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制度变迁分析

2016-05-14 11:29王覃刚熊晓慧张欢欢
智富时代 2016年9期
关键词:制度变迁农村经济转型

王覃刚 熊晓慧 张欢欢

【摘 要】从制度变迁和转变的视角,探讨农村经济转型及发展现状。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制度演化。演化过程的竞争和自然选择成就了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进入新的阶段,农民收入发生显著变化。但仍存在多种因素影响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转型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农村经济;转型;制度变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制度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合理完备的国家,即使资源禀赋可能欠缺,国民经济也表现出好的发展状态。而那些制度缺失或不合理的国家,却表现出了相反的发展状态。

肇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经济从此进入了一个体制转型时期。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中国的体制转型不但没有付出经济衰退的代价,反而带来了即期的经济增长。这期间的经济增长除了要归功于要素投入的增加外,卓有成效的宏观制度变迁的推动作用也功不可没。

一、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

所谓制度变迁是指新制度产生、替代或改变旧制度的动态过程。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经济转型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即使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也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着现存经济制度向更合理、更完善经济制度转型的过程,也存在着从某种经济结构向另一种经济结构过渡的过程。

二、农村经济的演化历程

纵观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不难发现,我国农村经济政策是在不断调整,不断改革,几经周折,循环往复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之后才有了现在的绩效。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了对于当时生产力的考量,一味地要求改变农村生产关系,追求所谓的“一大二公”,严重的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我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发展受到严重挫折,步履维艰。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要决定,才翻开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激发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1]。历史无以雄辩的证明了这一农民首创、国家认可推行的政策是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工业开始买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又敏锐的迅速作出判断,提出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大趋势。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我国农村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党中央果断决策废除了存在两个世纪之久的农业税,同时,不断改变和完善农村的流通体制和金融体制,使其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

归根结底,任何政策只有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只有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走得通,行得稳,政策才能体现出优越性,才能更有针对性,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其对农村经济转型的影响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一方面维持现有统治者的法律、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制定修改某些非根本制度以进一步强化现有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促使国家供给新的制度。受制度变迁的影响,农业物质资源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流入城市部门,进一步强大了城市非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导致其产值比重不断增加,农业产值比重不断减少;在农业物质资源大规模流入城市的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却没有相应地转移到非农产业[3]。这种城乡资源配置失衡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就业结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造成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扭曲。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来源发生显著变化,农村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强,农村人口增长出现“三低”,农村处于快速社会分化阶段,国家与农民间“汲取型”关系被打破,国家对农民实现了由“取”向“予”的转折。但中国三农领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过大差距,农村社会安全网建设滞后,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城乡分隔管理制度改革严重滞后[4]。

四、农村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2010年2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我们应将这作为重要目标与战略举措,完成中国经济安全优质之转型。经济转型符合中国国情与现实,是科学发展的必由道路。第一,为贯彻国家科学发展,经济转型是高战略、大举措。唯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有解决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之问题的可能,发展才有条件走上科学之轨道。第二,为深化国家发展实践,经济转型是中肯经验之总结。早在“九五”时期,国家即提出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党的十七大又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第三,为解决国家现实问题,经济转型是适应发展新阶段之迫切要求。全球发展模式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倒逼机制”以及现实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各式矛盾化解的需要,無时不在压迫与内在推动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为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为在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为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适应小康社会新要求、美好生活新期待,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尽管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会出现种种矛盾和问题,但这些矛盾和问题都不足以成为阻碍农业现代化的理由。

五、农村经济转型的成就及制约因素

自2004年以来,中国开始尝试实行农村发展新模式,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开始逐渐进入由农业支持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和由城乡分割向城市带动农村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转型携着农民生活共同经历了一个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农民收入也伴随着农村经济转型在数值、增速和结构上显著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增长,农村经济转型大势所趋[5]。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缓慢,农村经济转型任重而道远。

任何事物的前进和发展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各种因素每一次变迁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来讲,一是基本国情矛盾即人地关系紧张;二是体制矛盾即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四是农村干群关系紧张;五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滞后;六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改革与实施不到位。

六、结束语

只有切实处理好我国农村中存在的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农村经济才有可能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在新的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湘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群体的社会权利与政策性排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李建军.制度范式下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改革路径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1)

[3]何一鸣,罗必良.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修正[J],当代财经,2012(3)

[4]冯金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2006(4)

[5]张凤.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分析与实例研究[J].农村经济,2011(2)

猜你喜欢
制度变迁农村经济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