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农历七月廿五),一年一度的政和东峰走古事活动举行,前后十里八乡的村民聚集东峰,平日里安静的村庄,比过年还热闹。
星溪乡东峰走古事的形成,缘于一段险些颠覆历史的农民起义。据林祥瑞刘祖陛编著的《福建简史》第八章21节记载,唐末乾符五年,黄巢农民军抵达浦城后,即分兵三路南下。主力由崇安(武夷山)而建阳直取建州(建瓯)。农民军左翼从浦城向东南挺进,在今政和一带遇上了唐军和地方武装的抵抗。
唐僖宗为加强福建的防御,派福建籍的御史中丞李彦坚回建州。李彦坚尚在途中,建州已失。李便在政和西北组织地方武装狙击农民军,可是在高宅一战,被农民军打败,只好退踞东际,等待救援。可是后续部队蔡伯元被农民军设伏全歼,粮草遭劫,李元帅自杀。福建招讨使张谨率偏将郭荣继续狙击,也被击溃退至铁山,与农民军激战九天九夜,弹尽粮绝,张谨及偏将郭荣等18名将校血洒战场。
唐政府军打败黄巢后,唐僖宗皇帝褒奖和封赐了抗击黄巢中阵亡的李彦坚、蔡伯元、张谨、郭荣等将帅,当地群众在将帅牺牲地和驻扎地修庙祭祀,并以庙会的形式表达对这些将帅的崇敬,由此形成了政和庙会的特色。文革期间庙会活动一度停止,近年来又相继恢复并红红火火。
虽然都是祭祀阵亡将帅,但各地走古事祭祀主角不尽相同。距离政和城东两公里的东峰走古事,主祭祀的“福主”是村民称作“羽林庄王”的李彦坚,陪祀是蔡解粮官,角儿官职最大。庙会在每年七月廿十日李彦坚诞日举行,上午十点鸣放礼铳后全村男女老少高举彩旗,将李彦坚元帅和夫人、蔡解粮官以及哪吒塑像从村中福主庙抬出,队伍浩浩荡荡依次从吴屯里、茂林、大布、桥头、茶园、范屯洋、庙下七个自然村巡游,最后在仙亭庵下马。当地人称“游座”。晚上,“游座”活动达到高潮,一百多条“屐桥排”(一种特制木架)首尾相连,“屐桥排”上的灯笼点亮,由强壮的汉子轮流擎着,在七个自然村的小道上奔跑,远远望去如一条游动的长龙,甚是壮观,如此持续到夜深。东峰附件的念山、东山村,在听到东峰村礼铳的声响,也开始隆重的祭祀活动,他们祭祀的“福主”也是李彦坚元帅和蔡解粮官,但没有“游座”,只是家家户户端出祭品供奉神灵。
距离东峰五公里的铁山村,张谨及偏将郭荣等18名将帅洒血地。每年八月初三将军忌日,这里也将举行为期两天的走古事,当地人称“抢溪洲”,祭祀主角是偏将郭荣。遥遥几十里外的杨源村,走古事在八月初六张瑾诞日和二月初九郭荣诞日举行,一年两次。每次都要演出三天三夜的四平戏给祖先看,由于四平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声名鹊起。四平戏因了走古事而生存,走古事因了四平戏而扬名。
东峰走古事和杨源走古事一样,也要演出四平戏给“福主”看,不过他们不是在戏台上演,而是由村里的12位儿童扮成演员,“游座”中陪侍在“福主”身边,李彦坚和夫人塑像前各三人,蔡解粮官等塑像前两人。这些涂脂抹粉浓妆盛彩的儿童在“游座”队伍中特别显眼,“抬童子”成为了东峰村庙会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