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地区寄宿制小学发展之我见

2016-05-14 00:10姚永福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8期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老师

姚永福

甘肃庆阳地处中国大西北,位于陕甘宁交界的黄土高原,因是革命老区而被国人所熟知。这里地广人稀、山大沟深,常年干旱少雨,资源贫乏;居住的人口以较为原始的农业为主;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素质不高。但近十年来当地农民对下一代的文化教育重视程度显著增加,认识到了“读书可以致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大多数的家长想法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到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上学,学到更多的知识,以便改变家庭的贫穷现状。

我校所处的地区上述这一现象尤为突出,各乡镇小学布点多、容量小、分布散、效益低;山区的孩子上学路途遥远,每天往返一、二十里路程,中午啃干馍。更为困难的是这些学校条件太差,年轻有为的教师不愿去哪里任教,大多数是上世纪转正的民办教师留守校园,知识相对陈旧老化,有门路的、家庭经济稍好的家长把孩子都转走了,导致民众对当地的办学状况极为不满,这些日益突出的问题,制约了当地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给推进教育的公平带来了困难。

为了保证西部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正常入学,国家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最早提倡兴办寄宿制学校,我县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遵循:“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适度集中、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基本方针,坚持中小学向乡镇集中,以撤点并校为基础,兴办一批全日制寄宿制学校,逐步解决了山区孩子上学难、留守儿童无人照顾的突出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一片赞誉。

事实证明,寄宿制学校是当前贫困地区最理想、最有效的办学模式,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发表了题为《优化资源,推进公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讲话指出,要加大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支持力度,不断缩小区域差距,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创办寄宿制小学的优势

1.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贫困山区的农民经济来源以务农为主,但近年来种庄稼基本亏本,而外出打工者的农民越来越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是老区人民创收的一个主要途径。打工者多以青壮年为主,其孩子正处在义务教育阶段,这样绝大多数的儿童为留守儿童,上学极为不便。特别是冬季,起早贪黑、路途遥远、无人接送,寄宿制小学的兴办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发放了营养餐和寄补费,落实了“三免政策”,减轻了家庭负担,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是“精准扶贫”的有力举措。

2.办学条件极大改善,缩小了城乡差距

各级政府通过统筹规划,适时调整学校布局,扩大城区和乡镇办学规模,寄宿制小学向乡镇集中、利用国家项目、改薄项目,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

这些新建的寄宿制学校基本上都引入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电子白板、班班通、101网校、互联网、远程教育等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利用集中优势办学,缩小了区域间的教育差距。

3.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随着寄宿制小学办学条件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乡镇为当地的农村孩子均能提供系统规范完善的教育,大力改进了薄弱学校的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生活观念、行为养成、卫生习惯、学习方式、安全意识和礼仪文明都得到改善。因大力推进教师周转房安居工程,教师的生活居住环境大大提升,使得一些具有先进理念的骨干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为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建立了功能齐全的活动室,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生活,因学生在校寄宿,每天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寄宿制学校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发展学生的特长,激励个性。就本人所在的这所寄宿制学校,大约有600多名学生,学校成立了十二个活动室,每个活动室都有专业教师辅导,采取学生喜爱和自愿的原则,每人参加一个活动组。每到下午4:30以后,学校的功能室全部开放,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大多数学生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城里孩子参加的活动,他们现在也亲自参加了,比如电脑绘画,铜管乐、电子钢琴演奏等等。既丰富了农村孩子单调的课余生活,又发展了他们特长兴趣,更增加了他们的人生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4.培养了学生生活的自理能力,奠定了坚实的人生基础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心目中的“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都很差,十分任性。来到寄宿制学校后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下,很快就会融入到集体生活的大家庭中,通过老师、生活辅导员的辅导和训练。穿衣、洗脸、洗脚、梳头、整床叠被,打扫房间卫生,打菜打饭,洗碗等生活基本常识,很快便熟练掌握,自理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在集体生活中,他们还学会了谦让、合作、互相帮助等文明礼仪养成习惯。遇到了困难自己想法解决,受到挫折再不会那样任性,为他们走出社会奠定了良好的人生基础。

二、创办寄宿制小学的困惑

1.创办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寄宿制学校不同于走读小学,国家在将义务教育经费方面没有相应的政策,走读学校各项开支很小,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的时间长,加之住宿、就餐、取暖等多种额外开支,致使办学经费捉襟见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2.学生年龄偏小,安全管理压力大

寄宿制小学的创办方便了家长,但给学校和老师增加了大量负担,特别是安全问题,令校长、班主任、生活辅导员儿头疼。一周五天,吃住学校,老师既是教者又是爹妈,吃喝拉撒、头疼脑热、嘘寒问暖样样都管,稍有不慎便会出现问题,工作量和生活上的压力难于言表。

3.评价机制不健全,教师积极性不高

寄宿制小学教师的职业类型发生了改变,由以前单一的教课老师转变为多种类型,有文化课老师、生活辅导老师、活动组织老师、安全老师、心理健康老师,管理者、后勤服务者等等,给学校的考核评价提出了新的课题,有的东西可以量化,是显性的,有些无从量化,是隐性的,现在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这对于教师职称的评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从事任文化课外其他类型的老师积极性不高。

总之,在农村特别是贫困的西部地区创办寄宿制学校,既是国家整合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最大化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当地老百姓的众望所归,利远远大于弊,优势大于困惑。它才刚刚起步,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大胆探索,艰辛付出,积累更多的经验,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党和政府放心的寄宿制学校而奋斗。

猜你喜欢
寄宿制学校老师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学校推介
六·一放假么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