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天使的地狱

2016-05-14 17:02南宁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8期
关键词:贝拉冷漠天使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巨翅老人》被编选入语文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三单元。这篇文章延续了《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讲述了一个天使在莫名落难人间之后经历的种种事情。目前,对于文章主题的解读大多集中于阐述人性中的虚伪、残酷、自私[1]和对宗教文明信仰的消解质疑[2],而往往忽略了文本中所体现出的人性的自我沉沦和救赎。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整篇小说在叙事角度上主要采用限制型叙事视角利用第三人称展开对故事的描述,同时将巨翅老人设定为“失语”的形象,使其无法向其他人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身份。然而传统解读往往只注重和看到《巨翅老人》中围绕巨翅老人所展示的整个社会族群的单一生活状态和某些特定精神特质的外部表现,而没有意识到其中以贝拉约夫妇为代表的个体内部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所以本文将针对贝拉约夫妇对待巨翅老人的身份和态度的变化进行相应分析,分析其所体现出的人性冷漠与善良之间的对立统一。从而判定这是一篇充斥着绝望批判却又带着希望的作品。文章所包含的不只是讽刺批判,更有审思赞美,它力图在人性的黑暗面中寻找光明的存在。

首先在文章开头,我们看到巨翅老人出场时,“嘴巴朝下伏卧在烂泥里,尽管死命地挣扎,已然不能站起,因为有张巨大的翅膀妨碍着他的活动”,“穿戴得像个乞丐,在剃光的脑袋上仅留有一束灰发,嘴巴里剩下稀稀落落几颗牙齿”,“那对兀鹰似的巨大翅膀,十分肮脏,已经脱掉一般羽毛,这时一动不动地搁浅在污水里”。身份不明又这般狼狈落魄的巨翅老人使得贝拉约夫妇惊愕不已,在仔细地辨认后得出他也许是一位外轮上遭到台风袭击的遇难者的结论,但内心对此却是不确定的,所以又急匆匆去征求“通晓人间生死大事的女邻居”的意见。面对女邻居“这是一位天使,肯定是为孩子来的。但是这个可怜的人实在太衰老了,雷雨把他打落在地上了”的看法,贝拉约听后并没有对巨翅老人采取任何举动,究其原因,首先,天使是一个听说过但没见过的存在,另外,在贝拉约心中秉持的是天使是上帝使者,是为他的信徒提供庇护的,是具有永恒的神力和尊崇的地位的形象,但是眼前巨翅老人的形象却与之大相径庭。对于贝拉约夫妇而言,他是身份不明外形怪异的天外来物;再者,如果女邻居所说的巨翅老人作为天使是为救治孩子而来的猜测成立的话,他也许会是一位善良的天使,那么他就不会伤害自己。于是,贝拉约夫妇在犹疑不定的情况下暂时没有采取任何举动只是上前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希望能探明其身份。然而等到第二天,听到其他人对于巨翅老人是天堂叛乱中逃亡的幸存者的论断后,贝拉约显然不再是不作为以静观其变的态度,他开始陷入到恐惧戒备的状态,“贝拉约手持着警棍整个下午从厨房里监视着他”。因为如果如其他人所言巨翅老人真的是叛乱中逃亡出的幸存者,那么他在惊魂未定的状态下,任何对其而言不知用意的举动也许都会引起他自卫性的攻击,由此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伤害,毕竟此时还没有人知道这异于常人的巨翅老人究竟威力有多大。所以当在持续监视发现巨翅老人暂时还没有攻击性后,贝拉约作为一名警官在临睡前“把老人从烂泥里拖出来,同母鸡一起圈在铁丝鸡笼里”,像对待罪犯一样,限制了巨翅老人的行动自由,以期确保他自己和家人的绝对安全。这种由巨翅老人带来的不安全感跟此时瘟疫潜伏的状态对贝拉约造成的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当他开始预感到危险在靠近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戒备自卫——消灭作为瘟疫潜在载体的螃蟹,对身份不明的巨翅老人采取警备态度。文章在这里所要展现的绝不仅仅是贝拉约夫妇对落难的巨翅老人的冷漠,更是为了揭露每个个体的人在面对危险时都会产生的动物性自保的本能。在自身难保的状态下,人都常常会显示出人性中自私的阴暗面,对有关他人好坏的评价会倾向于采纳负面观点以使自己持续保持高度戒备。所以贝拉约夫妇并没有一开始就冷漠残酷地对待巨翅老人,而是在不安的情绪下逐渐采取了敌对的态度。

随着孩子烧退醒来,瘟疫的阴霾因此显示出减退的势头时,贝拉约夫妇似乎也变得慷慨起来了,“决定给这位关在笼子里的天使放上三天用的淡水和食物,等涨潮的时候再把他赶走”。危机暂解,贝拉约夫妇便不像原先那样完全的不近人情,开始主动接近巨翅老人。只是之后这种温情又被经济利益的诱惑所侵蚀。看到满院子里拥挤喧嚣的的景象,贝拉约的妻子艾莉森达开始谋划,“堵住院门,向每个观看天使的人收取门票五分。”决定利用巨翅老人扑朔迷离的身份和外形的特异来为自身牟利,从而使巨翅老人的境遇恶化,不断忍受着旁观者的戏耍和凌虐。这又呈现出贝拉约夫妇内心自私自利的一面,对巨翅老人,他们极尽利用。

当事实证明巨翅老人不能施展天使的魔力又无法满足旁观者的猎奇心理后,贝拉约夫妇断定现在的巨翅老人已然对他们不构成任何安全威胁,又再不能为他们创造经济收入时,巨翅老人便沦为他们光鲜幸福生活中的一个“障碍物”,他们对巨翅老人开始产生厌恶的心理。在新建住所时,“窗子上也安上了铁条免得再进来天使”,在他们心里,巨翅老人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累赘。唯一主动与巨翅老人接近的举动也不过是为了用水冲刷消毒圈禁他的鸡笼,但“这倒并不是为了优待那位天使,而是为了防止那个像幽灵一样在这个家里到处游荡的瘟疫”。

从文章的时间跨度推算巨翅老人在此至少停留了四五年,而在这一期间内,巨翅老人一直没有挣脱离开的迹象,以至于在贝拉约家发生巨大改变后“只有那个鸡笼没有引起注意”。贝拉约夫妇也始终没有选择将作为“障碍”的巨翅老人送走,而是让他继续留在鸡笼,选择性地屏蔽他,而不是像之前说的那样“等涨潮的时候再把他赶走”。由此,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贝拉约夫妇确实是自私自利、冷漠,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在巨翅老人来历不明、无处可去且毫无价值后,他们剥夺了他的行动自由却也至少为他保留了一个栖身之所,提供了一些必要的食物,保障了他的基本生存。

当鸡笼随时间的侵蚀毁坏掉后,“不再受约束的天使像一只垂死的动物一样到处爬动。他毁坏了已播了种的菜地。”可贝拉约夫妇仍然没有选择将他彻底遗弃,而只是用扫把把他从房屋里驱赶出来。当垂垂老矣的巨翅老人“那浑浊不清的老眼,竟然昏花到常撞树干的地步。他的翅膀光秃秃的,几乎连毛管都没有剩下。贝拉约用一床被子把他裹起来,仁慈地把他带到棚屋里去睡。”到了此处文章用了“直到现在”,说明多年的相处,终于让他们对可怜的巨翅老人产生了恻隐之心,使他们能听到巨翅老人整宿地发出的呻吟声,并开始担忧巨翅老人会就此死去。“他们很少放心不下,可这次,他们放心不下了,他们以为天使快死了,连聪明的女邻居也不能告诉他们对死了的天使都该做些什么”。不知不觉中,他们似乎对巨翅老人开始担负起一种责任,而不再是之前的麻木无视。于是,在发现巨翅老人尝试着起飞时,埃莉森达虽表现出惊奇,但在巨翅老人最终飞远后,文章写道“她放心地吁了一口气,为了她自己,也是为了他”。说为了她自己,可以理解,因为在她看来,巨翅老人常常满屋乱转,还毁掉菜地,给他们带来不少麻烦。此外,巨翅老人这时呆在这里又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还得时时提心吊胆,怕他回光返照后死去,而不知该对他做些什么。巨翅老人当下离开正好使自己免去了麻烦困扰。如果作者笔下的埃莉森达要呈现的仅仅是毫无良知,只有冷漠自私的形象的话,在写完这句话后就可以结束了。但是,作者却接着写到“也是为了他”,可见在埃莉森达的心中对于巨翅老人再次振翅飞翔,她是真的感到高兴,是为他离群流离生活结束感到欣慰的。所以“洋葱切完了,她还在望着他,直到消失不见为止”,埃莉森达在一直目送巨翅老人离开,“这时他已不再是她生活中的障碍物,而是水天相交处的虚点”,过去巨翅老人在的时候,她会觉得他是全家的障碍物,还需要常常为他的濒临死境担忧,但现在巨翅老人真的离开,之后大概也再不会相见不会有任何交集了。在这句文字表述之中,她虽然有一种解脱感,但细细读来竟还觉得带着几分落寞感伤的意思。

从远古至今,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让人自始至终有着一种不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常常让我们关闭心门忘掉善良,用残酷冷漠武装自己。然而社会性群居生活和同理心的作用下,人又无法做到完全的强硬,隐藏心底的善良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便能到有效的引发。由此,贝拉约夫妇在瘟疫退去、相对富足的生活中,面对衰老病弱的巨翅老人,渐渐消除内心的冷漠和隔膜,产生出对他的些许担忧和由衷祝福。所以我觉得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巨翅老人来写贝拉约夫妇和当地人并不是一味地要呈现出人性的黑暗和信仰的荒谬,其中更有对人性正面因素的挖掘,对这种偶尔从心底流露出的真诚善良的讴歌。它表现的是人在自身内部黑暗人性下与美好品德的挣扎搏斗。但是,在以往对本文的主题解析和人物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却忽略了这种人性的矛盾,只一味地批判,是片面化地理解文章,更片面地看待人性了。我以为正如文中埃莉森达所说这是个“充满天使的地狱”,作者意在提醒我们注意的是:即使现实是地狱,但总归会有天使闪现。

注释:

[1]冯丽君.《论〈巨翅老人〉所揭示的人性》[J].商洛学院学报,2011,(05):P43—P45。

[2]刘保庆.马尔克斯小说《巨翅老人》之再解读. [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P29—P31。

南宁,教育硕士,现居武汉。

猜你喜欢
贝拉冷漠天使
突然之间
东霞
老狗贝拉
天使很平凡
唠叨的妈妈
DesignER CHINA
天使等
回答
四十九条围巾
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