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慧宁
目前,中学作文水平不能令人满意,学生面对文题无话可写,不知从哪儿入手,作文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苦差事。因此,模仿或抄袭他人之作现象严重,甚至不愿写作文,一提写作文就头痛……针对这些现象,我认真学习了现在教育家关于作文教学的论述,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体会,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写作能力是学生一生应用的一种能力,是他们表达思想、服务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能力。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阵地,想法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环境,使学生喜欢写作文。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写实——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
无论是画家的世界艺术珍品,还是作家的代表作、源远流传的古典小说,他们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大舞台,是创作的源泉,所以我们应抓住“实”来写。
(一)注意积累写作材料,从而激发写作兴趣。怎样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呢?要引导他们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因为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是他们比较熟悉的,而这些是学生写作的最好材料。因而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引导他们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那就是不仅要用眼去看、用耳朵去听,还要用脑子去想。要教给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的方法,以增加见闻,丰富写作知识。把平时看到的、想到的,长期积累下来,作文就有写不完的材料。
(二)从实践出发,以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作文教学要求学生逐步做到:有真情实感,不说假话。如果在写作前,让学生经过认真观察,写有深刻感受的事物,或亲身经历的事情,那么他们的写
作兴趣就会大增。
秋到故乡的变化可真多,学生们玩得开心极了。写作时,我并没有做过多的指导,只要写出当时自己的真情实感。由于学生们亲身经历,感情投入,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获得了成功。如有的同学写到:“随着秋风送爽,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满山的梯子像红灯笼一样拥挤在一起,煞是好看……”还有的写到:“我侧着耳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去捉蝈蝈,当我听到它在那儿叫时,准备用两手去捂住时,突然窜出一只灰白的野兔……”由于我们这次作文训练,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了感受情景,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感受深刻。因此,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三)创造良好氛围,激发写作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 力,就必须为他们创造环境,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定期开展作文演讲、成语接力赛活动,鼓励学生向板报组和学校广播站及其他作文比赛等刊物投稿等等。并根据他们的不同性格和爱好,鼓励他们争当“小记者”,“小编辑”。对成绩突出及时予以表扬,其中最高奖励是在班级学习园地里展览、学校广播站广播,有力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读写相结合,下笔如神助
目前,个别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差,究其原因,作文教学中的“读”的程度不够。在我们长期作文教学中有一个误区,好像只要多“练”学生作文水平就提高,而结果呢?愈练愈糟,学生一听作文就愁,愁不出来就凑,凑不出了就诌,下笔言不由衷,生编硬造,其结果只能是:攻论文无根无据,内容单调;记叙文犹如流水账、枯燥乏味,难以打动读者。如何改变学生这种写作水平的局面呢?这应从阅读和写作关系谈起。
(一)说阅读。阅读就是读书。阅读是一种搜集材料、积累知识的方法。初中生要积累知识、要写好作文,就一定要阅读。要下功夫阅读,要像传说中的苏小妹学习诗词一样,“衣带渐宽终不悔”,进入角色苦苦地阅读。阅读,初中生可以从中受到深刻的感染、美育的熏陶,收到潜移默化的受教育作用;还可以开拓思路、丰富词汇、熟悉语法,掌握篇章结构、学习写作知识,进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另一境界。
初中生只有在阅读的基础上勤于练笔,才能耳聪目明、才思敏捷、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每天给学生布置几个词或成语,这样写作起来便不会愁,随笔一挥便会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为此,我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说写作。写作就是做文章。文以意为先。意,文之帅、文之魂、文之主。多读书胸中有本,勤作文笔下生花。如我的学生在写《对白色垃圾的感受》这一命题作文时,多数学生站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高度,着眼于保护地球、增强环保意识、治理环境污染、深化主题,从现象到本质,层层剖析一直写下去,直至结尾,大声疾呼:“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请保护我们的母亲!”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三)说关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正像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何把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呢?那就是在阅读中,训练字、句、篇、章,就是训练写作的基本功,具体地说,训练字,字就要认得多,把握得准,边读书边认字,还对读书、写作很有帮助。训练句,必须熟悉各种句子的构造和用处,训练篇章,是指合理安排文章组织结构,能写出层次清楚、结构严谨的文章来。我国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说过:“故书不厌百阅读,熟读精思字自知。”这里的“百阅读”、“熟读”指的就是多读,也就是把文章读熟了、读透了、嚼烂了,吃下去。再经过“精思”“消化”,变成了自己的营养,才能达到“自知”。“知”什么呢?就是知道作者的思路在文章中是如何发展,感情是如何表达的,作者是如何地用心思,怎样有条理地表达主题思想的。只有这样才不会愁写作文,才会有“熟门熟路”,出现那种“读写结合,下笔有神”的奇迹。
总之,从培养兴趣入手,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作文能力的培养,就会使学生逐步掌握写作的技巧、技能,最终引导学生跨进作文的华丽殿堂。作文教学的改革,必须按照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注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积累学生的写作材料,丰富学生的习俗语言,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作文教学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