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寒秋:
三水说,不画画的三水就不是三水。
三水还说,秋秋爱文字就像三水爱画画。
有幸获奖,感谢《新作文》和师长朋友。其实常会无奈,如周国平说,除了站在文字的祭坛上,我还能做什么呢;也会沮丧,为寥寥的认可,为枯竭的灵感。在这种危险境地下,总会有什么拉你一把;但不放弃的其实是你自己。因为自己的坚持,才不负他人,才可谓感谢。
感谢之外还有感动。我想到了东北的夏天,想到了7月9日的那场告别,想到了高一难看的排名。当然也想未来,想着自己切菜做饭的模样,想着一份能给写作与旅行留出时间的工作,想着孩子与田野和大海。所有的感动都在被告知获奖之时如泉涌出。
高培智:
我小学的时候很羡慕能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同学,并希望自己的文章也能被选中。现如今愿望终于成真了。只要你确定目标,付出努力,那么你就已经走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了。文字有神奇的魔力,可以表达出人的思想,这也正是文字的功用和魅力所在吧。年少时的奇思妙想,现如今都可以表现在文字上,写出来,不辜负自己曾经天马行空的想象。
石君琳:
文字得到认可实在算是最大的惊喜,感谢新作文“放胆”大赛评委会对我的肯定。仔细想来,阅读与写作,仿佛本身就是惊喜的藏身之所。
只因单字不同的排列组合,鼻息间便漾起花香而非油墨;只因字句在脑中不断复刻,晚安前可邀约绮梦不惧苦噩;只因诗境被反复咀嚼琢磨,双泪流无枉于“两句三年得”;只因书册怀揣着缠绵悱恻,刺痛时才舍得回报生活以歌……
读书是在读生活,写字是在写自己。天马行空又不免小心翼翼,独树一帜又恐于标新立异,书文润物无声总被迫让位功利高呼振臂,所幸,执着与追求让我梦想的幼苗未被连根拔起,认可与肯定更许我偶尔期待,海子的远方并非遥不可及……长愿此生所求尽如艾略特所言,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想美好的东西,有此三者足矣。
许 非:
初识“放胆”是在我刚接触写作不久时,从作家班群里传来征稿的信息,并由此在《新作文》杂志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文章。那时,我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发表了一篇很短很美的散文。
我喜欢“放胆”,是因为它给了我开阔的空间,可以写下一些不曾发生的事情。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时反而太死扳太拘束,其实人欲中创造的世界是丰富的。有拘束才会有自由,而“放胆”是能冲破拘束的地方,体现出情感自由、幻想自由的舞台。
卢子越:
我很感谢我的老家黄檀硐,一直都在给我带来灵感、奇迹、思考、享受。十三岁那年,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村中的每一个角落,尽自己所能收集她的美丽,洋洋洒洒数万字的作品集《老家黄檀硐》为它量身定做。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她的美丽慕名而来,但她的容颜却渐渐不如当年了,我做不到袖手旁观,我想为她写点什么。《古村义诊记》是我第一次那么大胆地把严肃的古村保护问题“极不严肃”地写下,希望借此引起更多人对古村落的关注。感谢这次的获奖,让我更加珍惜我身边的一切,因为写作灵感总是源于生活,而文章就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加工。
王雪蕾:
我喜欢旅游,喜欢到各处走走。但能吸引我的永远不是鳞次栉比的繁华,而是湖光山色的荒凉。
人类总能在自然的宏大中觉醒本我的好奇和超我的恐惧,然后两者便会融合成真正的自我,意识到自身的渺小和孤独,进而在惶惑中开始思考。我不愿在日复一日毫无新意的生活中成为平静而没有激情的时间之流的奴隶,便只好四处追寻陌生的奇迹。
但每个人最后终究是要回家的,而我又能在云消雨霁后带走什么?也只能笨拙地将脑海中的一帧帧画面尽数记录下来,让一切心情都有迹可循。
愿所有旅人在看尽千帆过后,都能有一个银字笙调、心字香烧的未来。然后在某个午夜梦回时分,想起曾经跨越了万水千山的时光。
青子畅:
天地太大,我只好通过文字去窥视无穷的山川星辰,也只好用文字去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感激、热爱、思考与悲悯。青春啊,有着四溢的幸福与小小的忧伤:成长与流逝并存,故乡与异乡同在,童年的家园在印象中日渐苍老,父母的鬓角已有了薄薄的霜痕……而异乡的风景总在召唤我涌动的激情。终将远行!可我怎舍得过往!眼前的每一个细节虽让我憧憬着未来的细节,但更让我想起曾经的每一个细节——是它们滋养了我!这些细节是我的精神世界,是我心房里盛开的花朵,它们也构成了我的文字世界。
吴 桐:
文字对我而言,是偏僻山谷里的一阵风,吹动落红,留在树梢,轻轻吟唱;是在是非争议的喧嚣中行走的孤僻旅人,有自己的目标所在;是在夜半装饰我的梦境的微弱萤火,包裹着我的睡眠。它们属于时间深处,黑暗本身。写在风景上,写在眼泪和微笑中。这些字,是一面镜子,映照人对春日、花鸟的迁就;是一条道路,劈开波浪,屏息前行。
《茧》中记叙的,可能是每个人都有过的一段心路历程吧,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屈服与反抗的矛盾在生活的双向道上不断逼迫着自己做出选择。远方让人向往,萦绕着发烫的梦想,我们拼尽全力,伸手去够,到不了也念念不忘。然而我们忽略了珍贵的当下,我们因此失去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走错了许多路。
且行且珍惜,說出这句话的人千万个,能做到的又寥寥几何?我将那时的失意、孤独、悲伤、颓废化作文字,与君共勉。
林思思:
在迎接高考的日子里,我想逃,想去远方。不去看倒计时,不去记繁杂的公式,更不去面对难题,把心事全都丢在山与海之间,奔向另外一个城市,呼吸着得来不易的自由,溺在融融的暖阳里。这一切融在笔尖,就有了这样的一封信。但与其说是我和我未来女儿的对话,不如说是未来的我想和自己深刻地谈心。不论是一首小小的诗,还是自己躁动不安的内心,我必须找个支撑点来磨平流动的沙堆,才不至于在最后时刻陷入昏暗。想象着未来的我伴着温暖的灯光给她编着精致的发辫,温声细语地和她交流,告诉她只有夜的黑,才能衬出光的明。就像是现在的我,听着妈妈在我耳边呢喃,告诉我她以我为傲。过去是我,现在是你;现在是我,未来是你。许多年后,当你流浪在外面的世界,在你执笔的书中,我站在诗中的第一句,而你,在最后一行,参透了整首诗的喜怒哀乐。
范纯洁:
我不从事写作,只是喜好用写作记录涓涓流过身体的思绪,用笔抓住生活中淌过的细节。细节,能让在纸张上面的生活生动起来,是让写作展现出生活或和生活肌理之间关系的法宝。当生活中有一样东西触动到内心时,写作的欲望便会盈满身躯,便一发不可收地从体内流泻而出。我写母亲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朝夕相处、真实可触,母亲的一举一动都清晰而真切。我一提笔写母亲,一种不可名状的母爱就以极其温暖的方式流淌在笔尖下,与文字在一个个旧庭院里厮磨。都说写作难,其实难的并不是写作,真正艰巨的是面对心的抗拒与躁动。写作这条路起步容易,坚持难。从下笔到收尾都应该保持美好喜悦的心情,是一个生命体的综合的表达,应该有乐趣,也允许有压力。
姚禹同:
单就鱼这种生物而言,我很难明说好恶,只知当吃货属性暴露之时,它们便于我有种种集难言与难拒于一体的吸引力。这篇小说的起源为一次吃烤鱼的经历:我站在玻璃缸前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指着一片死气沉沉的罅隙中还在艰难旋转的身影说:“老板,这条。”
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处境,难道不正如这玻璃缸里的鱼?地域、时代、机缘这些因素如同玻璃隔板,坚定不移地把我们划分等级,贴上价签,然而我们往往不知自己被囚何处,只能隐约享受着几经洗劫的自由。
这大概是我目前的小说中最锋利的一篇。今以鱼之名而得以胜出,不胜荣幸。我想,这大概是比赛名曰“放胆”的期许吧。
感谢《新作文》杂志,也感谢那条鱼。
马小斯:
不知是凑巧还是有意,每当我徘徊时,总会接到一份来自上天的馈赠。于是就在各种惭愧中,我在作文这条路上踉踉跄跄地走到了今日。十八个年头已然消逝,在同学看来,我是一个看书颇多的人。但看书的时间在生活中比重实在是不多的,更何况还有许多不入心的时候。但幸好,即使是偶尔的阅读也能使我时常对于文学发生一种爱好,还产生出了一丝憧憬,时浓时淡,从未消失。自然,憧憬不能等同于行动,也自知自己不是个意志坚定之人,是以也许哪一天就走偏了,哪一天就下定了决心走进那扇大门去;唯一能保证的,是在还相信的时候,以我手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