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唐山全城缅怀

2016-05-14 14:26
对外传播 2016年9期
关键词:唐山大缅怀唐山

7月28日,唐山大地震40周年,全城缅怀。

清晨6时,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上已经摆满了花篮,地上贴着两幅签满了名字的巨大条幅,上面写着:“唐山幸存者向全国人民问好,向解放军致敬”。

旁边放着一只笔,晨练的市民纷纷停下脚步在条幅上签名,并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记者在纪念碑广场上看到一批老兵们穿着特殊定制的T恤衫给纪念碑从各个角度拍照,尽管来自不同的部队,服装上的标语也不相同,但都印有一颗醒目的红星。

62岁的付西亨带着老伴儿从四川宜宾赶来,他看上去有些羞涩,但一提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就打开了话匣子。

“40年前我在唐山当兵,既是地震幸存者也是援救者。当时我们没有现代化的工具,靠双手从废墟中扒人,好多同志们手指都露出骨头了。”付西亨说。

75岁的武汉人罗怀民早在三天前,就同他的400多名老战友们来到了唐山。他告诉记者,今天凌晨3点多,老战友们来到了纪念碑广场并敬献了花篮。

“为了不打扰唐山市民,我们选择了夜里到纪念碑看一看,那些大的花篮就是我们‘空六军献的。”罗怀民告诉记者。

广场上晨练的市民逐渐增多,这些曾经参与抗震的老兵们被热情的市民围住了,不少人提出和老兵们合影,还有的人主动上前跟他们握手。

“唐山人民感谢解放军!”人群中有几位市民忍不住说。

罗怀民也显得有些激动,他说:“唐山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上午9时左右,刻有24万罹难者名字的地震纪念墙下,已经聚集了许多前来缅怀亲友的唐山市民。

今年75岁的张国昌正在用相机拍摄纪念墙上儿子的名字。他告诉记者,40年前,他7岁的儿子在地震中遇难。“每年7月28日,我都会来纪念墙拍一张儿子名字的照片。”

说到这时,张国昌有些激动,他从兜里拿出纸巾擦了擦眼角的泪。

“每年拍一张,代表孩子又长了一岁。”张国昌说。

地震可以摧毁一座城市,但带不走血浓于水的亲情。今年80岁的宋泽普一大早就坐公交车来到纪念墙下祭奠地震中遇难的姐姐宋配芹。

尽管行动不便,但宋泽普还是专门多坐了一站地去买鲜花。记者见到宋泽普时,他正用胶带小心翼翼地把鲜花往纪念墙上姐姐的名字处粘。

“姐姐过去是个爱美的人,我们从小关系就很好,我想对她说,现在唐山已经大变样了,你在那边放心吧!”宋泽普说。

10时,记者在纪念墙下碰到了51岁的马国顺。马国顺每年清明节和7月28日都会来纪念墙悼念地震中遇难的弟弟。以前都是他自己,但这次他推着轮椅把父亲也带来了。

“我们住在古冶区,离这边有30多公里,早上不到6点我们就出来了。”马国顺说,今年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必须带父亲过来。“父亲的视力不好,向父亲指了1个多小时,他才看到弟弟的名字。”

大地震发生时,马国顺的弟弟8周岁。“小儿子有点淘气,看到了他的名字,想到了小儿子那年正要准备上小学的情景。”说到这,马国顺父亲的眼角湿润了。

20岁的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赵玉领,来自张家口,与马国顺的父亲相同,他也是第一次来到唐山大地震纪念墙。

赵玉领是青年志愿者,今天七点多他就上岗了,帮着市民们寻找遇难亲友的名字。他告诉记者,对唐山大地震最初的了解来源于书本和电影,2010年《唐山大地震》上映时,他看哭了好几次,觉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太沉重了。

“今天看到这么多唐山人来纪念墙缅怀逝去的亲友,我觉得帮助这些人尽快找到亲友的名字就是最大的帮助。”赵玉领说。

7月28日的唐山,比往日多了些肃穆。

猜你喜欢
唐山大缅怀唐山
唐山大地震余震或持续上百年
缅怀历史,开创未来
迷失记忆
愚人节缅怀革命先烈
王大根
缅怀谢晋导演
40年前,唐山大地震
唐山不能忘
莫以阴暗心理挖唐山大地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