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再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考题解析
今年上海卷的作文题一经公布,便受到广泛好评。它一改延续了好几年的“给…明确包含两方面相对立表述的话语”的风格,而提供了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现象,请考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来深入剖析。
从审题而言,首先要准确理解题目中的“‘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和“他人的生活”。
根据提示语“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非常明显,既然是思考“现象”,势必带出的内容是什么现象、现象的具体表现、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应该如何去做。但事实上有相当一批考场作文在开头之后就迫不及待地议论“应该如何去做”即“该怎样对待评价、如何去评价”,这就抛开现象,错误锁定关键词,在审题上偏到“评价”“评价他人”上了。
另外,“他人的生活”中“生活”怎么理解?有人觉得,“生活”无所不包,因此写什么都可以。其实,我们再细读题目,他人生活不能随意扩大,相反是某种限制,重大的政治事件和一些社会事件严格地讲不属于“他人生活”的范畴。比如魏则西事件,可能对魏本人而言是“生活”,但类似的公共事件不在其列。
从阅卷情况看,判断和界定非常清晰、能上升到现象高度的文章不多,大部分考生是在“泛谈评价”“评价他人”“评价生活”之间随意游走,而且把“评价他人的生活”窄化为微信朋友圈的生活评价。
虽然今年的作文题看似没有像前几年一样去辨析“柔软与坚硬”“自由与不自由”,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思辨成分。相反,要剖析“评价他人生活的现象”,考生要自行分析出一个对立面,在“他人生活”的笼罩下势必暗藏着“自我”。很多考场作文都表达出诸如“评价他人似乎是彰显自己最零成本的方式”“欲在他人评价中找寻自己,到头来反而忽略自我的价值,迷失自我”“评价他人与被他人评价,是没有自信、人生的失败的表现”等主题。这不是为了思辨而作的伪思辨,而是在公共话语和具体情境中主动地进行思辨,促使学生关心社会现实,并反躬自省。
今年上海卷作文题的这种转向,也算是去年“小陈举报违反交通规则的父亲”和“最具风采人物”作文题的一种变形,虽然还没有明显的任务驱动,但毕竟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转折,彰显了独有的海派特色。
评价之风,弥久弥香
一考生
人,是一种渴求认同感的动物,自被命运抛上路途,我们向来渴望得到赞同;而人,恰恰又是一种怀有优越感的动物,我们乐于也善于对他人的生活进行评价。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给我们培养了适于评价的湿润的胚土。评价,日趋简单。
随手点开的微信、微博,遍布着他人生活的足迹。从亲友、明星到政治家,我们将口舌眼鼻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信手一个“赞”一句“好”,你已然对他人的生活给予了评价。诚然,如此便利的科技确实能让我们引以为鉴抑或树立标榜,千百万的公众舆论对于良好风气的传播亦有裨益,但这土中埋下的种子究竟是夜来香还是霸王花,恐怕还有待商榷!
在当今时代,人们乐于将自己的生活上传至网络,只求得到他人的评价。晒幸福、秀恩爱固然是好的,但倘若只为博得一次艳羡、一种嫉妒,恐怕便会陷于病态的寻同求赞。再说说那些整日评价他人生活的人,你诚心道贺、衷心学习当然也是值得推崇的,怕只怕一时被欲望蒙蔽,到时难免心浮气躁,整个社会也会因此浮在金钱名利虚伪之上。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股“评价之风”似乎愈演愈烈。白杨绛先生病终,网络上对其人生评价便层出不穷。那篇《百岁感言》更是成了此次闹剧的高潮。钱锺书曾言:“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只怕钱先生没有料到,时人评价之潮已如此凶猛。在这个人心聒噪的世界,活着的人还可以关上窗户隔绝噪声,而睡着的人却难以让那些在身边喧嚣的人闭嘴。杨先生只想安静地“我们仨”相聚,结果只要是听过这个名字的人似乎都能插上一脚、说上几句,她又如何安眠?真亦假来假亦真。可悲!可笑!
评价他人,是源于对自我的肯定,是以之为鉴、取长补短的一种方法,但在评价之前,那种学习进取的心态、那份不人云亦云的坚持、那颗看清自己的心尤为重要,否则只会散播伪真善美,自然也免谈那份浩然正气了。
愿评价之风,如夜来香,客观积极,弥久弥香。
教师点评
本文被评为一类上。当大部分考生仅为说明评价他人生活的现象而大量生搬硬套名言事例简单做个案分析时,本文从开头就针对此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及众人心态进行了冷静而辩证的剖析,显示出思维的深刻。文章始终把评价者与被评者两方结合在一起分析,由“杨绛事件”印证世人评价潮之凶猛而可悲,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进而提出评价他人之前需具备的眼光与胸怀,层层推进,发人深省,显示了该考生厚实的作文功底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吴莹珩)
评价生活
一考生
随着网络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我们与社会公众的联系越发紧密,生活也逐渐“曝光”于大众视野之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无论这一“曝光”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在评价他人生活时都应保持理性谨慎的态度,遵守规则,承担责任。
社会媒体的兴盛带动了人们在互联网上的交流与沟通,人们更愿意主动地“晒”出自己的生活,或是平常与友人的亲密小聚,或是人生之路上里程碑式的一个进步。这种进入大众视野的生活,更多带有“秀”——即展示的意味。人们希望的或许是与人共享此刻的快乐,或许是借此寻找有共同感受的知心人。因此,这类主动进入大众视野的生活往往是欢迎人们评价的——但并不代表任何形式的评价。评价这类“他人的生活”需要一种客观的理性,更需要一种设身处地着想的“共情力”。
“主动”进人大众视野的他人生活需要这种共情而客观的评价,而“被动”进入大众视野的生活,则更需要我们体察生活背景,以谨慎的态度对待。
一类是官方发布的“他人的生活”,例如不文明行为的曝光、犯罪违法案件内容的公示等。对于这类来源较为可信、事实较为清晰的事件,我们可以积极参与评价讨论,扩大其社会影响,传递“正能量”。
另一类是媒体个人所曝光的社会见闻或现象。网络自媒体的繁荣使信息传播速度空前加快,社会透明度随之加高。但这种自媒体并非完全自由,而应受到社会规则、法律制度的约束;同样,在对这类“他人的生活”发表评价时,我们应仔细辨别真伪,探求背后的真相,而不能人云亦云,否则网络时代将迎来新一轮的“多数人的暴政”。此前,爱狗人士大肆曝光因保护孩子而无意间伤狗的父母的个人信息,这种行为便是恶例,它不仅妨碍了个人的生活与隐私,也对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
还有一类是娱乐八卦新闻类的曝光。这种“他人的生活”大多与我们常人无关,加之亦真亦假、变幻莫测,无价值无意义,不值得评价。
由此,无论是主动抑或被动进入大众视野的他人的生活,我们都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明辨真伪,在保持理性、独立思考的同时,也应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为他人、为社会考虑。
我们在评价他人生活的同时,也不妨扪心自问:我是否也受益于这样的评价?当社会的发展能促使大众共同进步的时候,人类文明将向更美好的未来前进。
教师点评
本文被评为一类中。本文将进入大众视野的他人的生活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并指出各自的特点,提出各自的正确的应对态度。而且,文章还把“被动”进入大众视野的他人生活分为三类,有详有略地进行分析和阐释。文章思路明白,行文晓畅,并在结尾做了进一步的提升:“我们都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明辨真伪,在保持理性、独立思考的同时,也应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能反躬自省,保持追问——在评价他人生活的同时,也不妨扪心自问:我是否也受益于这样的评价——使得全文深沉有味,在考场作文中独树一帜。
(吴莹珩)
审视自我
江佳菲
评价是一条捷径。它使我们跳脱出自己狭隘的视野,去张望、发现多彩的生活,在有限的人生中,想象着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写作,或赞美,或批判。我们谈论郭沫若,惋惜其“变节”;我们谈梁漱溟,动容于他的“不可夺志”。言谈间,自有褒贬。
任何评价无疑都基于我们自身的价值观,也是我们审视自身的途径。我们如同一炉旺火,因新加入的柴火缓缓燃烧,不断自我更新。
可值得警惕的是,对他人生活评价的自由,亦会造成语言暴力。
昆德拉说:“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当某种生活方式被定义成“正确的”或被评价为“不被允许的”,当我们的真实感情被忽略,当我们的判断失去理智,萨特所说的“地狱”便产生了。
四百多年前的意大利,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而被视为“异端”,被烧死在鲜花广场。没有人关心这一学说的合理性,人们只看到其与常识的不一致。19世纪,英国女性为争取女性参政权,很多人冒着失业、失去家庭甚至生命的危险,抗议、革命。然而几年问,无数女性被舆论打垮,被不参加革命的女性冷眼相待。革命必然有牺牲,可其中又有多少人是死于舆论,死于他人对异见者片面的评价与指责呢?可见,这类极端的评价最终造成了心灵专制的地狱。今天,我们仍须思考加缪《局外人》中的荒诞是否正在发生。我们应如何评价,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我们珍惜言论自由的权利,更懂得沉默的力量。我们允许、包容异见,是因为知晓真理之诸多可能性和心灵之复杂性。
真实的生活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但这些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却甚少被提及。我们被灌输了太多非黑即白、有功利导向的“道理”,我们热衷于为所有的人与事贴上不负责任的、情绪化的、无理智的标签,却看不到这世上有多元的评价标准。所谓的“成功人士的标准”、被定义的“优秀”、片面的“人生箴言”充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网络,这些基于陈规陋俗或世俗价值观而生发的评价,不仅源于浮躁、偏见,且常常出于无知与浅薄。试问,你若未曾深刻地审视过自己的人生,又怎能对他人的生活做出理智的评价呢?
人各有各的忧愁与幸福,这并不妨碍我们在面对车马喧嚣时在心中修篱种菊,构筑起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与清醒的自我认知。在铺天盖地的评价中,我们仍应选择深思熟虑,不被泛滥的情绪所蒙蔽,不被流行语所湮没,不满足于标签化的评价,而是愿意俯下身去——仔细打量每一个生命的精彩与伤痕。而后,不断自我修炼,以一身的善意、包容与清醒,面对种种异己与未知的生命,面对这世界之广阔。
只有经深思熟虑的评价与谈论,才体现其真正价值。
正如凝望湖水,能窥见自身的倒影,评价他人即审视自我。
教师点评
本篇习作文脉清晰,说理透辟。作者没有局限于“评价他人生活”这一社会现象做肤浅漫谈,而是将之上升到一定哲理思考的层面,从昆德拉的“媚俗”,到萨特的“地狱”,再到加缪的“荒诞”,深刻剖析极端评价会造成的严重后果,显示了平时丰厚的阅读积累。全文从“评价他人”到最后“审视自我”,显示了作者较深刻的辩证思考。不足之处是,习作中关于评价的例子仍有泛化之嫌。
(吴莹珩)
评论的文化
周寅
看,一群人埋头噼里啪啦地敲击键盘,他们在做什么呢?
点赞!评论!这,已逐渐取代弄堂里的唠嗑、公园里的调侃,成为现代人评论他人生活的主要方式。
六度分隔理论曾说,你和任一陌生人之间相隔不会超过六人。而今,信息化犹如洪荒之力,“六度分隔”甚至能变成“零度分隔”。你的好奇探求之心可立刻吃饱喝足,因为你可以轻易地通过评论而与他人的生活零距离。
当好奇心叠加上变快变易的评论模式,对他人生活的评论越发频繁。人们似乎也常常乐在其中,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聚餐时一本正经地给食物拍,在旅行时瞪眼嘟嘴地给自己拍。
最初,等一条评论,是为等一个懂你的同行者,常有“莫逆于心”般的共鸣之乐。其间当然也存在各抒己见之时,但是你们有着类似的价值观,从评论中知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评论他人是奇妙的过程,与相似的人共处、互动、激励,互为同行者,虽然陌生,但是因为“评论”的存在而联系在了一起。
然而,不知何时开始,“毒舌”式的评论风格被人们疯狂追捧。虽说看惯了温润如水的评论总觉得混沌,需要在安逸中燃起一盏明灯、吹一阵寒风使自己清醒,可这风越吹越歪,倒成了一股妖风,即遇上什么都要批判讽刺一番。这对他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存在呢?鲁迅曾以“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批判怯者只知抽刃向更弱者的生活;王小波曾借《水浒传》中宋江被戴宗贬为“行货”,感叹“人应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绝非行货”。
因为评论的是他人的生活,而非自己的,所以尺度的把握十分重要!用笔锋的刚硬直戳要害,唤醒世人麻木的沉睡,抨击黑暗中的蝇营狗苟,而不是刻意标新立异,言语带刺,强行塞给别人嚼,这,才是真正值得吟味的“毒舌”评论。
分享与评论自古有之,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的价值有着不同的认知,因而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是为评论的义化。评论的义化,小而言之,是小生命体间价值观的碰撞;大而言之,可以折射出社会文化——集体的价值取向。评论是途径,是方式,是明镜。人们对他人生活的评论,也是对社会价值取向的评论,如果评论尽可能负责、准确地引导着每个社会个体,那么心中所向的社会文化不就近了吗?
教师点评
文章有波澜,有推进,对“评价他人生活”的现象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深入的剖析,显示了作者较好的文化底蕴。语言流畅,没有考场环境的束缚,反而比考生写得更洒脱、更舒展。当然,从扣题角度,仍存在议论于“评价”“评价他人”等概念中游走的问题,另外某些语句的组织可再适当斟酌。
(吴莹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