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亚
【摘要】文化是和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有所改变 ,相应的,法律文化也会有所不同,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当代 法律文化的建设问题是法治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将从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出发,进而分析其对当代法律文化建设的影响,以及我们应当做出的改进,更好建设当代中国法治社会。
【关键词】传统法律文化,现代法律文化,发展
中国古代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为了维持相对的秩序,刑显得尤为重要。法律是在战争及与战争相关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在征战的过程当中,每一方都是求胜心切,基于此种原因,军队都不希望出现任何差池,一旦有了错误出现,必定就要严惩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因而古代刑罚较重,也形成了以刑为中心的法律特点。
一、法律文化概念
“法律文化是指一个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认同的,相对稳定的,与法和法律现象有关的制度,意识和传统学说的总体。”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先进灿烂的古代文明。从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到清朝的《大清律例》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自成体系,源远流长,精髓必将永存,而其中不适合当代建设的内容又将引起我们警觉,总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辩证看待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
二、传统法律文化弊端
第一,重刑轻民,刑民不分。在中国古代,法律主要以惩罚为主,因而刑占据了主导地位,所有法律之中以刑法数量之最,尽管后期出现了民事立法,行政立法,但依然采用了刑事处罚。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成文法典《法经》中规定了一系列的罪名和刑种,而到了隋唐时期,更是确定了中国的传统法制,确立了刑部,十恶制度,封建五刑,加役流等。之后的宋辽金元时期,残酷肉刑又卷土重来。纵观整个古代法律历史,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古代法律文化强调的是刑罚,各种法混为一谈。
由于刑罚较重,人们对法律一直存在惧怕心理,这一影响颇为深远。这一点在现代法律文化的构建中是不可取的。一个完整有效的法律体系并不能只以刑法为中心,一切触犯法律的行为都采取刑罚是不可行的,这一极端做法,并不能真正规范人们行为,规范社会。健全的部门法与程序法并存,用不同的法律规范不同的行为,使民众对法律产生信心,法律要在起到威慑作用的同时,又能使人们切实以法律为武器保障自身权利。
第二,以无讼为价值取向。对于社会大众而言,由古至今,一直是怕自己惹上官司,能调解的尽量调解,采取诉讼这种模式解决问题则是无奈之选,传统更愿选择调解。并且无讼也成为了考察地方官政绩的标准之一,有时还会对某些情况强制调解纠纷。在古代中国,深厚的血缘关系,以及群居关系,使得无讼也大大成为了一种可能,而相应得法律不能很好的成为人们解决纠纷的途径,进而人们的权利意识大大降低。长久以来,避免诉讼的观念深入人心,在现代社会也是阻碍法治社会的一个因素,加强民众的法治理念,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是建设现代法治社会的当务之急,而这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健全合理的法律体系,使民众对法律恢复信心,才能更进一步得运用维护法律。
第三,权大于法。古代司法中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一说,由此可见刑罚对不同等级的人是不同的。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时代,权利掌握在皇上,皇权手中,生杀予夺全凭其一句话,一个决定,这一社会事实也使得法律的运用得到破坏。在现代社会,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尽管在法律实践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不平等现象,这就需要我们肃清法律队伍,完善法律体系,让民众能真正得到法律的保护。
三、传统法律文化积极意义
第一,以民为本的思想。儒家文化对中国发展影响深远,孔子强调仁爱,孟子强调刑罚。在唐代,《唐律疏议》首篇就揭示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从这些可见,民本思想古来有之,并且对当代法律文化以及法治社会的构建起着积极作用。只有以民为本,积极发扬民主思想,才能让良法规范人们行为,进而规范社会,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民众才是社会真正的主体,而法律的设定的初衷就应该是保障民众利益,调解纠纷,保障社会秩序。
第二,礼法合一,重视法律与道德的结合。封建社会也强调礼法的结合,在唐朝终于得以真正统一。中国古代重视道德教化,其法律思想也主要集中在这一领域,强调以善法治天下,并且希望人们能够通过加强道德建设而遵守法律 。
法律和道德是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法律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交由法律解决,很多时候还需要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在现代化建设及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道德建设更突显出了其重要作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补充法律规范的不足,能更加有效得规范市场经济。人们遵守法律,是基于法律的威慑性,但是道德的提高,更能从内在约束人们的行为,只有内外兼修,一个社会才能真正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三,强调社会秩序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秩序和谐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追求天人合一,无讼思想也受此影响,这一思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虽然这一思想会使人们的权利意识降低,但是人们追求和谐的价值追求是值得提倡的,只有当大众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才能变为现实。中国向来就是一个讲人伦重和谐的社会,不能完全为了追求一己私利,而完全破坏家庭,邻里,朋友等等关系,这一传统思想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法治社会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当代社会发展,及法律文化的塑造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及研究意义,我们应在传统法律文化中找出先进法律文化的出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法治社会。
参考文献:
[1]史广全.礼法融合与中国法律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自序[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李林.中国法理学的命运[J].政治与法律,1998(2).
[3]范振远.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伦理性特点[J].法制与经济,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