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不藏金

2016-05-14 01:25王子叶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心血黄晓明诺贝尔

王子叶

题目呈现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黄晓明结婚。他主演过数十部影视剧,发行了两张个人专辑,获得过“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报纸、电视、广播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晓明的婚礼,对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得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因参加黄晓明婚礼的大牌明星太多,导致浦东和虹桥两机场几乎瘫痪,婚礼现场比诺贝尔奖颁奖典礼要隆重得多。

于是有人开始拿科学家和娱乐明星作比较了,他们各持己见,对两种现象褒贬不一。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边是黄晓明斥巨资二亿,宾客两千大办世纪婚礼;一边是屠呦呦一生辛劳终获诺奖,而风头尽埋。有人叹:“一生心血比不上一场秀。”

但我以为,沙不藏金。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即使一时被沙子埋没、遮掩了,也终究会显露于世。

以沙伪金,喧闹一场。

有些事如碧螺春,浅饮则温润平常,但回味悠长;有些事如二锅头,沾口则辛辣刺激,但多饮则头痛欲裂。娱乐新闻层出不穷,但极速火爆之后又急速冷凝,无人问津。罗玉凤以大胆出格的举动轰动一时,人们对她或褒或贬或嘲讽,但不管怎样,这都说明了那时的她曾被轰轰烈烈地关注着。而今呢?鲜少有人再提起“凤姐”的名号。因为这样的沙子毫无内涵,茶凉饭毕,就失去了喧闹的凭仗,注定一场喧闹后就被人遗忘。就像前些日子的电影《白幽灵》,请大牌明星,做炫目特效,奈何故事空洞无味,只落得一片骂声。以沙伪金,注定喧闹一场!

沙中之金,终将明世。

我相信屠呦呦其人其事不会被埋没、遮掩,正如人们相信沙不藏金。同开头人们的叹息相似,曾经有一种论调:“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一时的财富差距似乎否定了邓稼先等人所有的辛劳、所有的努力。但如今回头看去,邓稼先因他的“两弹一星”而流芳后世,而那卖茶叶蛋的小贩,又可有人记得其尊姓大名?再如梵高,在世时贫困潦倒,又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因割去耳朵被认为是怪物,再兼之画作不被赏识;梵高这样的金子在沙子里,被遮掩得彻彻底底。而沙不藏金,梵高其作,终究被世人赏识,梵高其人,终究被世人膜拜。他的名字,如金子般闪闪发光。沙中之金,注定终将明世。

金出于沙,永铭无忘。

如若说屠呦呦一事像一线溪流,那黄晓明一事就如从高倾下的一大桶水,气势大且声音响,伪装成一席瀑布,却终不如细流来得涓涓不绝。约翰斯劳发现霍乱成因,拯救千万性命,被人铭记;黄旭华作为中国核潜艇之父,艰苦条件下造出中国自己的核潜艇, 被人尊崇。金出于沙,注定永铭无忘。

故而,“一生心血比不上一场秀”是切切实实的谬论。沙砾可以一时掩埋住金子的光彩,但沙中之金,终昭于世。

思维发散

本文将“一生心血比不上一场秀”这一谬论批得体无完肤。不过,我们另辟蹊径,就会发现,本文抑“黄”扬“屠”,也属偏颇,屠呦呦获奖不是黄晓明必须低调结婚的理由。如果我们在关注“金”的同时,也不低估“沙”的价值,这样会更全面,更有说服力。如果在看待社会热点时,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感性,多一些理性,少一些主观,多一些客观,少一些单一化,多一些多样化,就更易于把握舆论的风向标。

(陈前国老师荐评)

猜你喜欢
心血黄晓明诺贝尔
《最后的真相》黄晓明&闫妮
阿克苏诺贝尔
南仁东 用心血铸造“天眼”
南仁东用心血铸造“天眼”
2019年诺贝尔颁奖
黄晓明的“告白秘籍”
且看心血幻烟霞
百年诺贝尔
诺贝尔的防爆包装——纪念诺贝尔诞辰180 周年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