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村资源优势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016-05-14 12:51白钊杰林艺娟
新教师 2016年8期
关键词:农村语文教学

白钊杰 林艺娟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具有乡村特色的、符合乡村学生实际的课改之路和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学习方法,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个性发展”谈谈肤浅的看法。

一、梳理农村优势,挖掘课程资源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学校和教师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因此,我们要增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从农村实际出发,有效挖掘课程资源,在指导学生学好语文的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打好基础。

1. 丰富的学习源材料。材料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形成语文探究经历的必要媒介。农村在这方面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如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四季变化等,这些材料在农村随手可得。美妙的大自然,各种各样的事物,可为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第一手材料。另外,农民也是农村特有的宝贵财富。农民群众虽然科学文化水平不高,但积淀了深厚的人生阅历,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特长,是学生学习的模范和榜样。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农民朋友的作用,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学生从农民的身上获取丰富的知识。如学习完有关的谚语、歇后语后,为了积累语言,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引导学生虚心地向长辈请教,搜集富有地方特色的农谚农语。这样可以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使他们的语言富有个性特征和乡土色彩,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 广阔的大自然空间。在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是学生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阵地,而大自然又是“没有围墙的课堂”。大自然具有的原始、真实、完整等特点,成为学生语文个性化学习探究的最佳场所。千姿百态的奇花异草,生机勃勃的鸟兽虫鱼等都是语文学习的对象。田野、山林、茶园、果林等都是语文学习的操练场。我校地处铁观音的故乡,境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近百处,有“蓬莱仙境”的清水岩、碧波十里的大龙湖、巍峨雄伟的凤山公园……这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为学生个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 多彩的语文实践基地。在农村,学生的实践活动有着广阔的渠道。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农村新建和改造活动,亲身体验农业生产劳动;可以开展以了解铁观音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有关地方小吃特色的专题调查,让学生增进对家乡历史和文化的了解。这样,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学生丰富知识,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发挥农村优势,彰显个性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农村优势,促进和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个性体验,以增强信心,激发兴趣。

1. 扬长避短,促进个性发展。农村学生知识面窄,分析、综合、表达等能力远远比不上城镇的学生,这是他们的“短”。然而,他们目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切身体验,这是他们的“长”。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以长补短,使学生乐于探究,优化自主学习。如城里的学生大多通过图片资料来认识动植物,缺乏感性的认识。乡村的学生可以闻到稻花的清香,采摘绿绿的茶叶,目睹蚕儿入眠、蜕皮、吐丝结茧,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体验自然事物,教师稍加指导,就易于做到有感而发。如在写《喜爱的小动物》之前,笔者将班上的同学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观察小狗、小猫等五种小动物。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熟悉而且感兴趣的动物,所以他们积极主动,认真观察,写出了一篇篇生动活泼且具有个性的文章。这样扬长补短,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培养学生作文表达能力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发展。

2. 强化主体,提高个性感知。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念,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不小看学生,不轻视学生,把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优先权、主动权交予学生。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前,笔者引导学生收集本县“崩岗治理”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县过去由于过度开采红花岗岩石,造成水土流失,“生态溃疡”的崩岗不断侵蚀着安溪的肌体。再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龙桥工业园,实地感受“崩岗治理”的成果。到了教学时,让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掌握的情况来认识地球资源的珍贵和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学生的感悟就比较深刻。这样,通过一系列活动,大胆放手,凸显主体,达到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得到落实。

三、拓宽交往渠道,增强个性体验

教学的实质是交往。交往是对话,是沟通,是合作,是共建。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农村实际,努力扩大学生交往的范围,拓宽合作外延,使合作学习得到有效的延伸,在学习中增强学生的个性体验,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深入、更成功。

1. 走向社会,体验乡情。传统教学将学生的学习束缚于教材,囿于课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无视个性的存在和情感体验,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要彻底摒弃这种与新课程理念相悖的做法。我们的教学要从课堂走向社会,由学校走向生活,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笔者引导学生交流身边的“节”“俗”:布袋戏、高甲戏、南音、舞龙、拍胸舞等民间民俗活动,精彩壮观的茶王赛、粽子飘香的端午节……这些都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欢乐。抓住这些,让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丰富的知识,他们表达的热情高涨,也就会不由自主地诉诸笔端。

2. 加强实践,体验生活。只有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返璞归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奥妙,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拓宽思维,发展个性。如“描写秋天的一处景物”时,将学生带到了田野。他们有的用手摸植物,有的采集树叶,有的用笔记着所见所闻……到了动笔写作时,学生个个主动参与,非常投入,写出了一篇篇具有农村特色的作文。再如描写一种植物的生长时,让学生向经验丰富的农民了解庄稼的生长情况,农民总能用很通俗、很形象的语言来讲解。这样,在深入农村生活、切身体验的基础上,学生用富有个性的语言描述出所见所闻,写出的作文显示出十足的“农村味”。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五小学 福建省安溪县龙门科榜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农村语文教学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