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青峰
【摘要】为了保证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公路工程路基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与控制。结合施工经验,本文从路基工程施工准备、中间质量控制、路基防护等方面具体探讨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质量控制
On the highway roadbe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Zou Qing-feng
(Jiangxi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Geological Team 901PingxiangJiangxi337000)
【Abstract】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highway roadbed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ighway roadbed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whole process should be carried out comprehensive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control. Combine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the paper prepared subgrade construction, middle quality control, embankment prot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specifically discussed roadbe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highway engineering work, for reference.
【Key words】Roadbed;Quality Control of Highway Engineering
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是路基必须具备的,能抗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并承受行车的反复荷载作用,良好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精心组织施工更是关键。
1.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在开工前认真对设计文件进行审阅的基础上,对各段的地质情况,填、挖情况,以及填、挖土质和调配情况要进行详细了解,重点勘察重要地段,对设计资料进一步核对,横断面检测与补测,做好中线、导线、水准点复测,全面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同时应详细对路基工程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增设水准点等施工测量工作,设计文件中不符和有误的地方应及时上报给设计单位,开工应待设计单位核实修改后才给予批准。
2. 路基工程中间质量控制
2.1路基填筑前。对原地面的质量检验应在路基填筑之前进行,检查有无软土地基,是否已经清淤、清场,清淤是否彻底,对下层路基的质量检查。加强地基压实处理,对地表土不良土质进行认真清除,地表不良土质(盐渍土,膨胀土等)、植被、树根、垃圾必须予以清除,同时应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加大地表的压实密度。
2.2认真对待试验路段路基填筑试验结果。路基填方施工前,承包人应进行路基填筑材料的现场压实试验,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方可以停止。对于大范围路基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路基填筑试验路段的试验结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对控制压实质量、充分利用投入的物力、人力、财力、控制施工成本、节约工期、降低工程返工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路基填筑试验路段试验结果的指导作用应切实地得到重视。
2.3对路基填料的控制。路堤填筑和路堑开挖两项工作是路基施工的关键。路堤的填筑质量影响到与路基相连接的路面和人工构造物的稳定性,并直接关系到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性。应尽量选择当地的良好土料做为填料,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要对路基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确定,以便于对路基施工及对路基填筑品质的监测进行指导,并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
2.4路堤的中间填筑。
(1)压实厚度应首先根据压实机具确定,然后水平分层施工应由最底处开始。碾压过程是极易被施工人员忽视,很难做到“先边后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原则,误认为该工序无关紧要。对于利用成型后的路拱排水是可以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其实任何一个路基工程中的施工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而我们通常只按常规检测到15cm厚的压实度,压实度检测数据在不遵循碾压原则的前提下便不具有代表性了,从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也有可能会造成路基的沉降,整个路面结构甚至会破坏。路基排水加上路拱质量不好时更无法得到保证,再经过雨水浸泡,质量和进度都要受到影响。(2)对压实效果土的含水量影响比较明显。一般取土场所取用土的含水量较大,承包人往往用加大压实功能的方法进行提高密实度的处理,其实这种方法是不经济的。“弹簧”现象在含水量过大并增大压实功能时就会出现,此时必须进行重新处理。不能单纯用增大压实功能来提高土的密实度。碾压效果最好时应为:填土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相差在±2%以内时。若达不到这一要求,为使含水量接近至最佳含水量,就应采用挖松晾晒或洒水的方法处理后再进行碾压。
(3)路基填筑时应分别填筑,因为不同性质土的最佳含水量等指标均不相同,对于同种类型的填料,累计填筑厚度不宜超过0.5m,并不得混填。对于那些不连续作业的工作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的方法处理衔接处,应分层交错衔接处理同时填的两个地段,为避免造成路基开裂,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无论挖方或填方,对于现场施工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对于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应进行拦截,并将其排除到路基范围之外,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防止漫流、聚积和下渗。用截断,疏干、降低水位等方法来处理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并引导到路基范围之外。
(4)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作为现场施工人员,推堆区和土质台阶的处理应引起重视。大部份旧路路基改建时,路基加宽中线偏离旧路中线一边,比之两侧各加宽一半,此种形式当然对施工和路基稳定性来说是有利的,但当路基加宽值大时,路面加宽中的一部分在新填路基上,一部分在老路基的路肩上,路面破裂会由于新旧路基承载力不同而引起。这时现场施工的地基上的杂草必须彻底清除后,进行新旧衔接处土质台阶的处理,2~4%的锯齿状台阶或内倾台阶沿旧路边坡进行开挖,且内倾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m,注意台阶必须是内倾的。
(5)施工控制桩需要经常检查,在路基施工时应及时补上丢失桩或被碰倒的桩;施工期间的水准点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测;需要不断进行试验检测,为确保所用材料为可用填料,应随时对地质有变化地段的土质进行实验。为确定所用标杆确实具有代表性,取土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每5000m应做一次取土场的标杆。不应为图方便直接取表皮土做单个试验,不做平衡试验,不按土石方数量做标杆。路基土的含水量在实际填筑时还要随时检查,使其保证±2%的最佳含水量。试验数据缺乏代表性,路基施工质量也就得不到有力保证,每一道工序都应以真实有效的试验检测为主要技术手段来指导施工,不要因为不按规定检测试验而埋下不安全隐患。
(6)对于路基施工来说,测量放样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施工单位要重视此项工作,避免路基宽度不足、路基中线偏位等现象发生。
(7)路基边坡的陡缓程度直接影响到路基稳定性,也会改变路基土石方的工程数量,因此,边坡是路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缓的边坡,会引起土石方工程数量增加而加大施工成本;而边坡过陡,则易引起坍塌或滑坡,对行车安全构成影响,在现场施工中同样不得忽视。对于陡于1:5的自然横坡,为防止路基滑动而影响其稳定,要根据设计要求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2~4%内倾台阶。现场施工人员要在路堤填筑过程中,随时检查,保证路基的施工宽度,边坡贴补现象要杜绝,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整体性要得到保证。路堑上边坡应严格按照设计坡度进行施工,如果发现设计勘探出的地质资料与现场实际边坡的土质不相符,特别是比设计的土质还要松散时,修改设计的意见应及时向有关方面提出,待得到批准后才可以实施。边坡每挖一定深度后应进行复查检测,施工放样一定要精确。
3. 公路路基的防护
3.1应做好以下的路基防护工作。
(1)路基各部分应完整,保持规定的标准要求,保持路基各部分尺寸不损坏变形并处于完好状态。
(2)路肩要与路面衔接平顺,边缘顺直、横坡适度;表面坚实平整、无高草、清洁;保持无车辙、隆起、坑洞、缺口及沉陷。
(3)排水设施无杂物、无淤塞浮物;排水系统纵坡适度、排水畅通;边沟内不积水,进出口良好。
(4)防护构造物,如挡土墙、路缘石等应保持完整无损;护坡及防砂、防雪设施等砌体伸缩缝填料应良好,泄水孔不能堵塞。
(5)边坡平顺、坚固、稳定;无坍塌、无冲沟,边坡坡度符合规定要求。
(6)一般路基病害地段应及时治理并尽快修复;为尽量缩短阻车时间,及时对翻浆塌方、泥石流、滑坡、水毁、沉陷等预防、治理和抢修。
3.2路基病害的整治和预防都强调要搞好排水、防水和治水的工作,因为路基绝大部分病害和水的作用有关。
3.3裂缝的防治。路面裂缝的种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属于非荷载裂缝:基层开裂所形成的反射裂缝和面层自身产生的温缩裂缝;另一类是网状不规则的裂缝,它是由于路面基层承受的拉应力超出了其抗弯拉强度而产生的,它是由行车荷载反复作用而产生的裂缝,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为了解决第一类裂缝施工时控制好路基的施工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要抓好现场施工质量,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以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为依据,以试验检测为主要技术手段来指导施工,做到放样与设计的相符,施工与放样的一致,从而将路基工程的质量做到最好。否则会导致路基沉降、变形,路面病害剧增,危及行车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黄嘉卫.公路路基施工的压实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2008年01期.
[2]欧秀英.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