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源
摘 要:“边境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张库大道是连接张家口至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市)的重要的国际商道,是在蒙汉民族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张库大道历史悠久,其起源的确切时间虽已无法考证,但它在沟通蒙汉俄之间的交往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张库大道的形成做一系统探讨。
关键词:张库大道;驿路;商业贸易;嘉卜寺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014-04
一、元朝驿路与张库大道
“始于明末,盛于清中,衰与民初”[2]的张库大道,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而建立的,后随逐渐由军事性质转变为集军事、经济、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通道。对于张库大道的起源,有明朝末年之说、汉唐之说与宋元之说。史料记载:“汉唐以来,继以长安为枢纽,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衰落后,另一条以山西为枢纽,北越长城,贯穿蒙古,经西伯利亚转往欧洲腹地的茶叶之路在宋代出现,景德年间,官府就以两湖茶叶与蒙古进行茶马交易,并以张家口为蒙汉互市之所。”[3]《张家口文史资料》记载:“张库大道历史悠久,这条商道作为贸易之途,大约在汉唐时代已经开始,出现茶的贸易,大约不晚于宋元时代。”从中可以看出,早在明朝之前,中原地区已经与北部草原地区有商业往来,而张家口是中原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往来的必经之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张库大道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张库大道的形成与张家口地区的古代道路有紧密的联系。据《张家口文史资料》记载,在唐宋时期张家口地区已有连接北京与大同等地的道路,元朝时期,从大都燕京(今北京)至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已经修建有连接两都的干线,其中一条是从大都至兴和路(今张北),这条路线从居庸关出发经榆林进入张家口地区,经雷家店、宣德(宣化)、宣平路,出德胜口(张家口以西),经万全至兴和路,之后往北经馒头营、土城子、丹清河、道尹地自宝昌州(今康保)。从元大都到上都的驿路不止这一条,据《蒙古史研究》记载,从大都到上都共有四条驿路,即孛老驿路、望云驿路、黑谷路、古北口驿路,其中孛老驿路是主要的一条。“这条驿路出居庸关北口后,向西行,经榆林、雷家店、怀来、宣德府(今河北宣化)等驿路,再向西北行,经野狐岭(今河北张家口北)、抚州(今河北张北)北入昌州(今内蒙古太仆寺旗)”[4]等地通往漠北地区。元朝建立以前,内地人前往漠北蒙古地区大多都走这条路,元朝建立以后,在这条路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从大都至上都的驿路。
元朝岭北地区的驿路与张库大道的形成有紧密的联系。元朝建立了我国古代最发达的驿站系统,“凡在属国,皆置传驿,星罗棋布,脉络贯通。朝令夕至,声闻毕达”[5]。早在成吉思汗时期,由于军事与商业贸易的需要,蒙元就开始在辖区内建立驿站,窝阔台执政后,在此基础上广设驿站,并建立了完善的驿站制度,加强了与各汗国之间的联系,开辟了连接欧亚的驿路,同时又开辟从蒙古汗国哈喇和林(库伦西南部)通往中原地区的驿道,即贴里干道和木怜道。据《蒙古族古代交通史》记载,贴里干道分为四段,其中第一段从大都至上都可以分为四路可走,其中三条在元以前即是大都通往上都的古驿路,其路线大致为“大都、居庸关、怀来、宣德、野狐岭(张家口西北)、兴和路(河北张北县)、昂兀脑儿(今张北县安固里淖)、察罕脑儿(今沽源县北)、桓州、上都”。可以看出,此时的张家口地区已经成为通往北部蒙古地区的重要枢纽。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将统治中心从漠北蒙古高原迁往中原地区。为了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以及对广阔疆域的管理,“元政府在全国设立驿站1500多处”[6],“单是岭北行省所属的驿站,就多达119处”[7],从而形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驿道交通运输网。从大都通往上都的驿路,以及从上都至岭北行省的驿路,将中原与蒙古高原地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张库大道的形成在一定程度得益于这些驿路。蒙古高原地区人民生活所需物资大多都沿着这些驿路运输到草原腹地,《河北省公路史志资料》记载:“张库大道历史悠久,早在元代,便辟为驿路,明清两代又辟为官马大道。当时运送物资所走路线,多为驿路,多依驿站。”《张家口文史资料》也有记载:“张库大道历史悠久,七百多年前,元朝定都北京,为了加强对岭北地区的统治,便开辟了这条官马大道,但只是用于‘通达边情,布宣号令。”这些驿站除了“钦使来往休息之用,而且还接待过往商旅”[8]。元朝发达的驿路系统,将内外蒙古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便利了元朝对广阔疆域的管理,同时也为往来商旅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蒙汉民族以及中外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
二、明朝茶马互市与张库大道
元朝时期,漠北蒙古地区与中原地区通过发达的驿路运输网紧密相连,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及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从内地运往草原。蒙地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其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物品都无法自给,他们对中原地区产品的依赖逐渐增强,这就更加促进了蒙汉间的往来。通过元朝时期的发展,张库大道已初具规模,到了明清时期,在茶马互市的基础上便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除丝绸之路外的一条陆上国际商道。它以张家口为起点通往库伦,南至北京,北接恰克图,“张家口至库伦约1000公里,由库伦到恰克图约350公里”[9]。
明朝初年,为了边境安全,设立了北方九镇,实行禁边政策,但这严重阻碍了蒙地的发展。蒙古首领多次请求互市,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明政府在大同设立马市,与蒙民进行茶马互市。但是,由于蒙汉间的冲突不断,导致土木之变,马市皆停,蒙古首领屡次请求复市,都被明政府拒绝。明嘉靖、隆庆时期,蒙古俺答汗屡次率兵南下请求开市。明政府于隆庆五年(1571年)在张家口开放马市。张家口堡“自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北虏进贡以来,始立市场,每年互市,缎布买自江南,皮张易之湖广。彼时督抚以各部夷人众多互市钱粮有限,乃为广招四方商贩使之自相贸易,是为民市之始”[10]。“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复筑来远堡,开马市与蒙古通商”[11]。张家口自开市以后,“百货坌集,车庐马驼,羊旃毳布曾瓶罂之居”[12],景象日益繁荣。此时的蒙汉贸易大多是在政府的监督下进行的,但现有的互市条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在官市之外私市也在悄然进行。据《晋商兴衰史》记载,在永乐年间民市就已出现,但是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发展缓慢。自张家口开市后,明政府允许“官市毕,听民私市”,民市得到快速发展。《晋商史料研究》也有记载:“明清时代,北方重镇张家口、大同等地开辟为马市,开始了以茶马互市为主的重要的经济活动。大量的茶叶及其它内地商品,通过陆路流入蒙古腹地,其中一部分辗转输入俄国,初步形成了一条国际贸易通道。”所以,在明朝时期通过张家口通往蒙地转而前往俄国的商人就已出现。然而,张库大道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蒙汉民族长期交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明朝茶马互市是张库大道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清朝初年张库大道的正式形成
清朝初年,战乱频发,社会混乱,经济遭到破坏,沙俄乘虚而入,加紧对我国北部边疆的入侵,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因而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禁对外贸易。但清政府与北部边疆民族仍然保持着一定的交往,在局部地区进行贸易往来,“蒙古贸易向有定所,固初令喀尔喀于张家口、古北口贸易;康熙间令额鲁特于张家口、归化城贸易”[13]。随着新王朝政权的逐步稳定,以及中外交往发展的需要,清政府对北部驿路进行修复,通过张家口等地前往蒙地与俄国进行经济贸易,双方在库伦等地进行商贸活动。史载:“清代重修以北京为中心的驿路时,对该道(张库大道)进行了重点整修,列为官马北路三大干线之一,即由张家口经兴和(张北)、滂江、乌德、叨林至库伦的走向,全长两千余华里。”[14]在恰克图开市之前,中俄贸易就以库伦作为主要贸易点进行,何秋涛《朔方备乘》记载:“菊海以南,燕然以北,广袤数千里,商贾皆萃于库伦。所属之恰克图,亦朔漠之间一都会也。康熙年间,初设互市,本在库伦,迨雍正五年,卡伦既设,乃迁于卡伦外之恰克图。”[15]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划定黑龙江界,立约七条,条约除划定双方边界之外,另规定:“定市于喀尔喀东部之库伦……自后贸易之使每岁间岁一至,未尝稍违节制。”[16]条约对中俄双方贸易的时间和人员数量都有严格规定,并且有政府的相关证件才能通商。《尼布楚条约》规定:“凡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俱得过界往来,并许其贸易互市。”这并没有阻挡双方贸易的发展,内地商人在张家口等地开设大量的商店,并且深入蒙古草原地区,在库伦开设分店,“康熙年间,山西商人在库伦经商的就有十二家,时隔六十年后就增加到八十多家。这些商店,进入外蒙古,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库伦等要地开设支店”[17],中俄商人以库伦作为贸易中转站进行往来。
随着中俄贸易的不断发展,沙俄要求重新划分界限并扩大通商,随之与清政府进行谈判,从1725年开始,雍正先后派人与俄国使节进行谈判,最后于1727年8月签订《布连斯基条约》和《喀尔喀会议通商订约》。双方在这些条约和协议的基础上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对贸易做了严格规定:“俄国商队定额二百人,每三年来京贸易一次,一切费用,俄商自行负担;与边境指定二处地点为经商贸易之市场;商人仍需持有官颁执照,方得贸易。”[18]自《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以后,中俄开始恰克图边境贸易,恰克图成为中俄边境贸易的互市中心,张家口也成为中国商人货物输出的集散地。从雍正六年(1728年)开始,“俄国商队来北京的路线,改道为经恰克图、库伦、张家口来北京往返。并允许俄国商人将部分货物沿途在库伦、张家口等地销售贸易”[19]。中俄两国商人通过张家口至库伦集聚于恰克图进行贸易,库伦也成为其重要的中转站,贸易不断兴盛。但是好景不长,俄商违背条约相关规定,“越国界立栅,假道运输,违禁贸易”[20]。鉴于此,乾隆时期曾三次下令关闭恰克图市场,与俄国重新商定条款,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俄重新于恰克图签订互市条约,续签了《恰克图界约补充条款》和《恰克图互市条款》。此后中俄间的贸易步入正规,通过张家口——库伦——恰克图的贸易不断地兴盛起来,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年运量在250万公斤以上”[21]。据《晋商史料研究》记载:“雍正初年,恰克图对俄贸易每年大约100万卢布,乾隆中期达到200万卢布,嘉庆年增到600万卢布。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经晋商之手,输往恰克图的中国商品,仅茶叶一项达12万箱(每箱100磅),价值1240万卢布。咸丰初年,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卖给俄商的茶叶一年达15万箱,计900多万斤。”从中可见张库大道的繁荣。自中俄恰克图续签条约以后,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张家口成为贸易集散地,库伦成为中俄恰克图贸易的中转站,恰克图也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国际性商贸城镇。
四、晚清民初张库大道的命运
张库大道自形成后,中俄贸易是在平等互利基础之上进行的,这种局面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发生变化。直接原因在于沙俄对中国疆土觊觎已久,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掠夺了中国北方大面积领土,并逐渐控制了张库大道的贸易权,张库大道走向衰落,中国对俄贸易开始下降。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1851年—1903年达59件,其中直接与经济贸易有关的占一半以上”[22]。通过不平等条约沙俄获得了在华贸易免税、增加通商口岸等特权,同时俄商对华商也进行敲诈、欺骗等,损害华商的利益。民国初年,沙俄支持外蒙独立,曾一度垄断张库大道的商业贸易,内地商人被排挤在外,遭受沙俄的剥削,中国对外蒙贸易逐渐下降,从而加速了张库大道的衰落。
张库大道沿途环境险恶,土匪猖獗,商队经常遭到掠夺,这也阻碍了商道的发展。《察哈尔经济调查录》记载:“当张库车通商时……因受外蒙独立,及口外匪氛猖獗之影响,遂一蹶不起;近年亦因匪氛不靖,大有行人裹足之概。”此外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张库商路毁坏中断:“民国十三年,中俄绝交,于是张库交通,一时断绝……而是年,张垣(即张家口)又遭大水,元气渐丧殆尽,讫今未能恢复。”[24]多伦诺尔为张库大道上重要的牲畜市场,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牲畜数量大减,市场衰落。《蒙古志》记载:“近以炎旱频仍,六畜不蕃,马市衰减,坐贾千余户,渐次闭歇。”不仅兵匪、灾荒使张家口等地的商业大受影响,官府的各种赋税加捐也使得商业萧条,市场萎缩。“民国十五年后,兵燹匪患,灾歉连年,摊款加捐,负担益重,商业影响,倒闭民户避难来张,所以民户日增,而商户减矣,迨库伦不通,商业停滞,致使繁殷之地面顿呈萧条之象,各行商户呈报歇业者不计其数”[25]。张库大道在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最终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五、张库大道对沿途乡镇的影响——以嘉卜寺为例
张库大道形成后不断向四周延伸,形成了范围极广的辐射面,随之一批商业城镇出现了。嘉卜寺(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是连接康保、张北、商都、二连、万全等地的纽带,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据史料记载:张家口的旅蒙商在蒙古地区的交易以锡林郭勒盟的东、西苏尼特旗为主要经营范围,与其他地区的旅蒙商店相比,苏尼特旗有一百多家,嘉卜寺在这些运输路线中起到着重要的连接作用。以张家口为起点,旅蒙商到内蒙各地的路线一般按“张家口—化德—东、西苏尼特旗”,“张家口—张北—多伦—贝子庙—东、西乌珠穆沁”[26]等路线行走,嘉卜寺作为中间地带,将这些驿站连接起来,确保了张库大道的畅通。随着商业发展的需要,1917年,大成汽车公司修筑张家口至库伦的公路,“中间设十站——张北、嘉卜寺、四里崩、滂江、二连、乌得、赛乌苏、叨林、西里呼图、大坝以至库伦”[27],在嘉卜寺建车站一所。1918年张库汽车路通车,嘉卜寺汽车站开办客货运营。嘉卜寺依靠张库大道得天独厚的优势,形成了便利的交通,随着汽车公路的通车,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清朝末年,恰克图至北京的邮送书信业务兴起,并在库伦、张家口、北京、天津设立邮局。到了民国初年,嘉卜寺相继设立邮局、电报局等机构,嘉卜寺将张家口、张北、康保、万全等地的邮政通信业务联系在一起。比如:“民国十六年,张北邮局改为三等邮局,直接通邮地方,张家口、土城子、康保县、宝昌县、化德设治局(1934年置,治所即今内蒙古化德)、崇礼设治局、尚义设治局及本县四乡。”[28]张北电报局自1920年成立后,直接通往察哈尔地区,另外“各县直接电线北通化德设治局,南通张家口”[29],这些邮政设施将周边地区的邮政通信事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最初嘉卜寺地区,荒无人烟,到清朝中后期,政府实行“移民实边”政策,鼓励内地人民赴边开垦。清末民初,在“移民实边、借地养民”政策鼓励下,大批汉民从山东、山西、河北等地迁入化德,开荒种地,给这里带来了大量的劳动人口,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1935年,察哈尔政府在化德建立官围子,鼓励迁入人口在化德定居。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之下,大量的汉族人民迁移到了化德,开辟了大量的土地,发展农业生产、商业贸易,人口增加较快,到1937年时已经是数万人口的城镇了。
综上所述,张库大道在元朝驿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随着蒙汉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等交流而不断发展。到了明朝时期,随着张家口等地茶马互市的发展,蒙古民族对中原地区商品的依赖性的不断增强,张库大道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到了清朝,蒙汉间的经济交往空前繁荣,俄国也不断加强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张库大道正式成为一条连接欧亚的国际贸易商路。然而到了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中国的大门被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打开,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上沙俄对中国北部广大地区的掠夺,华商遭到排斥与打击,逐渐退出张库大道。二十世纪初,在沙俄支持下外蒙古独立,使得张库大道的发展陷入困境。除此之外,由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也加速了张库大道的衰落,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
〔1〕杨德颖.中国边境贸易概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2.3.
〔2〕杨继先.张家口文史资料(第十三辑)[M].张家口:张家口日报社,1988.110.
〔3〕穆雯瑛.晋商史料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139.
〔4〕宝音特古斯.蒙古史研究(第三辑)[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80.
〔5〕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4.
〔6〕李云泉.蒙元时期驿站的设立与中西陆路交通的发展[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5,(03).58.
〔7〕舒振邦.元代的统一与边疆地区的发展[C].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A].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21.
〔8〕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4.
〔9〕〔10〕刘建生,刘鹏生.晋商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33,134.
〔11〕〔12〕杨继先.张家口文史资料(第十三辑)[M].张家口:张家口日报社,1988.112.
〔13〕曹永年.内蒙古通史(第三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132.
〔14〕杨继先.张家口文史资料(第十三辑)[M].张家口:张家口日报社,1988.110.
〔15〕孟宪章.中苏贸易史资料[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1.128.
〔16〕赵尔巽,柯劭忞.清史稿[M].中华书局,1977.
〔17〕杨继先.张家口文史资料(第十三辑)[M].张家口:张家口日报社,1988.86.
〔18〕包遵彭,李定一.中国近代史论丛[M].正中书局,1956.33.
〔19〕曹永年.内蒙古通史(第三卷)[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143.
〔20〕王尚义.晋商商贸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5.
〔21〕韩祥瑞,王秉承.张家口古代史话[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114.
〔22〕黄鉴晖.山西茶商与中俄恰克图贸易[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136.
〔23〕杨继先.张家口文史资料(第十三辑)[M].张家口:张家口日报社,1988.118.
〔24〕李延墀,杨实.察哈尔经济调查录[M].新中国建设学会出版社,1933.2.
〔25〕戴鞍钢,黄苇.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1032.
〔26〕杨继先.张家口文史资料(第十三辑)[M].张家口:张家口日报社,1988.91.
〔27〕李延墀,杨实.察哈尔经济调查录[M].新中国建设学会出版社,1933.8.
〔28〕戴鞍钢,黄苇.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970-971.
〔29〕戴鞍钢,黄苇.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1007.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