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在儿科的临床运用

2016-05-14 12:55夏时荣夏时金
今日健康 2016年9期
关键词:异病同治小儿

夏时荣 夏时金

【摘 要】 根据《伤寒论》中对麻杏石甘汤病因病机的论述,在临床上治疗因热壅于肺、肺失宣降所致小儿支气管肺炎、哮喘、失音、副鼻窦炎、荨麻疹、急性扁桃体炎、尿频、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症,异病同治,取得较好效果,从临床运用中可以看出,麻杏石甘汤并不仅仅用于喘症,只要是肺经郁热、肺失宣肃引起的病证,均可用之,说明病机之所在,乃方证之根本。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异病同治 小儿

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四药组成,是一首辛凉疏表、清肺平喘[1]的名方,本方药简效宏,笔者在麻杏石甘汤的基础上加减,异病同治,应用于儿科邪热郁肺,肺失宣降所引起的多种病症,获效较好,举例如下:

1 支气管肺炎

患儿肖某,女,3岁9月,2011年11月15日初诊,发热4天,体温39℃,咳嗽而喘,有汗,口微渴,轻度鼻扇,咽红,双肺呼吸音粗,可闻中小水泡音,胸片:两肺纹理粗,右下肺内带有小片状阴影,舌质红,苔薄黄,指纹青紫,现于气关之上,西医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因患儿对多种抗生素过敏,故求中医治疗。中医诊断为肺炎喘嗽之风热郁肺证,治以清热宣肺,化痰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

处方:灸麻黄5g,杏仁10g,石膏20g,瓜壳10g,黄芩10g,银花10g,连翘10g,葶苈子6g,鱼腥草10g,甘草3g,水煎服,1日1剂。

2诊:上药服2剂,药尽热退,咳喘明显减轻,纳少,苔黄,此为肺闭已开,痰热尚未尽化之证,仍宗上方加减,处方:灸麻黄5g,杏仁10g,生石膏15g,瓜壳10g,黄芩10g,薏仁10g,川贝3g,南沙参10g,甘草3g,枇杷叶10g,鱼腥草10g,3剂,水煎服,药后纳增,基本无咳嗽,临床痊愈。

2 支气管哮喘

患儿王某,男,7岁,2011年2月27日初诊,咳嗽,气喘3天,3天前患儿受凉后咳嗽、鼻塞、喷嚏,服西药冲剂效果不佳,咳嗽加重,气喘,喉间哮鸣,痰黄稠难咯,患儿既往有哮喘病史,查体,体温38℃,咽红,双肺可闻哮鸣音,口干,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中医辩证为痰热阻肺之热哮,治以清热宣肺,涤痰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处方:灸麻黄5g,杏仁10g,石膏20g,紫苏子10g,葶苈子10g,射干10g,瓜蒌仁10g,蝉衣10g,地龙10g,甘草3g,黄芩10g,水煎服1日1剂。

2011年3月2日2诊,上方服3剂后病情减轻,效不更方,再服2剂,服完5剂后咳止喘平,仅在活动时有轻微咳嗽、咳痰,患儿平素汗多,易感冒,胃纳欠佳,舌红,苔薄白,方用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味,处方:黄芪10g,防风6g,白术10g,茯苓10g,法半夏6g,陈皮5g,南沙参10g,桑叶10g,紫菀10g,焦三仙各10g,甘草3g,5剂,水煎服,药后汗出减少,食欲增加。

3 急性扁桃体炎

患儿王某某,女,1岁,2013年10月6日初诊,发热7天,微咳,体温38.2℃,用过氨苄青霉素,未见效。咽充血,两侧扁桃体2度肿大,苔薄白,指纹青紫,西医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断为乳蛾,为风热袭肺,肺失宣降,邪毒搏结于咽喉,治以清热宣肺,解毒利咽,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处方:灸麻黄3g,杏仁5g,石膏15g,甘草3g,银花10g,连翘10g,大力子10g,射干10g,僵蚕10g,桔梗10g,蒲公英10g,水煎服,1日1剂。上方服2剂热退病愈。

4 治疗失音

患儿李某,女,8岁,2011年11月2日初诊,咳嗽3天,声音嘶哑1天,患儿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经服西药后虽热退但声音嘶哑,咳嗽,少痰,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此乃外感风邪入里化热,邪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所致,治以清热宣肺,利咽亮音,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

处方:灸麻黄5g,杏仁10g,石膏20g,桔梗10g,僵蚕10g,蝉衣10g,大力子10g,马勃10g,甘草3g,胖大海10g,木蝴蝶10g,水煎服。上方服2剂,声音渐清,再服两剂,诸症悉除。

5 治疗鼻窦炎

患儿谢某,男,10岁,2010年04月2日初诊,鼻塞流浊涕已3年,检查鼻孔有黄色脓样涕,鼻粘膜充血,鼻周围、额窦、筛窦均有压痛。X片示:副鼻窦炎。服用消炎药及外用滴鼻效果不佳。刻诊,患儿鼻塞,头晕脑胀,常有黄脓样鼻涕流出,纳差、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浮滑数,中医诊断为鼻渊,辩为邪热壅肺,肺失宣降,鼻窍不利,治以清热宣肺,利湿通窍,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

处方:炙麻黄5g,杏仁10g,石膏20g,银花10g,黄芩10g,栀子10g,藿香10g,薄荷5g,薏仁10g,白芷5g,鱼腥草15g,甘草3g,1日1剂,连服7剂,病情明显减轻,上方加黄芪15g,再服10剂,症状消除。

6 治疗荨麻疹

王某,女,7岁,2012年3月6日初诊,患儿周身奇痒,发风团3天,疹色紫红,奇痒难忍,曾服抗过敏西药,效果不明显,患儿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浮滑数,证属风热夹湿,热壅于肺,郁于肌表,内迫营血,治以清热宣肺,凉血疏风化湿,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

处方:炙麻黄5g,杏仁10g,石膏15g,连翘10g,赤芍10g,生地10g,丹皮10g蝉衣10g,荆芥10g,白癣皮10g,甘草3g,水煎服,1日1剂。上方服1剂,症状减轻,3剂痊愈。

7 急性肾小球肾炎

患儿李某,男,7岁,2010年3月26日初诊。全身浮肿1周。7天前患儿眼睑浮肿,渐及全身,咳嗽咽痛,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西医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断为风水肿。辩为风热外袭,邪热郁肺,肺失宣肃,不能通调水道,治以清热宣肺利水,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

处方:炙麻黄6g,杏仁10g,石膏15g,连翘10g,赤小豆10g,桑白皮10g,蝉衣10g,茯苓皮10g,车前草15g,旱莲草10g,白茅根15g,水煎服,1日1剂。上方服2剂,病情明显好转,加白术10g,再服3剂。临床症状消失,未再服药,半年后感冒来诊时,复查小便正常。病已告愈。

8 治疗尿频

患儿易某,女,5岁,2011年2月23日初诊。尿频一周,近一周来患儿白天尿频,小便短赤,尿臊味大,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以清热宣肺,下病上取,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

处方: 炙麻黄5g,杏仁10g,石膏15,黄芩10g,桑白皮10g,枳壳10g,银杏10g,甘草3g,车前仁10g,桔梗10g,上药水煎服,1日1剂。服3剂,症候消失。

小结

经方运用,先明其理。麻杏石甘汤始载于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其63条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2]”,其167条曰“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3]”,两条文症同因异,均为外邪入里化热,壅闭于肺所致,邪热壅肺,肺失宣降而见喘,里热迫津外出而见汗出,无大热是由于汗出使外表之热得以疏散,而里热更甚,应取麻杏石甘汤清宣肺热,降气平喘以治疗,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定喘为君药,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宣肺平喘,为治疗咳喘不可缺少的药物,石膏辛甘大寒,直清里热为臣,石膏用量倍于麻黄,一则制约麻黄性温,宣肺而不助热,一则清泄肺中邪热,并使邪热从外而散,两者寒温相制而用,杏仁苦降肺气,既助石膏质重而降,又与麻黄一降一宣,相反相成,是为佐药,甘草为使,安胃和中,协调诸药,本方配伍特点是辛温之宣与辛寒之泄为伍,宣散肺气受寒凉之制而不助热,清降肺气受辛温之制而不寒凝,相互为用,温在于宣通,寒在于清泄,以达祛邪愈疾之目的,四味相伍,法度严谨,合为清宣肺热,止咳平喘的代表方。

本方的临床运用,关键在麻黄与石膏用量之比,即其用量比例不同,功效则有清宣肺热和清肺兼解表之区别,如清肺透邪并重,麻黄比石膏按1:4成方,若以清降肺热为主,麻黄比石膏按1:5成方,若用于寒包火的外寒内热症,则麻黄与石膏比可按1:3成方,阴虚内热甚者,麻黄比石膏可按1:10成方,或再加入养阴之品,如麦冬、知母之类。故临床运用时,当以整体观念,辩证施治为依据,即把握“肺热”这一“根本”,应用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从而获效。

麻杏石甘汤的临床运用,虽有所扩大,但存在两个规律:1、常见病位在肺、卫表、膀胱、三焦、鼻窍、咽喉等,均与肺脏、经络功能密切相关。《内经》中有“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等记载,明确指出肺脏上通喉咙,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其生理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调节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如肺脏功能失调,则会影响其连属器官功能。2、所治疗病症,虽病名病位不同,证状各异,如肺炎、哮喘、失音、副鼻窦炎、扁桃体炎、荨麻疹、尿频,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但病机基本均有“热郁于肺、肺失宣降”,治病必求于本,异病同治,应用清热宣肺之麻杏石甘汤而获良好疗效。总之,本方的临床运用,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及辩证论治特点,正如张景岳所云“盖天下之病,变态虽多,其本则一,天下之方,活法虽多,对证则一。故凡治病之道……一拨其本,诸症除矣。”[4]

参考文献

[1]李冀.方剂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12.34

[2]成都中医学院 伤寒论释义[M]第一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1964.58

[3]成都中医学院 伤寒论释义[M]第一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1964.114

[4]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新一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1959.35

猜你喜欢
异病同治小儿
小儿腹泻不要慌,中医贴敷来相帮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保和丸在部分儿科临床应用的概述
舒肝颗粒异病同治机理探析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思考
脂肪肝与胆石症可以“异病同治”
小儿推拿退热作用探讨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