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水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创作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其全新的创作视角和创作方式在当时社会中掀起了一股巨大的热议浪潮,竟一时呈现出了“洛阳纸贵”的局面。《废都》可以把它看作是当时知识分子私密生活的全面大揭露。它完全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无论其思想价值还是其创作手法的创新对当时文化圈子的冲击与影响都是空前的。
《废都》叙述故事的线条是单一的,但其描写的内容却复杂多有变化。我们可以把小说描写的内容简单的分为三个故事:其一是庄之蝶和景雪荫的官司案,其二是庄之蝶等人的创作故事,其三就是性爱故事。这三个故事相互区别又相互纠结,最终汇织了这部长篇巨制《废都》。《废都》之“废”并不能简单的解释为“废弃”之意,“废弃”之意带有强烈的客观色彩,而《废都》之“废”却具有浓重的主观色彩。这种“废”是在巨大的希望破灭之后,灵魂深处迸裂出来的彻底绝望。在上个世纪9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沿江沿海深入中国内地之际,也正是改革开放的国策给中国人带来的影响变化从物质表现凸现到精神表现的时代,因此,《废都》的显现绝对有它的内在含义。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它是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相互摩擦碰撞的产物,表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在商品社会市场经济中,权利、金钱、肉欲等社会发展的附加产品对其精神空间的挤压。精神世界的萎缩,价值观的改变直接造成了他们审美情趣的改变。简单的概括一下,《废都》之“废”有三。第一,人类生存环境在工业文明的铁铲下由健康积极变得消极被动。可谓“生活环境质量的颓废”。第二,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纯粹的物质利益成为大众的追求目标,人类自由的精神空间被金钱、权力、肉欲等挤压到了灵魂的边缘,可谓“精神世界的颓废”。第三,在人民大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使了破坏社会法制手段的多样性,法治在金钱、权力的遥控下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发展态势。可谓“社会法治的颓废”。下面,就以《废都》相关内容为依据,对这三种现象加以论述。
第一,“生活环境质量的颓废”。《废都》虽然是一部描写都市人生活现状的长篇力作,但其内在却蕴含着作者强烈的乡土情结。这种情节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作者本人内心对人类生态文明面临重大危机的思考。作者贾平凹是一位乡土情结浓重的作家,他的小说和散文作品,不论怎样追逐现代,但他的情感之根总是紧紧的系在他那块土地上。
虽然作者生活在城市,但城市里的车来车往人声吵杂总与其格格不入。这不是水土条件的不适应,而是源于内心世界对城市生活环境的抵抗。贾平凹出生于农村,在农村他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时代。童年的记忆中,山是那样的翠,水是那样的清,天是那样的蓝,人是那样的善。可到了城市,一切的生活规范都与作者内心深处不相容,以至于那些来自大自然的灵感顿然消失,总要到僻静的乡下找灵感搞创作。城市是发展了,但带来的却是毁灭性破坏环境的代价。
第二,“精神世界的颓废”。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立,在于人类能够自我控制自己的意志并做出自我判断而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和误导。贾平凹《废都》中展示的却是一群严重被社会杂质困扰其精神世界的社会“派生物”,主人公庄之蝶更是众多“派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庄之蝶身为作家,不能虚心于著书立作,却去替友人写论文立名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又不能坚守自己的精神贞操,帮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撰写宣传报道谋取金钱利益;身为丈夫,又不忠于温柔贤淑的妻子,到处沾花惹草招蜂引蝶,做尽了风流韵事;同样,身为一些年轻学子崇敬的偶像,更不能立身践行好为人师,偏偏是想尽一切办法骗取友人龚靖元的收藏品,等等。这是一种现象:“没有理性之光的烛照,没有伦理道德的规范,没有共同的信仰和精神信念的支撑,人心迅速的残破,人变得野蛮粗俗,道德亦迅速沦丧,而一个民族在失去了精神的指引和提升之后,快速的败落。”庄之蝶是这样,以庄之蝶为代表的西京四大文化名人以及生活在那个特定时代的所有传统知识分子都是这样。他们的精神空间充斥着金钱、权力、性爱的欲望,独立自由的自我意志已被这些带有腥臭的社会杂质排挤到了精神的边缘。变革浪潮所带来的现代文明的冲击,是那些恪守着传统文化阵地的知识分子所不能承受的,或做一位独立的精神骑士,或融入到变革的大势之中随波逐流。
第三,“商品经济带来的金钱与权力的特殊功能,赋予法律了双重标准,致使法律在行施的过程中,结果取决于制度,过程却受制于金钱、权利的影响。”《废都》寥寥数十万字,贯穿其中的有一个官司的故事,即庄之蝶和景雪荫的名誉纠纷案。本来一件简简单单的诉讼案件,作者却故弄弦虚拉扯出一大堆人物事迹来。首先是景雪荫以侵犯名誉为由要求杂志社向其公开道歉,后来庄之蝶托关系找到副省长,副省长的介入使官司告一段落。再后来,景雪荫又将庄之蝶、周敏作为被告人推上了法庭,由于庄、周二人行贿审判员并向市长求情而胜诉。但景雪荫对一审的判决不服,再次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最终取得了胜诉。
《废都》全篇处处都在揭露一种民众的权威崇拜心理,这种心理并是有它的深层的社会原因。中国社会自古以来都缺少法制因子,自秦商鞅立法以后,随即比较健全的社会法制体系形成。但秦王朝属于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王权可以改变影响法律的施行程序和施行结果。由此一来,这种绵延中国历史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民众心里打下了深深的权威崇拜的烙印,以至于普通民众在权威面前表现出来种种强烈的心理恐惧和言行服从意识。到了现代社会,似乎从这里我们又看到民众对于法律部门的不信任。
《废都》的创作基本上是着眼于现实,服务于未来的。但其中也不乏作者个人理想和情感的注入。也许很多人都在金钱与权力面前迷失了方向,可恰恰是知识分子不可以。知识是灵魂的结晶,中国的知识分子更代表着亿万国人精神世界的面貌,尤其是国人未来精神世界的走向。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希望后的失望并不是彻底的绝望,而是在失望中反思、清醒、抗争,最终让希望重新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