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幼辛
摘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学生与企业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对单一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挑战。职业院校应以多元需求的融合为基础实现课程变革。为此,职业院校首先要厘清多元需求的基本要素,构建基于多元化需求的课程体系。其次,以学生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整合为视角,建立多元主体协商的课程开发模式。最后,为了实现课程变革,职业院校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构建选育结合的制度平台。
关键词:多元化需求;课程协商;选育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8-0076-04
一、多元化需求对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提出变革要求
职业院校正面临着越来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的挑战。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企业经营和发展模式不断从专业化走向了多元化、个性化。在“互联网+”的经济变革中,满足不断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和消费方式,正成为企业的普遍追求。这也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而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身职业选择和发展也逐渐日益呈现出主动性,表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首先,随着中国“人口红利”优势的逐步消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临着激烈的人才竞争,而职业院校在生源市场上也在面临着剧烈的竞争。这使学生在就业市场和招生市场会越来越占据主动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更容易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其次,新的经济形态和“互联网+”下的生活和职业发展模式,使学生对职业院校和职业生涯的选择更多地源于其对于职业生活的个性化追求,而不再简单地出于生存的考虑。
就职业院校而言,既要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又要满足学生对于职业选择和发展个性追求。而要满足企业和学生两种主体的需求,关键在于将两者的多元化需求,融合在一个教育教学系统中。然而,目前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是建立在单一需求模式的假设下。这种假设把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简单地理解为对某类劳动力的供给,学生的职业选择完全是出于劳动与生存的需要。
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单一需求假设相配套的是传统的专业教育制度。这种制度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具有很强封闭性,难以对人才市场中的多元化需求作出灵活反应。
首先,个性化需求难以从专业课程体系中表现出来。在我国教育制度中,专业概念来源于学科分类和政府部门对社会分工的分类,并不是来源于市场的需求。这决定了一个专业往往需要与至少一种社会分工或一类职业对应。在建构专业课程体系时,受制于专业知识与能力的系统架构,学生的个性需求和特定企业岗位要求由于缺乏有效表达的路径,就很容易被抽象化,甚至忽视。
其次,专业教育的课程组织形式缺乏灵活性。在我国,专业不仅仅是一系列课程的组合,实质上它是一种包含了班级(学生组织)、教研室(教师组织)和相关教学资源的实体性组织。因此,专业中的课程往往受制于专业组织制度,大多被设置为必修课,有固定的教学形式,具有很强的固化特征,无法根据企业和学生的特定需求灵活变更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这也造成职业教育更容易采用同一标准、同一规格的“工厂化”模式。
新社会经济背景下的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应该能满足学生和企业两个端口的多元化需求,做到两者需求的有机整合和有效对接。为此,职业院校需要变革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实现平台等方面作出有效反应。
二、立足多元化需求重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面向岗位需求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职业教育应当从教育的本质(即培养人)的视角,以现代职业人的多元化需求为基点,构建课程体系。为此,要把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学生的和企业的)进行细化、分类和组合,建立一个个需求点,并根据需求点的结构特征来构建各种课程,最终通过不同课程的组合来构建基于不同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由此形成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
首先,要建立起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分析系统,即要对学生职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层分类,并确定两者需求的内容(类型)、适用主体范围和重要性程度等基本要素。如先从内容上看,可把对来自企业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分类。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把两者的需求分为职业素质需求和职业技能需求两个层面,并进一步按内容的不同细分出需求的不同类型。目前,对于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分类的相关研究非常多。如职业素质的需求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等;职业技能的需求方面分类,以美国的“SCANS 报告”为例,可区分为基本能力和工作中的技能两大类,共计8项主要能力。再从需求主体的适用范围维度视角,确定每种需求普适性程度,如是普遍性的需求还是特殊性的需求。最后,还要从各种主体出发,对每种需求的重要性进行评估。这包括各主体对需求性质的判断,如确定是基本需求、发展性需求还是个性化需求,以及在一系列需求评估中的权重的判断。不同企业会从自身的岗位设置需求出发,对于相同类型需求的要求可以是不一样的,而对学生也是同样如此。通过上述三种要素可构筑一个需求的三维度结构系统。任何一种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学生的或企业的)都可以放在这个架构体系进行定位或量化。如某建筑施工企业对一所职业院校提出具备市政工程识图能力的人才需求,从类型看,学校可确定这种需求是一种工作中关于系统的技能;从适用范围看,由部分企业提出,适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少数有相关职业发展需求的学生学习;从重要性看,它对企业和学生都是一种拓展性的技能需求,可开设3个学分48学时的专业选修课。由内容(类型)、适用范围和重要性(权重)三种要素构成的众多需求单元,通过相互组合,最终形成了职业人才需求体系。
其次,从多元化需求的结构系统视角重构职业院校的课程架构体系。决定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不再是知识与能力的系统,而是来自学生和企业的需求结构。由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需求单元成为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需求的内容和类型决定了课程的内容和类型,需求涉及的主体范围决定了课程的适用范围(如课程面向的对象、教学班级数量、教师数量和教学资源配置等),学生和企业双方对于需求的重要性评估也最终决定了课程设置和组织的方式(如课程性质,学分学时,修课方式,教学资源投入方式,授课组织形式、时间和手段等)。
由于学生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需求都具有其独特性,因此,学校应从有限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视角将不同学生和企业间的需求进行归类整合。这也使同一课程有必要根据不同企业和学生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课程设置方式,如表1所示。
三、推进多元主体协商的课程开发模式
当然,学生和企业双方在需求的各个基本要素上可能是不尽相同的。这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开发时,往往需要权衡利弊,有效兼顾,实现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与企业对人才个性需求间的整合。为此,学校要建构多元主体协商的课程开发机制。学校要在这一机制中扮演组织者、协调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充分引导企业与学生间就课程类型的设置、课程主体的适用范围和课程的重要性程度等展开协商。
如在需求类型上,对于企业缺乏却合理的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学校应引导企业予以充分尊重,尽量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而对缺乏学生需求的企业个性需求,应该与企业沟通,谨慎开设。再从需求主体的范围维度看,对于众多企业急迫的需求,学校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争取企业资源,更多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需求,为课程争取最佳的合作开发企业;对于学生多企业少的需求,在课程开设和开发中,学校要与企业合作引入人才选拔机制,做到既满足企业需求,又能促进学生成长。最后,学校要对学生和企业双方需求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并做好平衡。对于学生看重的需求,学校要为其提供进一步学习的空间和资源;而企业看重的,可引导其在课程开发中增加投入,给予学生更多的激励措施。
为了便于企业与学生间的协商,学校先应当建立起基本的课程构架。如设置对于人才培养修课总学分的要求、设置体现国家和社会对职业人才普遍性要求的必修课程、设置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等。在学校设置的课程基本构架下,企业与学生(学生多的时候可以是学生代表)可以就课程类型(内容)的设置,各课程需要设置的学分学时,授课时间,授课方式以及考核标准等等深入讨论,并达成一致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而对于这一方案,企业与学生双方还可以在学校的主导下,随时进行深化与修改。
为了充分发挥企业和学生在课程协商中的主体性作用,学校要建立起基本的规范和流程,它包括课程开发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体系。
在课程设计上,首先,厘清学生职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基本架构,确定两者需求的结合点,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校、企和学生三方共同明确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在学校主持下,企业和学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需要开设的课程。课程开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和企业的需求特征。最后,有效整合校企资源,商定课程开发的策略和路径。对于通用性课程和已开发的课程,应当在已有课程基础上,针对学生和企业的个性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对于未开发课程则需要校企评估课程开发的投入成本和预期效益,再明确开发的策略和具体路径。
在课程实施上,企业也要体现出主体性,充分地参与,而不是简单地提供人力和物力的教育资源。校企双方不但共同实施教学,还要共同建立课程实施过程的诊断和监控机制,制定课程实施的分析与评估方案。不但有学校从教学管理视角的教学诊断与监控,还应该包括企业从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对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过程性评价。
在课程评价上,企业要发挥主导性作用。目前,企业对课程和教学评价参与度低,针对性不强、效果也不大。在教育评价中融入企业评价一直是职业院校改革的方向。企业可以根据其对人才需求,直接为自己定制课程学业评价标准、主导评价实施和评价结果的认定,从而为自己鉴别和选拔优秀后备人才。企业还可通过奖学金评定、就业岗位的竞聘以及相关职业经历和资格的认可,来对学生评价发挥作用。
四、构建选育结合的课程制度平台
要在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实现学生和企业多元需求的有效融合,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制度平台来实现学生和企业各种需求的表达和整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虽然市场对多元化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企业在课程开发和实施层面,普遍存在参与意愿不强、程度不深的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现有的课程制度缺乏与具体企业需求对接的机制。在市场自由竞争和选择的规则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存在着市场整体利益与企业个体利益间的矛盾,即使在整体上,企业普遍存在着参与意愿,具体到企业个体,也由于企业与学生关系的不确定性,无法确认教育的投入是否对其有利,也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自身培养人才,而不是对手。
在对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开发前,学校引导学生与企业进行互选,使学生形成去企业就业的意向,甚至引导学生与企业签订相关的就业协议。由于这些学生很可能进入企业工作,从自身利益出发,企业更愿意对这些学生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对学生来说,自由地选择企业,为其满足职业发展的个性需求提供了各种可能,这会很大地促进学生参与课程。
学生与企业间的各种需求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一方面,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最终要通过企业岗位的选择来实现;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个性需求也需要具体到对学生个体的选择来实现。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由多元需求的主体——企业与学生,在自由选择中进行需求的对接,再根据已对接的需求进行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先选后育,选育结合”的课程制度模式。借助“选育结合”的课程制度平台,学校、企业和学生不但明确了课程开发的具体对象、目的,确定了人才培养的标准,而且真正地结合了未来的岗位需求来进行课程的系统开发和实施。
在“选育结合”的模式下,课程系统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和投入,课程形式和内容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即使同一课程面对不同的企业和选课学生时,也会因各自的需求不同表现得完全不同,不再是专业课程体系下的千篇一律的形式。这样,通过不同企业、不同学生的参与,基于多元化需求的课程体系就会形成。
为了生企融合的课程体系的最终建立,需要将企业与学生的互选机制引入校企合作,并以此变革职业院校的课程制度。首先,建立企业与学生的自由选择平台。一是要建立起企业准入机制。依赖于职业教育集团,在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推动下,尽可能吸收对高技能人才有需求的优质企业进入选育平台。二是要实现企业与学生的交流和互选。建立人才选聘制度,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三是建立企业间的竞争机制。依循市场规则,实现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从而使课程资源达到最大程度地投入和有效利用。其次,在选育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基于多元化需求的课程管理制度。如建立学校课程开发的管理制度。多元化需求下,将有大量课程进行开发,学校为其建立一个基本的制度框架,以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使企业、学生和学校需求得以平衡和有效整合。建立校企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整合制度。企业对自己的投入人力物力资源有支配权,但学校的教育资源需要做合理而公平的分配。同时,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要做到有效整合以形成最大化的效益。建立企业参与的课程监控与评估制度。引入企业人才选拔标准,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的效益评估,使之符合市场原则。
参考文献:
[1]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47-52.
[2]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J].教育研究,2007(11):34-39.
[3]庞世俊.美、英、德、澳四国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比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67-70.
[4]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8-63.
(责任编辑:王璐)
Abstract: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normal"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pecialty curriculum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s being challenged by th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and personalized needs of students and companies. Vocational schools must change the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diverse needs merged. To do this, vocational schools must first clarify the elements of the diverse needs,and build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diverse needs; Secondly, a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multiple subjects negotiation can be establish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business docked and integrated. Finally,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build the selection-education combined system platform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 diverse needs; curriculum negotiation; the selection-education comb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