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世远
1988年6月28日,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名誉院长丁是娥,因患癌症,医治无效,永别上海广大观众和沪剧界的伙伴们,驾鹤远去。她在重病期间,撰写了题为《终生追求,矢志不渝》的热情文章,她说:“粉碎‘四人帮后,《鸡毛飞上天》里‘教育虎荣的唱段又在社会上广为传唱,我的演出任务接踵而至,如《甲午海战》里的金堂妈,《峥嵘岁月》里的吴大妈,《特殊战场》里的女干部,《被唾弃的人》里的林老师,又复演《芦荡火种》中的阿庆嫂。灌进我耳朵里的是笑声和掌声,但我却听到自己的心声,我已年过花甲,应该像银幕上‘淡出那样,在观众的记忆里淡化,由淡到无,而让青年演员们渐渐进入观众的印象,由淡而浓,最后代替我,超过我。”
丁是娥这番出于肺腑的遗言,使人们忍不住同声痛哭,而又衷心地敬崇她,深情地怀念她。
丁是娥,原名潘咏华,1923年生于缫丝工人家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六岁就开始领着弟妹做家务。她家附近有个戏班子,她每次到老虎灶泡开水,听到锣鼓声,就站住了。有一天一位叔叔带她去看了第一次戏,散戏后,她跑到戏班子央求:“我也要来唱戏。”戏班子的一个艺人对她说:“小姑娘,唱戏苦哇,回去问问你家大人肯不肯。”丁是娥回到家真的问了,谁知母亲气得脸发青:“唱戏的来世不能投人身。”坚决不让女儿去唱戏。过了些日子一个远房亲戚带她去看申曲《白兔记》,本地人看本地戏特别亲切,从此她迷上了申曲。1932年,母亲病死,她要被送给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她哭喊着:“我要唱戏,不去做童养媳。”多亏好心的姑母拿出50块大洋:“这个小囡归我,我作主,让伊去学戏。”1933年,她九岁,到申曲班演《白兔记》的丁婉娥老师处拜师学艺,丁老师给她起艺名叫丁是娥,说:“取这艺名有两层意思:一,侬是我的娥;二,申曲界有个唱出名的孙是娥,希望侬像伊将来挂霓虹灯牌子。”
丁是娥在丁婉娥老师家学艺八年,帮师一年,整整九年,走出丁老师家门,走进东方饭店(今上海工人文化宫)二楼的东方书场,成为石筱英领衔的鸣英剧团的一员。1943年初,丁是娥进了施家班,在新都剧场(今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演出。不久,施家班推出新戏《女单帮》,写的是上海沦为“孤岛”后,日寇与汉奸统治物资,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求生存,不少人被迫走上跑单帮这条危险路。剧中女主角舒丽娟的身世遭遇,正是当时社会的缩影,生活在“孤岛”底层的老百姓,对这部戏感到亲切,对跑单帮的寄予深厚的同情,戏演得合乎时代潮流,顺乎民心,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丁是娥主演《女单帮》,这是她满师后挑大梁的第一部戏,成了她的成名作,成了沪剧舞台上的热门戏,轰动了上海滩。
提起沪剧,上海郊区的农民,直到今天还习惯地称沪剧为“本滩”。原来,沪剧就是起源于上海附近乡村农民口头流行的山歌、小调。但是,自从沪剧进入城市后,它和农民的接触渐渐少了。“吃饭不忘种田人,女儿不断娘家路”。丁是娥倡导“沪剧回娘家”活动,受到姊妹沪剧团的积极响应。
记得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元旦,上海人民沪剧团组成演出队,到上海北郊葑溪乡为乡亲们送戏上门。丁是娥、解洪元演唱了《拔兰花》片段,农民们议论开了:“唱《拔兰花》的女同志不是‘小飞蛾吗?”“是她,今朝‘小飞蛾回娘家来了,你们看,后面还跟个‘张木匠呢!”农民们在一片欢笑声中谈论着他们喜爱的演员。
很多沪剧观众,不会忘记丁是娥几十年来在舞台上所塑造的众多形象。
沪剧团在“回娘家”演出过程中,还访问农业社,征求农民看了演出后的意见。一位农民说:“你们别的都好,就是在台上摘棉花的手势不对,你们是用一只手东一抓,西一抓,摘棉花可不能这样摘法,照你们的摘法,把皮壳连棉花一起摘下来,那就费事了。”
在葑溪乡联盟农业合作社主任的家里,副主任沈长根招待演员们坐定后,站起来讲话:“此地沪剧很少看到,生产任务忙,社员们到市里去看戏的更少。今天你们一来就到我们社里,实在难得,就请演员同志们唱一只。”农民们边喊边鼓掌,屋子里已经挤得密密层层,可是门外的农民还想往里面挤。沪剧团看这样热烈的场面,决定到屋子外面空地去演唱,没有带乐器就清唱,没有鼓板就找来一块竹片、一根木棒,就能拍板,丁是娥、向佩玲演唱了《女看灯》。
“沪剧回娘家”演出再次使丁是娥体会到,要演好戏,塑造好人物,熟悉生活、体验生活、学习生活是多么重要。如果对生活不熟悉,凭想当然来扮演人物,是不可能被观众接受的。这,使她想起1955年,根据同名电影改编演出了《翠岗红旗》,观众反映不好,主要原因在于改编剧本时,强调大改革,忽视了沪剧的基本特点,观众议论说:“怎么沪剧不像沪剧,话剧不像话剧,是不是买错了票,走错了剧场?”丁是娥认识到,要演好戏,要为观众接受,必须要有生活,要从人物出发,要符合剧种的基本特色与风格,不具备这些必要条件,就会失去观众。
丁是娥一生曾演过“童子生旦”、花旦、正旦、老旦等各种角色,她在艺术上能刻苦钻研,善于吸收电影、话剧的表演方法,以细腻真切著称。她的唱腔婉转、绮丽、多彩,善于抒发人物内在感情,自成一家,人称“丁派”。在她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她在《芦荡火种》中饰演的阿庆嫂,可算得上是舞台艺术形象的高峰。
在塑造这个既是茶馆老板娘又是地下党联络员的艺术形象时,丁是娥抓住了人物的主心骨,表演阿庆嫂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注重分寸,恰到好处。她对“智斗”细节的处理生动鲜活,细腻传神。当胡传魁向刁德一介绍阿庆嫂时,她明显感到刁德一的不信任,因此站在原地不动,仅用眼神随意打量一下,上下稍微一看,就在一刹那的眼神运用中,充分展现阿庆嫂的警觉敏锐和从容大度。“智斗”中设计的三重唱,丁是娥饰演的阿庆嫂,以她的机智沉着的神态,唱出她与刁德一、胡传魁之间,利用矛盾巧妙周旋,战胜敌人的主动积极心情。
丁是娥的唱腔以绮丽多变、清幽甜美著称,她在运用【反阴阳】曲调时,完美地显示了她的抒情唱腔的特点。【反阴阳】曲调有叙事与抒情的功能,既可表达哀婉,也可表达激越。她在《罗汉钱》“回忆”中的小飞蛾,《雷雨》中的繁漪,《甲午海战》中的金棠妈的演唱中,虽然都运用【反阴阳】,但是却有不同的处理。小飞蛾回忆,以【平板】起腔,逐渐通过手中拿着的罗汉钱,回忆过去的悲痛情景,痛定思痛,逐渐由平复转向起伏奔腾。在繁漪与周萍的对唱中,她想挽回周萍的感情而诉述心迹,这与小飞蛾的回忆完全不同。而在金棠妈“祭海”中,她痛斥日寇暴行,以控诉的激情来表达丧父失子之痛。丁是娥从人物出发,抓住规定情境,唱戏唱情,以情动人,真情唱心声。
1985年8月,上海沪剧院上演现代剧《逃犯》。描述一个在押犯人逃跑后,在朋友、社会和管教人员的教育感召下,悔过自新的戏。演出后,社会上反响热烈。时任中央负责政法工作的陈丕显同志了解剧情后,即与青海省负责政法工作的马万里同志联系,建议派上海沪剧院《逃犯》剧组赴青海劳教农场为管教人员和劳教人员演出。
丁是娥接受这个使命,义不容辞地率领《逃犯》剧组立即奔赴青海西宁。演出的那天,观众中有不少犯人是上海服刑人员,他们曾经看过话剧,熟悉丁是娥饰演的小飞蛾,如今相见,深深地被《逃犯》的情节所感动,不少犯人泪水横流,低头抽泣,是悔恨,是感召,是兴奋,难以说清。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西宁演出期间,丁是娥参观了关押上海服刑人员的监狱,了解了他们在青海服刑期间的表现,她逐一看了服刑人员的住地,向他们询问生活情况和对罪行的认识。
在西宁演出结束后,丁是娥还驱车到离西宁一二百公里的青海湖劳教农场,给劳教人员带去了上海人民的温暖和期盼,她还举行管教人员座谈会,了解上海他们的劳动、学习、改造情况,并向他们介绍了上海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丁是娥,“终生追求”舞台艺术的完美;“矢志不渝”做一名合格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