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美国女诗人艾米莉·希金森的一句哲理诗: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然而太阳已使我的荒凉,变成更新的荒凉。其意在于,本来知足的人们会因新生的或更好的事物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标准或要求。
不知足,是因为可以更好,其实,我们需要这种不知足来追求更高的标准。
或许,很多人认同傅佩荣的这句话:人生种种无论悲喜逆顺,都水过无痕,而懂得知足,则会在这平静的水面上感得半许清凉。常言,知足常乐,我并不认同,我所说的不知足,不是贪得无厌,而是严格要求。比如两个孩子,一个考了不及格而下一次及格获得表扬,这是一种知足,但更多的是赞扬他的进步;而另一个孩子上一次考了满分,而这一次没能拿到满分而受到批评,这不是不知足,而是本可以做到更好。
不是说梭罗“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的隐居生活不值得羡慕,也不是说古代文人“天子呼来不上朝,一心只谋三分田,餐风饮露好风雅,被天席地度韶华”的胸襟不值得赞扬,而是,我们生活不同的时代下,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然,我只想强调前半句,当今竞争激烈,人们进入“竞速时代”的时代背景暂且不提,难道我们不应该顺着时代潮流,逐梦人生吗?
相比之下,我更欣赏攀登翻越高峰《追忆似水年华》的徐和瑾,“在德国最需要道德领导力”之时迎难而上的默克尔总理以及凭一己之力穿梭在政坛,以笔为刀剑炮火表达其人道主义情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不知足、不屈服,有执着、有信念,才能站在令人敬仰的巅峰。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一句话唱出了多少人逐步走向理想殿堂的青春之声。说到此,我还得对艾米莉的诗反驳一番,逐梦青春的路,再多汗水和泪水也不会荒凉。是啊,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是偏安一隅的小草,可既然有了太阳,为何不趁大好时光追逐它的步伐?
知足,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知足,才能在燃烧的青春中绽放。我曾见过太阳,所以我不满足,我要追随它的脚步,诗酒趁年华。
2016年湖北高考语文采用的是新课标1卷,作文是一则漫画材料,漫画左边一小孩先考100分,脸上是一个“吻印”,后来考了98分,脸上是一个“掌印”;右边的一个小孩先是考了55分,脸上是一个“掌印”,后来考了61分,脸上是一个“吻印”。这幅漫画典型的特征就是用了对比手法,理解漫画的关键就是“掌印”和“吻印”,它们可以是实指,也可虚指;可以是他人给予的,也可以理解自己给予的。这就要看学生的个人理解。无疑,本文立意十分独特,作者理解把它理解为虚意,把它比喻个人的两种心理:“满足”与“不满足”。显然这比一般学生把它理解为父母教育孩子唯分论要高出许多。这是本文最大的亮点之一:视角独特,立意新颖。
除此之外,本文主要还有三大亮点:
一是层次清晰,思维严密。
文章首先引用美国女诗人希金森的诗句,引出知足的话题,接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们需要这种不知足来追求更高的标准。接着引用傅佩荣的观点,作为反面观点加以批驳,并使用漫画材料加以分析论证,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接着运用辩证思维,用了两个“不是说”的内容和一个“而是”的转折将不知足的必要性论述放在“顺着时代潮流,逐梦人生”的层面,是文章思维严密,逻辑力量强,接着列举典型事例加以佐证,巧妙的是作者紧跟着又回到美国女诗人希金森的诗意上,对诗意加以反驳,强化自己的观点,最后化用女诗人的诗句收束前文,干净利索。
二是积累厚实,引用丰富。
议论文最忌空洞无物和事例的堆砌,空洞的表现是论述简单,大道理连篇,味同嚼蜡;堆砌事例就是只用大量的呈现事例,有的是大段详细叙述,有的是一连串事例的排比,因为没有将议论融入其中,也没有恰到好处的引用,这种为写文而为文的作文只能说是“单调文”“低档次文”了,这应该是学生语文积累不厚实的表现。一篇议论文如果没有引用的存在,那么文章的说理性就不强,就难免不会让文章走向空洞和事例堆砌的层面,引用论证既能强化文章的说理力量,也能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和提升文章的理论水平。本文几乎每一段都有引用,而且这种引用是鲜活的,并且它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而存在的,它还让文章的论述因此而富有情味。比如文章开篇引用希金森的一句哲理诗,就给人一种书卷之气,作者就用她的诗句做题目,让人眼前一亮,同时在最后两段的论述中将引用的诗句进行化用,化为自己的文句,让文章的说理有情有味。这说明该考生的积累丰富,语文素养极高。
三是语言鲜活,富有意味。
因为议论文重在说理,不是叙事抒情,所以很容易把文章写得枯燥乏味,但本文语言鲜活,富有感情意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句式灵活,就是长短句结合,长句表意丰富,短句简单,它们的结合会使文章错落有致,如本文的第三段为例,作者引用傅佩荣的话之后,就用了几句短句来表态议论,铿锵有力,接着在分析漫画内容时,叙述事件时用长句,议论表态用短句,坚定鲜明;二是整句散句结合,整句就是对偶句、排比句,其他句就是散句,如本文的第四段的举例就运用了对偶句式,第五段用了排比举例、分析。另外文章運用的比喻说理也增加了文章的情味,如第六段“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是偏安一隅的小草”就是生动的比喻论证,还有一些流行语,如“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等都增加了文章语言的灵性和诗性。
总之,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满分作文。
(梅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