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白
采风的两天,参观了有千年以上历史的石城、柳青文学馆、黄河二碛、毛主席东渡纪念地、碛口古镇、柳青故居、柳青曾经上学的私塾,品尝了爆红于《舌尖上的中国》的空心挂面……应该说两天的采风行程满满,收获很多,感受颇丰。
先说说柳青。就我本人而言,读过柳青几乎所有的作品,如作品集《地雷》、如另两部长篇《种谷记》《铜墙铁壁》,就连当时发表在《榆林报》上建议如何发展陕北的调研报告也有记忆。但印象最深的是长篇《创业史》,尤其是第一部不止一遍;中篇《狠透铁》和散文《王家斌》(梁生宝的原型)。我读柳青,是作者、读者的浅阅读,远未达到专家、学者、研究者的深度解读。仅就《创业史》政治与文艺贴近问题发点滴感慨:当时,新中国成立初,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让农民走农业集体化道路,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建国之初的中国梦,是当境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柳青写出了时代精神,作为“三红一创”之一,《创业史》就是时代高峰。如果说到今天,有研究者认为柳青的文学创作与政治贴得太近而生质疑,饱受“时代局限”的指责,我想说,柳青的悲剧是柳青的,也是时代的。这一观点我在西北大学与榆林学院举办的研讨会上表达过。
我们得承认,新时期以来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土地的重新包产到户,包括土地的流转,与当年的走合作化道路是一种事实上的相向而行,是一种反动。这或许就是受质疑的由来。记得俄罗斯作家普里什文那句:作家是当代的人,更应该想到永恒。把这句话倒过来解读,柳青想到了永恒,但他毕竟是当代的人。有哪位作家能脱离了现实,脱离了当下?那就该写虚拟写未来去了。
以小说的四要素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深度、艺术风格来着眼,四者的合而为一无疑是高度,是至境。有哪位作家不想使自己的作品达此境界?复制、解释、创造是文学的三种境界。复制是自然主义的摄影式,解释是带了观点的解读,而创造一个世界是任何一个作家都想抵达的去处。
我想说,请客观、公正、理性地对柳青作出评价。
再说说吴堡的旅游发展。吴堡想开发旅游业,从而带动或促进经济发展。我以为这一想法是好的,但我们能想到的,别人几乎全部都想到了,甚至我们没想到的别人也想到了。也就是说旅游业是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要想从中分一杯羹或做大,恐怕要有超常的思维才可现实。再好的旅游景点,需要文化来支撑。那么,吴堡缺少的仅仅是一篇如《岳阳楼记》《滕王阁序》式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吗?也对,也不完全对。除了基础设施如食宿条件、交通便捷等等硬件考量,和宾至如归的服务质量、环境安全保障等软件的跟进,还要有独特、唯此一处的景观。吴堡不缺乏这方面的资源。首先可从石城的起源挖掘,维护、修复上下功夫;再就吴堡这一族群的来源,尤其是吴堡的方言考据。据我所知有两种传说,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争,吴国战败之后,吴国的达官显贵为了避难,经过长途迁徙落脚这里;另一种传说是,五代十国时的赫连勃勃,攻占西安城后,将城内的江浙商人悉数掳掠安置于此。史学界似乎比较认同后一种说法。当然不能忽略了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与吴堡的关联。我们和同行的成路、霍竹山议过,为什么不在现在的中心广场建座柳青的塑像?为什么不把中心广场更名为柳青广场?这是唯一呀。张天恩也一样。既然张家山是张天恩的故乡,火车站广场或同源堂前是不是可以有座张天恩的塑像?这是个思路问题。这样似乎可以在旅游业中争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