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是如何被政绩工程拖垮的

2016-05-14 14:02宗承灏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杨广大业隋炀帝

宗承灏

素材压缩 人们习惯以为隋炀帝是个骄奢淫逸、贪图享乐、腐败无能的昏君,其实,隋炀帝也非常渴望成为文治武功盖世的一代明君,只不过过于心切,以至于走火入魔,走入好大喜功的误区,把老百姓推倒了水深火热的生存窘境,最终被自己打造的政绩工程拖垮了。

阅古知今 隋炀帝一味追求政绩工程而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中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于今天,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借鉴意义。本素材适用于政绩工程、科学发展等话题。

在杨广登基之初,大隋王朝各项经济指标和人口数量都呈递增之势。杨广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既然能够成为天下人的领袖,才能自然居于众生之上。他曾经自负地说:“天下的人都认为我是因为生在皇家才能继承皇位,拥有四海。但是如果让我和那些知识分子搞一次以文治武功来竞选皇帝之位,我也是当仁不让的天子。”

即位后的杨广,急于要用最短的时间来成就自己的“圣王之业”。为此,他一方面向高丽发动进攻,以实现“四夷宾服”的霸主地位;另一方面,又建东都、凿运河、筑长城、开驰道,在形象工程建设方面不惜下血本。

在天下承平、国力强盛之时,用这种大工程来装点盛世的繁华是掌权者通常会采用的方式。如此集中、如此大规模地将这些形象工程连续上马,全国老百姓在短时间内几乎都被集中到劳动工地上。

杨广从即位那一刻起,就在倾力打造一个庞大的劳动生产线。中华版图宛如一个巨型的劳动竞赛场,他让自己的帝国陷入无休无止的大役之中,老百姓在生命难以承受的重压之下苦苦挣扎。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时期最著名的三大工程包括:大业元年修东都洛阳,总计用十个月的时间,每月用工两百万;大业三年修长城,发丁百余万;大业元年到大业六年修大运河,累计用工三百万以上。

那么,大业年间老百姓的负担到底有多重呢?史学家胡如雷先生曾经做过一项估算。从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即位,到大业八年(612年)第一次东征高丽,在这八年的时间里,隋王朝一共上马了22项大的工程,总共动用的人力达到三千多万人次。隋炀帝时期全国人口才四千六百万,而八年时间就动用了三千多万人,每年平均征用四百万左右的劳动力,将近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几乎是全国男丁的总数。那些罪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在当时看来完全是劳民伤财之举。

老百姓挣扎于死亡线上,各地的局势已呈烈火烹油之势,揭竿而起者比比皆是。可是杨广依旧沉迷于自己的英雄大梦中无法清醒过来。

各地叛乱风起云涌,大大小小有上百只起义军投身于帝国利益重新分配的格局中。而这些起义军有一个共同的行动纲领,那就是以反对繁重徭役和兵役为号召。

李密的瓦岗军在讨杨广的战斗檄文中,开列了杨广不死无以谢天下的诸多罪状,其中有“广立池台,多营宫观,金铺玉户,青琐丹墀”。为了满足自己奢靡的生活,杨广倾全国之力,耗天下之财。由此可见,在反隋的队伍里,为了逃避征役而投身反政府行列的,主要是那些挣扎于社会最底层的民众。繁重的徭役成为压垮隋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猜你喜欢
杨广大业隋炀帝
孜孜以求,遂成大业
我们回家吧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绿茵少年(三)
绿茵少年(四)
推进改革大业必须要“实”
李渊起义
隋炀帝「辽东之役」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