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栽培技术

2016-05-14 13:52王国军
吉林农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黄芪技术栽培

摘要:黄芪是一种豆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在补气、固表、降压、利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黄芪主要产于河北、山西及东北、内蒙古等地,近些年由于栽培技术的成熟,全国各地都有引种栽培,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药材。本文针对黄芪的生物学特性及一些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希望在黄芪的栽培管理方面能给种植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黄芪;栽培;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67.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5.047

1 生物学特性

黄芪是一种深根性植物,喜在凉爽气候条件下生长,相对比较耐旱、耐寒,但却不耐涝、也不耐热,土壤湿度大时会导致根部出现腐烂,而气温过高会导致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对于土壤的要求,比较适合在土层深厚、土质较肥沃的砂质壤土上生长,土质要相对疏松,排水性要好,不太适合在粘重的土壤中生长,因为粘重土壤会导致主根短,侧根多,生长慢,产量自然也十分低。黄芪的种子相对较硬,不易吸水,所以发芽率一般也就在70%左右,芽率较低,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在14℃~15℃,一般当地气温达到7℃~8℃,土壤墒情好,就可以播种,基本2周左右就能出苗。东北地区春季容易干旱,播种时如果墒情不好,可以适当进行灌溉后再播。黄芪一般2年生才能开花结果,每年6月下旬进行花期,8月下旬开始结果。

2 黄芪栽培技术

2.1 选地与整地

目前一些地区的农户开始选择栽种黄芪,多数都是耕地改种,在选地时要以地势较高、相对平坦的地块为宜,土质疏松、地力肥沃的砂壤土为宜,要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在种植时要避免连作,以玉米和小麦茬为佳。一般前作为豆类、油菜及新开荒地不适合种植黄芪。地块选好后要先进行整地,主要是进行深翻,同时清理田间杂物,同时施入足量的基肥提高土壤肥力。亩用有机肥1.5吨左右,尿素50公斤,翻耕时均匀混入土壤中,然后耙平,弄碎田间的大土块,再起垄作畦,垄距55厘米,畦宽120厘米,作畦时每两畦开一沟,沟深在45厘米左右,也可以开浅沟20厘米深。如果是作为作业的道路,则可以适当进行加宽。

2.2 选种与播种

选种:在播种之前要进行种子精选,可以通过风选或水选的方法,把一些秕粒、虫咬粒及伤粒剔除,留下饱满、褐色有光泽的品相较好的种子,这样能提高出苗率,同时也能使苗齐苗壮。由于黄芪种子比较坚硬,在播种前要先进行浸种催芽,一般要用40℃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装袋,进行催芽,在播前用常温水浸泡一天,再进行播种。

播种:黄芪可以在春、夏、秋三季进行播种,但以夏播最佳,播种采用条播,在垄上开出3厘米的小沟,播前要把种子拌适量的细沙土,然后均匀地撒在沟中,再盖上一层薄土,不宜过厚,基本在1.2厘米左右便可,然后略微镇压一下,基本亩用种量在1.2公斤。

3 黄芪种植田间管理

3.1 中耕除草与定苗

黄芪出苗后生长相对较慢,往往长不过杂草,所以要进行及时除草,避免杂草生长过快对黄芪的生长产生抑制。一般苗高达到4厘米左右时,就要及时除杂,减少杂草在光照、水分、养分等方面对幼苗的影响,同时要做好间苗工作。当苗高长到8厘米时,要进行第二次除草,同时进行中耕,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苗高达到10厘米时进行定苗,去掉弱小苗,保留长势好的大苗。定苗后要进行第三次中耕除草,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除草可以采用人工进行,也可以采用化学除草剂,可以播种时进行封闭喷施,也可以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喷施,常用药剂有氟乐灵、拉索乳油等,在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要注意用法和用量,避免产生药害。

3.2 施肥

黄芪在头两年生长发育较旺盛,根部生长也较快,对于养分需求也比较大,应及时补充,满足生产的需求,每年可结合中耕除草施用1~2次肥料。第一次可以在5月上旬或中旬进行,亩用15公斤尿素,第二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亩用尿素10公斤,最好补施一些有机肥,亩用时在1.5吨左右,施用时可以在行间开沟,把肥料均匀混合再撒入沟中,然后再盖严实土。一般两年生的黄芪,在越冬前可以施一次有机肥,亩用1.5吨,施后培土,第二年4月时再追施一次尿素,亩用10公斤,以后不用追肥。

3.3 灌溉与排水

黄芪相对比较耐旱,一般情况下不用灌溉,但遇北方地区常发生春旱时,要注意查看土壤墒情,如果土壤湿度较低,要及时进行灌水,促进种子出芽及幼苗的生长,避免过旱而影响出苗。雨季到来时,要注意及时排水,避免土壤湿度过大而导致烂根。

3.4 打顶

打顶是黄芪田间管理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为了控制顶端优势,在7月底前进行打顶,减少植株生长而过多消耗养分,控制植株的高低,使养分集中在根部,这是促进黄芪高产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3.5病虫害防治

黄芪植株生长过程中,一般每年的6~9月是病虫害集中暴发期,这期间要密切关注黄芪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苗头,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控。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紫纹羽病、蚜虫、豆荚螟等,这些病虫害有的为害叶片,有的为害嫩梢,有的为害种子,在防治时要根据病虫害的类型,结合发生规律,采用人工、生物、化学等防治方法加以控制,尽量把病虫害控制在发生前期或初发期,确保植株良好的生长。

4采收

播后第二年开花结籽,当果荚下垂黄熟,种子变棕褐色时即可采收。种子成熟期不一,应随熟随采。如采收过迟,果荚开裂,种子散失。果荚采收后,晒干脱粒,去除杂质,贮藏备用。秋季地上部黄萎后收获。要深挖,防止挖断主根和损伤外皮。根挖出后,除去泥土,剪掉根茎、须根,置于阳光下晾晒,待晒至七成干时,捆成小捆,再晒至全干。干品放通风干燥处贮藏。一般亩产干货200~250公斤。

作者简介:王国军,大专学历,柳河县农垦特产服务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特产业。

猜你喜欢
黄芪技术栽培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油麦菜栽培要点
黄芪是个宝
自然栽培的味道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夏季苦瓜栽培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