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面屏要火?一个VIVO远不够

2016-05-14 12:45刘亚杰
通信产业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双曲面陈曦三星

刘亚杰

VIVO的双曲面手机Xplay5发布之后,业界随即传来“双曲面时代到来”的呼声。然而事实果然如此吗?

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CT制造研究部陈曦。他表示双曲面显示技术的优势,天然适配于智能手机平台,甚至由其衍生的柔性屏幕技术,最有可能在智能终端平台结出高质量产业化的果实。只是上述情形的出现,并非因为Xplay5的出现。很显然,期待曲面技术“闹翻天”,一个VIVO还不够。

曲面屏也有尴尬

现在谈屏幕创新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受限于人眼识别能力的局限性,通过改善显示屏的成像效果来提升用户体验的边际效应在持续减弱,厂商依靠优化分辨率、色域、对比度等技术参数的演进路径几乎走到了尽头,左右市场需求的主导技术轨道和竞争标准已相对成熟。

既然无法攻破用户的视觉体验,从触觉寻找创新成为行业主流。行业领军者开始让产品“变形”,推出全新的解决方案。陈曦表示,从形式上划分,显示屏将先后分为曲面、折叠、卷曲和拉伸四个发展阶段,将技术演进的方向,从视觉维度跳转至空间维度。

“曲面技术走进产业化时代,最先与大尺寸产品融合。”陈曦表示,曲面屏技术成熟之后,三星推出了UA65JU6800JXXZ与UA48JU6800J等产品;国内厂商很快跟进,如TCL也推出了H8800与L55A980CUD等产品。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曲面电视并未柔顺地被市场接受。虽然曲面让用户找到了曲面电视的圆心,享受到理论上“最佳视角”的体验,但受限于摆放和悬挂的局限性,曲面电视并未被广大用户接受。

据福州某卖场2016年初的统计数据显示,曲面电视已上市两年,不过销售情况并未达预期,市场占有率仅为10%,占大尺寸电视总销量的比例为20%。市场空间在经历从无到有的快速增长后,进入从快速增长到缓步前进的爬坡期。“2015年柔性屏市场收入、出货量、出货面积份额由高到低依次为1.8%、1.4%、0.1%。”陈曦表示。

小尺寸的春天

可是在缩小屏幕尺寸之后,曲面屏技术迎来了转机,在移动平台更是如此。

以可穿戴设备为例,相应产品需要贴合用户身体的弧度,以提升整体的佩戴舒适度;VR设备同样如此,也需要屏幕弧度适应眼睛捕捉信息的角度。柔性显示突破了固有的显示形态,人机交互更为自然便捷。即使价格偏高,在缩小尺寸之后,也能够被用户接受了。

论及商业价值,目前没有哪种电子消费品可以与智能手机相提并论,因此二者结合也就更值得憧憬。更何况智能手机用户需要创新的呼声已经不止一年,因此在三星和LG Display的带领下,搭载曲面屏幕的智能手机开始出现。

根据三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9月发布的首款曲面屏幕手机Galaxy Note Edge发布半年之后,其全球销量已经达到63万部。陈曦表示,虽然该数据还不足以佐证曲面屏时代已经到来,但至少能够明确已经有大量用户首肯曲面的创新方向。

目前,全球a-Si LCD制造商超过30家,而LTPS柔性AMOLED制造商仅剩韩国LG、三星2家。由于柔性显示技术依托于AMOLED发展而来,在此方面一家独大的韩系厂商成为全球柔性显示的领导者。

除了三星与LG,越来越多的主屏厂商开始加大针对曲面技术的投入。2014年京东方就研制出9.55英寸AMOLED柔性显示屏,能将屏幕卷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圆柱形“纸筒”;和辉光电也推出了AMOLED高清柔性显示屏,并在2015年高交会对外展示。

柔性显示将触发全新技术体系,需要基板、背板、前板、触控线路等关键元器件、工艺制程、专用设备及材料各方面多路共进,这意味着全产业链的技术革新。“中国厂商在柔性显示专利数量与整体布局上,与韩国三星、LG还有差距,不过也有明显进步。”陈曦表示。

注定的过客?

如今,三星开放了曲面技术给第三方厂商,借以推动曲面屏的普及;不断有传言表示,华为、魅族、小米有可能推出使用该技术的新品。一切信号似乎都在证明曲面时代已经到来,然而事实果然如此吗?

从某种意义上讲,曲面屏幕技术正在贬值。陈曦表示,经过两年的独享期,三星用自己对曲面屏技术的理解,已经开发出了单曲面和双曲面两代产品。从结果来看,Galaxy系列曲面手机并未带来销量的爆发式增长;未来,自己的孤独坚持也很可能得不到理想的商业回报。因此开放曲面技术,可以从下游手机厂商处获取更高的商业回报,甚至能依靠厂商们的创新,营造出一个双曲面的新时代。

此外,曲面屏幕只是柔性屏幕技术发展初期的载体,是一个过渡期的显示屏解决方案。屏幕显示技术走向可折叠与可弯曲才可能是重点,因此这只是其发展轨迹上的某一个节点。一旦三星和VIVO都没能在这个弧度上捕捉到用户体验的痛点,此时折叠、卷曲、拉伸等技术开始产业化,先行者也就成了“烈士”。

在智能手机市场,这种事情并非第一次发生。在处理器制程技术从28nm向20nm演进时,就有厂商意识到后者先天的能耗问题,随即放弃20nm直接进入16nm时代。面对全新的技术节点,多数手机厂商还没有动作,他们有可能已经开始产品适配,当然也有可能还在等待其他柔性屏幕技术的出现。“相信有不少厂商在考量,这个过渡技术是否有真正价值。”陈曦表示。

猜你喜欢
双曲面陈曦三星
·更正·
Adaptive semi-empirical model for non-contact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无干涉双曲面加工范围研究
三星Galaxy Note 20 Ultra 5G
高精度双曲面线性离子阱加工方法研究
“三星”惊现
浅析双曲面大跨度钢结构网架施工技术
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Reform in China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决胜终端,三星的绝对领域
搭乘三星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