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牛津、剑桥、圣安德鲁斯大学等许多高校都有数百年的历史,在教书育人和科研领域有着优良的传统。英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并将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纳入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考虑。英国高校绝大多数属于公立,中央政府是英国大学的主要出资者。不过政府并不是简单的承担出纳角色,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引导高校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根据具体的评估结果来决定是取消、削减还是增加拨款。同时,高校是独立的自我管理机构,有充分的学术自由,有设置各种课程和授予学位的权利。英国对于高校教师也有严格的要求,会从教学、科研、对学校建设的贡献和对社会的贡献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估。
澳大利亚大学的发展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其他自营性收入。他们往往并不追求综合全面,而是非常注重自己的优势项目和特色,几乎每一所大学都会有一些在全国甚至是世界上卓越的专业项目,比如悉尼大学的医学与法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工程类专业。澳大利亚政府2011年正式实施需求驱动拨款体系:高校需要规划自身的发展方向,根据自身的特色来找准定位,真正寻求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为之发展;教育部也将会根据大学完成自己的使命和相关目标来提供相应的经费。
日本高度重视大学教育,在其高等教育13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培养社会顶级知识精英的国立大学,地域文化保护者和传播者的公立大学,以及数量庞大的自治灵活、善于经营的私立大学。2004年,国立大学独立的法人资格被承认。学校依靠政府每年为大学投入的资金、学费以及政府和企业拨给的研究费、捐赠等来运营,大学的业绩要受到国立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审评。政府在承认国立大学自治的同时,在资金分配上大大增加了竞争成分,根据大学申请和业绩等审查结果来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