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的学习策略

2016-05-14 03:56骆新永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言志题材情怀

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生活情况和内心祈愿,其简短、生动的表现形式,更能表现出中国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力量。高考诗歌鉴赏需要全面深入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那么古代诗歌鉴赏必考也是一种必然。然而学生诗歌鉴赏的得分普遍较低,甚至说很差。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读不懂诗歌,思路不清晰,答题不规范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难的内容都由易构成,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突破口。诗歌鉴赏亦然。在此,笔者结合十多年的教学体会,作一浅层次梳理,以期对高中语文教学起到些许帮助。

一、界定题材,形成方向

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题材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篇诗歌都包含一定的题材。如果我们能首先把握好、界定好诗歌的题材,诗歌的情感也容易找到突破口。在这里笔者大胆的提出一对概念,诗歌的常态题材与反态题材。所谓常态题材就是指诗歌的一般性题材。譬如山水田园诗、送别惜别诗、边塞诗、怀古诗、咏物诗等。愚以为把这类诗歌常出现的诗歌题材视为常态对于题材的界定是大有益处的。

反态呢?是指诗歌中不常见又常出现的诗歌题材。如言志诗、伤春惜春诗、闲适诗、感伤诗、悼亡诗、讽喻诗等。

笔者发现近几年诗歌鉴赏的题材往往不是单一的,常会把常态的与反态的相结合,形成常反兼备、兼容并蓄的局面。这就需要在具体的操作时,师生能够从同中取异,异中取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把握诗歌题材。亦如在高考诗歌中有时既有田园题材也有怀古题材,亦有言志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有效界定它的每一题材,是常态的,还是反态的,亦或是常反结合,再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对于这些融入多种题材的诗歌,我们就需要一一界定,然后根据相应的题材,把握相应的情感。如送别诗常态的题材表现的是离愁别绪,相思之苦。但有些反态的送别题材往往不是这些常规的情愫,就极有可能抒发对好友的祝愿,对政治的渴求,对人生的感悟。

有这样一首古典诗歌《观魏博何相公猎》(唐·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写的是一次围猎,而在这次围猎中突现了一位技艺超群的英雄。诗人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把主人公张弓搭箭直至射中目标的全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这其实是一首反态题材的诗歌,它是作者言志——对政治仕途的渴求!如果我们仅仅从狩猎去理解,那么诗的主题就不易把握。在选修文本中,《湘夫人》其实是一首言志诗,如果我们把它当作爱情诗解读也很难知晓屈原创作的真正意图。同为旅途之作,行旅题材一般是乐景乐情,羁旅题材大多是哀景哀情。在实践中师生能够有效把握诗歌的题材,那么诗歌情感的方向也就容易确定。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山水田园题材、咏物题材、哲理题材我们应格外关注。

二、着眼对象,构建切口

题材明确了,诗歌的情感就易把握,但不是就能水到渠成。接下来,对于诗歌的情感把握就必不可少。因为诗歌的情感也需要载体,正所谓没有无缘的恨,也没有无缘的爱。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情感可以通过对象去传递。我们能够把握对象,诗歌的情感也就能有效的建构切口。对象在诗歌中常见表现有社会、历史、人生,也可视为人、事、物。具体也可细分,如柳、鸿雁、长城、月、灞桥、长亭等等。一首田园诗,它的对象我们可以概括为田园、社会、作者。田园往往是诗人的精神家园,精神依恋的故乡,诗人是向往的,是热爱的,这一类的作家总是追求一种恬淡、闲适、宁静、祥和而又美丽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社会呢?诗人们往往对当时的社会是不满的,是批判的。再者诗人们又要表现自己的节操、品质。这样一来,我们很容易解读田园诗的三维情愫,即使这里融入反态的题材也是可以从对象轻松解决的。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无不发现对象在诗歌解读中的重要性,可以说对象明确了,诗歌的具体情感也就容易操作了。当然在具体操作时,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宏观地还是微观地把握对象需要根据具体的诗歌鉴赏需要。例如有的诗歌怀古,发古之幽情,又有言志的,发诗人个体的政治愿景。把握对象也就事半功倍。

三、知晓色调,把握格调

诗歌入景,但景不是纯客观的描写,它往往表现一定的色调,也彰显一定的格调。愚以为诗歌入景整体可以划分两大色调——冷色调、暖色调。“景为情设”,景的色调应该与人的内心的情调是协调一致的,“景调”的变奏则体现了内心情绪的变化。色彩具有奇妙的影响力,当我们看到火焰、太阳会感到温暖,看到海洋、冰雪则会感到寒冷。伴随着季节的循环往复,环境在不断变化,周围的色彩也在不断变化。色彩具有独特而微妙的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冷色调冷情感,暖色调冷暖两情怀,尤其我们要关注以乐景写哀情。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乐景写哀情,用让人心情愉悦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悲伤;以哀景写乐情,用让人心情悲伤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欢乐。《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杨柳,美好春色让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前者是乐景写哀,后者是哀景写哀,而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虽然有寒鸦的意象,但它属于暖色调的景,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张可久的《蟾宫曲·九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这里的寒鸦就属于冷色调。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四、熟稔情怀,确立框架

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我们在鉴赏一首好诗时,总是跟随着诗的形象、意境,并被其吸引和感染,进而引起我们感情上的反应。诗歌一般表现出来的情感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等。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两大永恒的主题——人生与爱情。诗歌也离不开人生离不开社会,笔者认为任何一首诗都可以界定为两类情怀——大情怀,小情怀。大情怀,是内心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和感人精神,是勇敢,是悲悯,是坚守,是追求,是责任,是奉献,是爱,是指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来考虑的情怀。爱国的诗作、边塞诗、怀古诗等都属于大情怀。而小情怀是指诗人个人情感的吟咏与抒发,个人之苦,羁旅之愁,送别之意等皆属于小情怀。纵观近年来高考诗歌,基本上都在这两类情怀之中,要么大情怀要么小情怀,要么二者兼有。

五、多管齐下,对症下药

诗歌的内容形式是丰富的,诗歌鉴赏的方法也是多元的,需要我们在鉴赏时多管齐下,有的放矢。它要求在对古典诗文全面理解、深入体会、仔细品味的基础上对作品作出鉴赏,它不但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还涉及到鉴赏评价者的阅历、见识、思想、情感等,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检测。这就需要我们从题目、注释、词条、手法、意象、背景等具体的角度切入与分析。就拿注释来说,注释分为有效注释与干扰注释。朱彝尊的《卖花声·雨花台》的注释就是一种有效注释。

[注]:(1)雨花台,即今南京雨花台。白门湾、大长干、小长干均在南京。(2)朱彝尊(1629-1709),清初词人。

我们从作者的生平知晓,词人是明末清初之人,结合作品内容,作品应属于黍离之悲,而实际上有的学生把它当作对清政府的讴歌,那就违背了作者创作的意旨。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却写出豪放旷达之作,如《定风波》,给一注释:被贬黄州时所作。那这里的注释就是干扰注释,它并没有表现作者的怀才不遇。总之在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排除干扰,强化分析过程,有效规范答题。我相信以敬畏之心,乐观心态去对待诗歌去分析诗歌去与作者对话,界定好诗歌的题材,把握好诗歌的色调,熟稔诗歌的两大情怀,那么诗歌鉴赏也将变得轻松。

(骆新永 安徽长丰县第一中学 231100)

猜你喜欢
言志题材情怀
赣鄱情怀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如何巧妙地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五老”情怀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