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儒、释、道三家思想

2016-05-14 13:21高安琪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文学思想道家苏轼

高安琪

摘   要:北宋诗文大家苏轼学识广博,才智卓绝,他广泛吸纳儒、释、道三家思想,并博采诸家学说思想之机妙。儒、道、释三家思想不仅对苏轼的性情塑造和人生体悟有重要影响,还在其文学观念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轼将三家思想的诸多方面转化入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为推动文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苏轼;道家;文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004-0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是北宋文坛的一颗巨星,也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一位杰出的天才,在诗、词、文等领域均堪称大家。苏轼丰富的生活实践、政治经历、学术思想、艺术创作以及豁达的胸襟、独具魅力的人格都备受后人推崇。

宋人王十朋《百家注东坡先生诗序》记载:“东坡先生之英才绝识,卓冠一世,平生斟酌经传,贯穿子史,下至小说、杂记、佛经、道书、古诗、方言,莫不毕究。……亦皆洞其机而贯其妙,积而为胸中之文。”①广博的学识,卓越的才智,使苏轼能够广泛吸纳儒、释、道三家思想,并博采诸家学说思想之机妙。

苏轼一生与儒、释、道都有很深的渊源,他学贯“三家”,幼年时就由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②。到比冠之年,更是博通经史。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论及苏轼所学时说:“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谓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从中可见苏轼思想的发展演变。

早年,儒学在苏轼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苏轼早期的论著大都以儒学为宗,以实用为务,事实上,他经世济民的理想一生都未放弃。儒学是苏轼出仕从政的主导思想,他强调“圣人一于仁”(《书义》),“先王谨于礼”(《论语义》),提出以“礼、乐、刑政教化”“论道经邦”(《策略》二),怀有经世济民、致君尧舜的抱负和积极入世的精神,主张治国济世“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墨妙亭记》)。因此,苏轼的文学中不乏“载道”的成分。

苏轼将儒家治平思想吸纳,重实用之学,不为无用之空言。他看到了佛老出尘、无为思想对于名器禄爵的销蚀作用,故而有驳斥佛老之言。如《议学校贡举状》:“今士大夫至以佛老为圣人,鬻书于市者,非庄老之书不售也,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著而不可挹,岂此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而乐于诞耳。使天下之士,能如庄周齐死生,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禄,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③在《大悲阁记》中,苏轼还批评了禅宗“废学而徒思”,认为这种风气会造成“其中无心,其口无言,其身无为”的危害,“饱食而嬉”,无异于“为大以欺佛”。

苏轼早年虽有批评佛老的言论,但随着年岁增长、阅世日深和宦海沉浮,其思想与眼界逐渐开阔,最终走向了博采众家、兼容佛老一途。苏轼后来在《送沈逵赴广南》中写道:“功名如幻何足计,学道有涯真可喜。”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希望与失望、亢奋与孤苦长时间的交替,屡次的挫折和打击,促使他从生活实践中去探索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一套“苦难—省悟—超越”的思路。苏轼之所以能如此,源于他本性中自有的儒家用世之志与道家旷达超脱之精神这两种不同的品格。被贬后的苏轼,终于可以跳出名利的枷锁静观社会人生,体悟道的存在和逍遥。道家思想中“顺其自然”正好适应了苏轼的境遇和精神追求,为饱受苦难的心灵提供了精神上的安慰,也滋养了他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

宋代诗人参禅悟道,僧道作诗论文的风气颇盛,文人与僧道过从甚密,苏轼便是其中典型。在他任地方官和贬谪期间,时常出入佛寺,与僧人问禅触机锋。与僧人的密切关系和自觉的参禅论道,使苏轼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并将其融入自身的文学创作理念和实践。苏轼十分心折于佛家物我相忘后达到的自性清净的禅悦境界,如他在《论六祖坛经》中所言:“根性既全,一弹指顷,所见千万,纵横变化,俱是妙用。”④此在道家为“得道”⑤,在禅宗则为“化身”。在无我的境界里,自我的生命意识已与自然融为一体,只要领略了自然的妙味,也就领悟了人生的真谛。譬如《赤壁赋》中所描绘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对于道家文学思想的接受既有个人性情、学养、经历的因素,也是受到北宋的学术文化氛围的影响。宋代学术的主要特征是性理之学,即从内在性理角度建立起来的儒家伦理本体论,以正心诚意、格物穷理为基本特征,它对文人的直接影响即在于更注重内心世界的涵养搜求,侧重反观自身的治心养气,使艺术思维更加深密精微。在唐代,一贯为人尊崇的文宗韩愈,攘斥佛学老庄,标举儒家道统。而自北宋以来,义理之学逐渐取代了笺注经学,儒术独尊也逐渐向三教汇通转变。可以说,北宋各家哲学体系都具有兼融儒释道的特点。

北宋初期,由于刚经历五代十国之乱,儒家的纲常名教名存实亡,一时不易恢复,而统治者又大力提倡道、释,对隐居山林的道士僧人予以特殊的恩宠,主张三教合流。因此道家自然无为、存神养气的生活态度和佛家心性本觉、随缘自适的禅悦情趣,对当时的知识分子心理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清净平和的文化性格和自然适意的人生情趣。在文学创作上,体现为追求平淡清远的思想倾向。在苏轼之前,梅尧臣、欧阳修的文学思想,对苏轼质朴的审美趣味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同时,宋代文人大多在朝为官,经历过宦海沉浮,多变的命运导致了其双重文化人格的形成。当他们仕途顺利时,其精神重心在经世致用,要求诗文革新,文章关注民族矛盾、民生疾苦等现实问题,处世态度积极向上,诗文风格也务实,昂扬明快;当他们遭遇坎坷时,其精神重心则转为化解人生忧患,向庄、佛、禅等内心智慧寻求解脱超越,喜好探讨精研文艺审美问题,诗、文、词、书、画、哲理、禅悟,对他们来说无不具有化解人生忧患的生命意义,他们便在变幻莫测的人生和政治风浪中求得身心的清净和安宁。宋人心灵的复杂和深邃,具有兼顾包容许多彼此矛盾成分的性质。这种通融兼顾的包容性质不仅表现在文学领域,还反映在美学理论范畴,宋人文学理论中,多二元互补、对立统一的命题和范畴,不能说与此种心智类型无关。

苏轼力图对三家融会贯通,谓“儒、释不谋而同”(《南华长老题名记》),在《庄子祠堂记》中表示庄子对儒学“阳挤而阴助之”。苏轼更是以自己的体会在《祭龙井辩才文》中言明了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相通之处,即在最终目的上有殊途同归的意味:“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相攻。我见大海,西北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虽大法师,自戒定通。律无持破,垢净皆空。讲无辩讷,事理皆融。如不动山,如常撞钟。如一月水,如万窍风。”苏轼认为儒、道、释三家的思想“讲无辩讷,事理皆融”,有如江河入海,虽然道路不同,但有着相同的旨归。

关于苏轼的儒道释三家思想,研究者有不同的认识。郭预衡先生认为:“苏轼杂取各家思想,并将其相通之处融合成自家之思想。在政治态度上和任职时期多取儒家;在人生修养上和贬居时期多取释、道;既‘奋厉有当世志,又能在失意时随缘自适,采取超脱的态度。这就是所谓的外儒内道的思想。”⑥王水照先生在《苏轼传》中写道:“苏轼的人生思想的特点是‘杂:既表现为儒道释思想因素同时贯穿他的一生,又表现为这三种因素的经常互相自我否定。儒家入世,佛家超世,道家避世,三者原有矛盾,苏轼却以‘内儒外道的形式将其统一起来,就像自居易晚年所倡导的那样:修身以儒,治心以佛,养生以道。”⑦

还有观点表示:“儒道释三家思想的兼融贯通,是宋代一般哲学思想的共同趋势,苏轼自然无法超越这种传统思想模式,但“儒道消长”论和“外儒内道”说,尚未能准确描述出苏轼思想的个性化特色。他无例外地受着传统儒家思想教育,而对佛、道又濡染甚深。”⑧莫砺锋先生在《漫话东坡》中说:“苏轼确实对儒、道、佛三家思想都曾汲取精华为我所用,但他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而创造了独特的人生观,东坡的人生观只属于他自己。”⑨朱靖华先生认为苏轼是“自己构成自己”,苏轼在文化史上的意义正是他对儒道释的三教之外的独特超越性追求。

以上各家观点基本是从儒道释三家思想对于苏轼的人生态度和生存哲学方面的认知,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汇是在其过人的才学和性情的基础上,酝酿于书卷,濡染于师友,落实在人格的修养,他没有遁入佛老的出世之路,却在现世中找到了另一种入世的途径。

从文学批评史的视角来看,苏轼可谓道家文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之前的文人和论者对于道家文学思想的感悟和表述都是零碎的,而他在魏晋以降的各家论述基础上,以自身的包容性和领悟力,将道家思想中有益于文学创作和审美情趣的内容一一转化入文学理念和创作实践中,拓展了前人的理论,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为诗词文写作乃至书画领域注入了生机。

由于苏轼本身思想的灵活和性情的通达,他在道家文学思想中广泛吸收了儒家和佛家的观念,譬如将佛家的“中观”思想融入道家的“质朴”概念,用道家的“道进乎技”诠释儒家的“辞达”说。在苏轼的思想中,儒道释三家是没有明晰的边界的,他不排斥任何一种思想和观念,将所有有益于文学创造的理念都为己所用,把原本属于“子学”的道家思想吸纳到诗文中,从而形成了一种包容的态度,也成就了他广博而宏远的文学观。

同时也应该看到,苏轼对于道家思想的吸纳依然是零散和碎片化的,只做到了部分的融合,而非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如前所述,苏轼的生活实践、政治经历、学术思想与艺术创作都非常丰富,也一定程度导致了他思想的驳杂。苏轼不是二程和朱子那样专注于“道”的理学家,虽然深受儒、道、释三家的影响,但各家思想在他的脑海中融会之后并未能形成全新的思想体系。

苏轼以活跃的思维和通达的态度,对儒、道、佛以至百家杂说的各种思想和知识取精用宏,虽然未能将儒道释三家融会贯通后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却以自己天才般的创造力在诗、词、文等各个方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也为推动文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注释:

①苏轼.苏轼诗集:附录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2:2833.

②苏辙.栾城后集:卷二十二: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M].北京:中华书局,1990:1117.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二十五(议学校贡举状)[M].北京:中华书局,1986:724.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六十六(论六祖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6:2082.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六(庄子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6:176.

⑥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第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18.

⑦王水照,崔铭.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17.

⑧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19.

⑨莫砺锋.漫话东坡[M].南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166.

猜你喜欢
文学思想道家苏轼
《东汉文学思想史》《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
从善如流
《红楼梦文学思想的现代阐释》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浙东“大文学”思想的综合探究
———评郭庆财博士《南宋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