使用网上下载的视频又不一定符合老师的想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鼓励老师利用截取的相关视频素材,配以老师的理解和说明,以微课的形式推送给学生使用,这也许是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一个优势。
微课的使用,也让我们重新回归对地理实验的认识。尤其在自然地理方面,老师们曾经也试验过地理实验,如模拟地转偏向力、实验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等等,但常常苦于实验场所、时间、环境等因素的限制。通过微课,老师们可以选择最佳的时间、地点进行实验并录制,配以老师的解释并制作成微课,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微课的使用要考虑学生的基本学情
即便是一种最先进的武器,落在作战素质低的士兵手里,也会沦为一堆废铁。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必须建立在学生高度自觉、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微课的学习主要是在课下时间,面对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加之缺乏老师的监管,学生很容易把微课学习当作任务应付了之,这就失去了开发和使用微课的意义。其次,微课的开发使用也跟学生的家庭条件有关,至少学生有便利的网络连接和合适的移动终端才能满足学生微课学习的需求。从这方面看,城区的孩子往往比农村的孩子在微课的使用上更占得先机。
二、微课开发急需解决的问题
1.制作的粗糙性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这无疑对教师的计算机技术和视频制作技术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非计算机学科的老师在这方面往往水平有所欠缺,最终的结果是呈现出来的视频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微课甚至出现了画面模糊、声音不清、页面布局混乱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微课的使用价值。其实,微课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老师相互配合协调。学校除了为老师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外,还应该积极组织老师参加教育技术和微课制作技术相关的培训;而教师之间也应该协调合作,取长补短,力争微课质量上的突破。
2.设计的单调性
微课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个性化学习,为达到这一目标,微课应该具有新颖高效的设计。但是纵观网络中的微课资源,绝大多数只是老师利用录屏软件对教学中的PPT配以讲解式的录制。其设计和课堂上的教学设计并无差别,微课设计单调而重复,缺乏设计的创新性和师生间的互动性。这样学生会对微课失去探知欲,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持续性。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整合教学资源和学生信息,进行精细加工、设计,为学生提供一场视觉、听觉、知识和能力上的饕餮盛宴,是每一个制作微课的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周水春,张新主,王迪.“微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途径[J].环球人文地理,2014(16).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