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中榆
二十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中,每次教学完何其芳的《秋天》都感到很遗憾:我花了很大的力气,使用了十八般兵器,似乎想把《秋天》的精髓塞给学生,不是感到教学的生动而畅快,而是感到曲高和寡的失望;感到滞涩:没有走近何其芳灵魂深处,不能“对话”诗人,不能给学生画龙点睛,不能讲的酣畅,学生也仅感泛泛。于是我重新拜读了何其芳《画梦录》,其思想意蕴:1.真实表现孤独者的内心生活,抒写人生的苦闷、孤独和彷徨。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用在这里才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画面在这里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化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
总之,《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处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景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围。
以上内容是教者对《秋天》解读,涉及何其芳生平,思想,文风,美学追求,七年级的学生是不可能理解的,如果这样讲,必将曲高和寡,注定会失败的。但是不深入的研究何其芳及《秋天》又不能达到一个高度,教者就会迷途,何况学生,如赏名山而未入名山中,岂不遗憾。以下试教于课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对诗中充满诗意的秋景进行赏析,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诗中的美景,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节奏把这种意蕴表现出来。
2.品味诗中一些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季节,它没有春的羞涩,没有夏的袒露,也没有冬的含蓄。但它同春一样可爱,和夏一样热情,与冬一样迷人。它就是秋天,象征成熟,充满魅力的秋!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天,去感受它无穷的魅力。下面请欣赏一组风景图片,去感受一下秋天的色彩。
【多媒体展示秋景图】
师配乐解说:漫步在金黄的原野,嗅着菊花淡雅的芳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叶飘丹。凉爽的秋风拂过水面,倒影的枫林,色彩斑斓。活泼的山里红,满挂着灯笼似的果子,伫立在秋天的果园,我们聆听,丰收的琴弦。
师: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是摄影师为我们展示的秋天的美丽。那么在诗人的笔下,秋天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何其芳的《秋天》。
二、整体感知
(一)听秋
多媒体播放配乐诗朗诵,播放前,请学生注意朗读的语速、节奏、停顿等。
(二)读秋
1.播放背景音乐,学生齐读全诗,初步感知诗中意境,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评价。
2.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秋天的喜爱、赞美)
3.请几位学生试着配乐朗读,要求读出“喜爱、赞美”的感情。
三、研读赏析
(三)品秋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明确: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2.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试着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明确: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3.品味最能引起你共鸣的句子。
明确: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四)说秋
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四、比较阅读
媒体出示:
秋景
[美国]狄金森
晨曦比往日更柔婉,毛粟变得褐色可爱;
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玫瑰在郊外盛开。
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田野披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 也佩戴了一枚胸花。
1.齐读《秋景》一诗。
2.小组中讨论两位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
(明确: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
3.还可以从意向组合、艺术风格上进行归纳。
五、仿写
秋天
吹落了金灿灿的树叶,静谧的林中铺上了可爱的地毯,
放下忙碌的思绪, 用心勾勒这美丽的一刻,
秋天瘾居在森林里。闭眼享受秋带来的惬意。
昂首秋雨后天空的湛蓝。心随雁群向温暖的南方。
聆听果树林传出银铃般的笑声。
秋天酝酿在寥廓的田野里。
晨雾在林中渐渐浓郁了。河水流得越来越缓慢了。
鸟儿唱着轻盈的节奏远去了。蟋蟀的琴弹的更响了。
秋天漫游在北风的声音里。
六、总结全诗
我们从词性,修辞,描写角度,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了理解,并通过朗读加以体会、感悟。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然而这双眼睛我们何不可以看作是作者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期盼。这是一篇文字优美的美文,我们赏析其文字,体味其遣词造句的功夫,品味其意蕴节奏之美,背诵这首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