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剥扎术后肺栓塞一例体会

2016-05-14 08:57曹萌秦建平
今日健康 2016年9期
关键词:血粘度酶原外科手术

曹萌 秦建平

患者,女,52岁,本院职工,患者因“大便后肛门肿物反复脱出3年”于2015年2月04日入院。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专科检查:截石位:肛缘11点见皮赘生长并延及肛内,指诊未及肿物,指套无血染,肛镜下见3、7、11点齿线上粘膜隆起充血。心电图提示预激综合征。胸片未见异常。各项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肠镜结果提示:痔疮。无手术禁忌症,于2015年2月5日在肛周局麻+强化下行混合痔剥扎+美兰皮下注射术。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予磺苄西林联合奥硝唑抗感染,卡络磺止血,四磨汤通便,聚维酮碘液便后坐浴及换药等处理。2月9日上厕所过程中患者出现肛门疼痛较前增加,心悸不适,稍感呼吸困难,予卧床休息及吸氧、口服葡萄糖液后好转,追问患者,术后因肛门区疼痛活动较少,大便困难。次日患者再次出现前述情况,请呼吸科会诊后予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回示:双侧肺动脉双侧多个分支栓塞。急转呼吸科治疗,完善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小片状不规则密度增高影似成结节状,肿瘤性病变不能除外。D-二聚体阳性,颈动脉彩超提示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后壁中膜增厚,双侧椎动脉管径变小左小腿肌静脉多只血栓形成。考虑急性肺血栓症(低-中危组),嘱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揉搓双下肢,抗凝、溶栓及改善循环,血栓通150mg ivgtt qd, 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q12h。华法林5mg po qd并监测凝血功能,预激综合征暂无特殊处理。根据凝血功能情况调整华法林剂量,经过治疗,患者心悸不适及呼吸困难好转,3月10日复查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未见异常,于2015年3月12日办理出院。

根据本例患者追述外科手术和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可危及生命。最常见的血栓栓塞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

1 发病机制

1.1 血管壁损伤:促血栓形成作用增强(1)血管收缩,血流减慢(2),血小板沉积,粘附于受损内皮细胞下的胶原,聚集,释放促凝血活性物质(3)血管内皮细胞释放vWF因子和内皮素,使血管强烈收缩。抗血栓形成作用减弱(1)血管壁内皮细胞破坏,舒血管物质前列环素(PGI2)等减少()内皮细胞合成抗凝物质减少,抗凝血酶(AT)、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酶调节蛋白(TM)减少(3)内皮细胞合成的纤溶酶原激活剂减少:即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减少(4)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增多,PAI-1增多,纤溶酶活性降低。

1.2 血流减慢:原因有(1)血流减慢,体外循环,人工肺、滤网、低温麻醉;腹部、妇产科大手术;恶性肿瘤等手术后期长期制动;手术并发休克等;(2)形成涡流;血管吻合促官腔内面粗糙、狭窄或扩大;血管分叉处弯曲;盆腔、髋骨等大手术,使静脉瓣破坏,内皮细胞玻璃(3)血流粘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相对缺氧、酸中毒;输入过多红细胞或血容量相对不足;创伤使促凝物质浓度增高;手术时温度降低,血粘度增高。

1.3 血液凝固性增高

激活凝血系统(1)直接损伤组织,大量组织因子(TF)在短时间内进入血液,急速启动外源凝血系统(2)直接破坏内皮细胞,激活內源凝血系统;

1.4 微血栓形成,外科手术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如严重休克,感染,体外循环,输入大量库血可诱发DIC。

发病原因:手术类型和范围,普通外科手术4%-35%,直结肠手术35-70%

手术范围:手术范围大,血栓发生率则高,如恶性肿瘤根除术

手术部位:盆腔,脊髓手术血栓发生率高,中央静脉导管术可在中央静脉广泛形成血栓,颈部手术可发生基底动脉血栓,肝移植可发生肝门动、静脉血栓。

手术过程:易致血栓形成的手术过程有:低温麻醉,吻合血管面粗糙、大量输注血液 、手术体位不当或手术时间延长等;

2 血栓形成高危险因素

动脉血栓,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血粘度增高或房颤等

静脉血栓 有静脉曲张,恶性肿瘤,感染、妊娠、制动超过4日,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年龄大于50岁或易栓塞症患者。

预防:

对于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应结合个体特点,综合评价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和做出相应预防措施。

动脉血栓的预防,主要是采取药物性预防,主要是扩充血容量、保护血管壁、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粘度,用抗凝剂抑制凝血过度反应等;

静脉血栓预防,针对口服避孕药者,可在手术前暂停服药,对有反复PE史患者,可给予插入下腔静脉过滤器;

微血栓形成预防,预防外科手术引起的DIC,应特别注(1)精心手术:最大程度减少组织损伤,并家养止血措施(2)防止发生感染, 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避免过度使用血管收缩剂;(3)对有高凝状态的患者,可于术前2-3d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低血粘度药物(4)在围手术期内,每日1-2次做DIC实验室指标的动态观察。

反观此患者,危险因素并不是很多,一般情况良好,年龄稍偏大,术后长期卧床休息,通过该病例可总结如下经验教训:1)术后加强活动,长期卧床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形成血栓,通过下腔静脉-右心-肺动脉及其分支形成肺血栓;2)保持大便通畅,肛门处神经丰富,感觉灵敏,痔术后肛门疼痛较剧烈,大便时疼痛尤甚,故要给予有效的通便药帮助排便;3)静脉血管的损伤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手术应做到操作轻柔、细致,减少组织损伤;4)管理病人应细心,患者一旦发生任何不适,首先想到有没有可致命的危险因素存在,及时的排除以确保病人安全。混合痔一旦发生肺栓塞死亡率较高,该患者病情相对轻微,可能和栓塞部位在分支有关。

参考文献

[1]李家增 王鸿利 王兆钺 王雪峰主编 外科手术与血栓形成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7 394-396

[2]王振义 李家增等主编,第四篇 第十二节 外科手术中的血栓与止血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 719-724

猜你喜欢
血粘度酶原外科手术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基于单片机的血粘度测量系统设计
高血压患者血粘度增高怎么办
替罗非班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
尤瑞克林与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肝胆胰外科手术与动、静脉自然分流
动物外科手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