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年变法

2016-05-14 17:01王开林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8期
关键词:陈师曾白石变法

有这样一个人,活到高寿九十四岁,一生作画四万多幅,“为万虫写照,代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无从见得,吾不能画也”。如今,称他为百代宗师、伟大的艺术家,都已决然无疑,可他五十七岁时,国内还只有寥寥几位别具慧眼的大师能评估出他的真实价值。——这大器晚成者是谁?他就是齐白石,一位实打实的山民老艺术家。

齐白石,原名齐纯芝,人称“芝木匠”,在湘潭四乡揽些雕花的木工活儿做,因为心灵手巧,渐渐有了名声。他也是个不安分的小伙子,看见别人画像,不过瞟学了几招,便去写真,居然形似,还能神似。鼎鼎大名的本乡绅士胡沁园,主动找上门来,问他你愿不愿意學习正宗的绘画,芝木匠犹豫不定,来人说,你可以一面读书学画,一面靠卖画养家。芝木匠一听二话没说,当即焚香,纳头便拜。

师傅给他改名齐璜,当时他已二十七岁,学习篆刻。有一天,他问好友铁安:“我总刻不好,怎么办?”铁安说“南泉冲的础石,挑一担归,随刻随磨去,尽三、四点心盒,都成石浆,就刻好了。”他真就这么下了一番苦功夫和笨功夫,直弄得满屋子水,满屋子泥,仿佛遭了灾似的。

齐璜中年治印“白石山人”,以此名世,世称齐白石。他一生作画不辍,几乎没有节假日可言,惟有抗战时滞留南京,听说母亲去世,悲痛不已,停工三天。老舍夫人曾深有感慨地说:作家能著作等身,至于白石老人,则要用“画作等屋”甚至“等楼”方足以形容。

齐白石的性情也如他的画,不拘一格,饶有变化。王森然先生是这样描写的:“先生性柔时如绵羊,暴躁时如猛虎,无论其如何暴躁,过时无事。其情常似闲云,其心极如烈火。”北京艺专的曾一橹教授与白石老人时相过从,前者给后者画过一张维妙维肖的头像,齐白石的自嘲颇为风趣:“曾君一橹,工于画,此头颅,能得衰老之神,见者必曰,此不合时宜之齐白石也。余曰:是矣!先生真能识人。白石记。”他自认为是个不合时宜的人。1903年,齐白石的好友夏寿田劝他去京城发展,诗人樊樊山也答应荐他去做宫廷画师,给慈禧太后画像,这无疑是平步青云的好机会。然而,对他们的好意,齐白石敬谢不敏。在他心目中,绘画是寂寞之道,必须心境清逸,于绘事才能精益求精。他出身卑微,但从未因此自惭形秽,我们从其闲章便能看出齐白石的志趣,“木人”“木居士”“大匠之门”“芝木匠”“白石山人”“湘上老农”“有衣饭之苦人”“立脚不随流俗转”“我行我道”“自成家法”“三百石印富翁”,诸如此类闲章,透露了十分丰富的信息。

而让人更佩服的,是他在五十七岁的年纪上,仍有衰年变法的勇气。

白石老人衰年变法,起因于他对自己的工笔画越来越不满意。“余昨在黄镜人处获观画册,始知余画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决定从今大变。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

齐白石勇于衰年变法,强有力的赞成者和推动者是同时代的大画家陈师曾。陈师曾在欧洲学习西洋油画,但中国画的造诣也颇高。他凭慧眼看出,齐白石有天纵之才,若打破定式,往大写意方向发展,成就未可限量。几经琢磨,白石老人豁然悟出“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传神”,“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陈师曾是齐白石的益友和畏友。他对齐白石的绘画也不是一味猛夸,他曾在齐白石的《借山图》上题诗,劝这位山民老艺术家“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

赞成齐白石衰年变法的还有著名的大师徐悲鸿。在京城,他们曾多次合作,而且是大幅大幅地泼墨渲染,画完了,相对莞尔一笑,“仿佛宇宙之大,惟使君与我耳”。有陈师曾和徐悲鸿这样当世无几的国手在一旁大力鼓动,白石老人衰年变法就底气十足,信心十足了。

齐白石衰年变法终于大功告成,真正达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由之境。他从自发而迄于自觉地追求“自然的精神”,他追求到了,脱却了一身匠气,直抵造化之美神秘的殿堂。一个人要衰年变法,勇气之大,并不比“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侠士小,因为没有几位两鬓星星的老人肯拆掉自己多年营建而成的八宝楼台,哪怕只是几间破落的草庵茅庐,他们也要苦苦守成,又何尝有什么再建华宇的胆气和心劲?

如此,齐白石的伟大之处便愈加鲜明地凸显出来。真正的天纵之才,其强大的创造力只受风格的羁縻,而不受年龄的限制。齐白石暮年获得的由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也不过是飘落在珠穆朗玛峰顶的一片雪花,根本不足以增添其高度。至于“文革”中革命小将仆毁其墓碑,则说明,艺术家在这个国度不仅生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死后也得不到必要的安宁。然而即便官方纵虐如此,仍无损其凤凰一毛。

(选自王开林博客,有删节)

【阅读指津】 传记阅读的中心任务是梳理传主的生平经历、个性品质,追溯其事业、人生等方面成败的原因。本文中的传主齐白石作为一流的大画家,特点鲜明,他心灵手巧,绘画天赋高,勤奋多产,尤其在57岁的年纪上,勇于改变画风。如何让考生在极短的应试时间内去把握如此多的内容,适当走一走捷径也未尝不可。笔者想以本文为例告诉大家这样一个捷径:排除干扰,“聚焦”助你成功!具体说,解开传记阅读的这个捷径应是以下“三聚焦”。

聚焦标题,明主要内容。与诗歌阅读一样,关注标题是传记阅读的第一步。从标题“衰年变法——齐白石是如何成为第一流大画家的”就可看出作者王开林撷取齐白石在“衰年”尤其是他在五十七岁时勇于改变画风、终成一代大师这段经历,可谓重点突出。“衰年”是指衰老之年,即老年。根据文本得知“衰年变法”是指齐白石老人在57岁时改变画风,往大写意方向发展,追求自然精神。“如何成为”是指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个人成长环境等主观因素又有社会、时代特点等客观因素,因此要聚焦原因,关注原因信息的多面性。联系人物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归纳为:不满意自己的工笔画,认为它过于形似。这是个人原因。其次,作者在文本九段有这样一句话“陈师曾和徐悲鸿这样当世无几的国手在一旁大力鼓动,白石老人衰年变法就底气十足,信心十足了。”我们可概括为:陈师曾和徐悲鸿的鼓励让他底气十足。

聚焦手法,现传主形象。传记采用的表现技巧与小说相似,有首尾照应、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烘托、衬托、对比、象征、先抑和后扬等。结合传记本身的文体特点和高考考查点,首先要格外注意其他人物对传主的映衬作用。表面上看不是写传主本人,但通过写与传主相关的人、事、物,从侧面表现传主的道德、性格、特点、品性等,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塑造更丰满的传主形象。文中写道“陈师曾是齐白石的益友和畏友。他对齐白石的绘画也不是一味猛夸”;以及齐老所言“我一生最知己的朋友,就是徐悲鸿先生……”可见,陈师曾和徐悲鸿这样当世无几的国手的鼓励支持对传主衰年变法作用甚大,也正是这些大家的支持,让他无比自信。传主白石老人拒绝好友夏寿田和诗人樊樊山给他提供的平步青云的机会,可看出他淡泊名利,心境清逸,人物形象显得更加丰满。其次,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木人”“木居士”“大匠之门”诸如此类闲章,透露了十分丰富的信息:正是因为自信,他在57岁之时有胆气和心劲改变画风。也正因为淡泊名利,所以能甘受寂寞,在绘画上精益求精,衰年变法。

聚焦考点,设想试题模式。这篇传记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色,文本开头没有直接点到题目,而是从他处着笔娓娓道来,既而才点到题目,于是,这篇传记在“文章结构”这个考点上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题目:传记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题干中有“开头一段”“作用”等字样,明确此题考查分析重要段落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因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作答:①内容方面,文中第一段简单介绍了传主的基本情况,高度评价了他的地位和价值。②结构方面,用设问的形式引起读者注意,有先声夺人之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传记的生动性。

猜你喜欢
陈师曾白石变法
陈师曾艺术理论及艺术风格
图示与观念:陈师曾《读画图》再分析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白石塔
红砖白石五店市
陈师曾 纳凉图扇 荣宝斋藏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