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对于书法爱好者,甚至是书法家而言,笔墨纸砚就是他们的精神食粮,那一卷卷的宣纸便是他们作诗、起舞、挥毫、作乐的疆场,那一滴滴的墨汁便是他们作诗、起舞、挥毫、作乐的武器。作为在这片疆场上驰骋三十余载的大将,王祖宏老师已然成为一名在纸上起舞的书法艺术大家。
孤独鸿雁,书法相伴
王祖宏出生于湖北省广水市,自幼对书法产生浓厚兴趣,笔耕不辍三十余载,终成一方成就,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并创办个人工作室“鸿影书香阁”。“鸿影”既是其工作室名称,也是其笔名,为何取名“鸿影”,王祖宏谈及十余年前的一次街头卖艺经历。当时的街头卖艺并不顺当,现实生活的不尽人意让他骤然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孤独的鸿雁,阳光照耀周身,所幸相伴自己的尚有一抹身影,就此取名,并沿用至今。
七岁随父亲学书,天资聪颖,王祖宏对书画有着异常的领悟力,几十年来勤耕不辍。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经历过进工厂打工、自主创业的过程,欢喜忧愁交织的生活中,始终不变的就是对书法的爱好。在坚持书法的道路上,其深刻领悟到“结字在人,用笔千古不移”的道理。虽入世俗却仍保持着纯真的求真务实的书学态度,并将此引用到做人做事之中。
家庭熏陶,结缘书法
王祖宏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一名文化工作者,工作之余酷爱写写画画,家里墙壁经常悬挂各种艺术作品。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王祖宏幼时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尚未踏入学堂门的他在兄长的指导下,从练习点横竖撇捺开启了日后漫长的书法生涯。工作之余的父亲也会抽空点拨一二,一横一点的形态表现、一个汉字的结构搭配,都是父亲亲口交给他的书法基本知识,这也成为他书法功力深厚的根本之所在。
对书法的热爱除了受家庭的熏陶,从王祖宏身上体现出来仿佛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因为对书法这种不可言喻的喜爱,对毛笔的掌控欲让他感觉每写出一个小小的点都能带来一份成就感。当点横竖撇捺组合成一个汉字时,他思考的除了每一笔的起落,还有整体的协调和韵律。王祖宏书法其楷书以欧阳询为本,融入颜柳魏碑之用笔,笔法遒劲秀美,正气凛然,尤其对二王之笔法研习最为刻苦,其行草书中二王气息甚重,兼顾米赵之风韵。
博采众长,自成一格
王祖宏在潜心钻研书法的过程中,临摹过众多不同风格的大家作品,可谓是博采众长,而其品却呈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可谓是自成一格。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方面,他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初学一门技艺,首先要做的就是多看多学,吸取众多优秀前辈的成果结晶,不失为一种捷径,而随着技艺的累积,以及人生阅历的丰富,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就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之举。
自古有言“字如其人”,即所谓的字能凸显人物性格,对此,王祖宏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书法风格多样,如长习阳刚风格之字体,个人性格也会多几分阳刚之气,自己在练习多种风格字体的过程中,个人性格也变得较为丰富,也更趋于一种包容和淡定。
书法传承,吾辈有责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曾对书法产生过兴趣,兴致浓厚时置办书法用具,练习几日不觉长进而放弃,此类现象比比皆是。对此王祖宏坦言道,练习书法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除了经年数日的笔耕不辍,还需要有发自内心的真正热爱,而这份热爱更多的是源于一种学习的氛围。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瑰宝,其实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很有意义。说到这里,王祖宏语重心长地表示:作为吾辈是有责任为后辈创造一个适宜的书法氛围,创办“鸿影书香阁”正是源于自己的这份使命感。如今的鸿影书香阁除了作为其个人创作之地,也兼具教授书法之用,看着蓬勃少年们认真习字的场景,王祖宏除了欣慰,更多的是感动,欣慰自己的一技之长有人愿意来求教,感动数千年的书法文化一直在延续着,传承着。
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今社会愈发面临考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打印机等科技产品的普及越来越深得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笔墨纸砚,暂不说书法练习,就是日常提笔写字似乎也成了少有的事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中国书法之博大和精粹如王祖宏老师所期盼,在更多天下有志之士的努力之下,得以更深远的发扬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