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与高鹗语言的比较

2016-05-14 00:13晃继周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方言词能干曹雪芹

晃继周

在同高鹗语言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语言的特点:纯熟的北京口语。

曹雪芹童年时代即随家从江南迁居北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北京度过。由于家道衰落,曹雪芹晚年与北京下层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他对北京话非常熟悉。在《红楼梦》的创作中,特别是在人物对话中,他出色地运用了纯熟的北京口语。举几个例子:

(宝玉)一语不发,一弯腰,顺着街就蹭下去了。(43回)

这里的“蹭”字,现在写作“颠”,意思是跳起来跑,也泛指跑或离去,读时可以儿化,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北京方言词。

琴姑娘罢了,他在大奶奶屋里,叨登的大发了。(63回)

这里的“叨登”(音dáo deng或dáo teng)“大发”(音dà fa)都是北京方言,“叨登的大发了”意思是说折腾得过了头。

怎么暗里算计?我倒有这个意思,只是没这样的能干人。(25回)

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脱生的罢。(40回)

这两句话里的“能干”,都是北京方言,读作néng ganr(“干”字轻声并儿化)。前一句里的“能干”是形容词,义为多才、手巧、有本事,作名词修饰语时可以不带“的”。后一句里的“能干”是名词,义为才能、本领。刘姥姥称赞惜春“还有这个能干”,指的是惜春有画画儿的才能。后来的作家在用这个词的时候,常按音记字,写作“能个儿”或“能格儿”。曹雪芹从实际读音推求到本字,准确地写出“能干”,是很了不起的。

家里近来艰难,你还不知道?咱们的月例,一月赶不上一月,鸡儿吃了过年粮。(69回)

这是王熙凤向贾琏哭穷说的话。“鸡儿吃了过年粮”是一句很生动的北京俗语。这句俗语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双关的手法,用“鸡儿”谐“今儿”音。“鸡”“今”音本不同,儿化后读音相同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曹雪芹对北京话的音韵特点是掌握得很到家的。

曹雪芹笔下,这样熟练运用北京口语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此外,像说时间时用“多早晚”“好早晚”“这早晚”“今儿”“明儿”“昨儿”“前儿”;说亲属合称时说“爷儿”“娘儿”“姐儿”,都是典型的“京味儿”词语。还有形容鸟儿飞起来的声音,曹雪芹用“忒楞楞”(音tēr lēng lēng)这个象声词,也是北京地区特有的说法。又如,老北京话里,故事说成“古记儿”(也写作“古今儿”,音 gǔ lir)。有这样一首北京儿歌:“说笑话儿,讲古记儿,东边来了一个小母鸡儿,下八个蛋,孵九个鸡儿,你说滑(音 gǔ)稽儿不滑稽儿。”这首儿歌中的“古记儿”就是故事。《儿女英雄传》第24回:“到晚来便讲些老话儿,说些古记儿,引得他困了好睡。”这里的“古记儿”也是故事。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把故事说成“古记(儿)”。如第25回:“你不早来听说古记,这会子来了,自惊自怪的。”第80回:“王师父,你极会说古记的,说一个与我们小爷听听。”

再说高鹗。高鹗祖籍辽宁铁岭,20岁进京,中过进士,做过翰林院侍读,从其在北京生活的时间和较高的社会地位看,他在掌握北京方言土语方面比曹雪芹要差一些。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红楼梦》里反映出来的情形。

《红楼梦》前80回里有两个词很值得注意,一个是“才刚”,一个是“越性”。

“才刚”指刚过去不久的时间,意义、用法都与“刚才”相同。“才刚”是北京一带的口语词,现在老派北京人还会说。“刚才”则应视为标准语。《红楼梦》前80回(庚辰本)大多用的是“才刚”,如:

才刚带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3回)

今儿奇怪,才刚太太打发人给我送了两碗菜来。(35回)

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笑。(40回)

上面举的3个例子中,前两例里的“才刚”程乙本中都改为“刚才”了。据统计,庚辰本中所用的“才刚”,有60%在程乙本中改成了“刚才”。后40回中“刚才”的使用则占绝对优势,程乙本后40回“刚才”58例,“才刚”仅8例。

“越性”这个词在前80回中出现频率很高,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个义项:一为“索性”的意思,例如:

你要在这里逛,少不得越性辛苦一日罢了,明儿可是定要走的了。(15回)

(袭人)今忽见宝玉如此,料他心意回转,便越性不睬他。(21回)

袭人满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来,见众人围着,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令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33回)

二为“越发”即“更加”的意思,例如:

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些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74回)

“越性”只见于前80回,后40回用的是“索性”或“越发”。上面举的例句中,属于第一义项的三个例句,“越性”一词程乙本改成了“索性”;第二个义项例句中的“越性”程乙本改成了“越发”。“越性”应该看作早年北京话中带方言色彩的副词,而“索性”“越发”则属于标准语。

从以上两个词用法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同高鹗相比,曹雪芹更擅长于运用北京口语词。拿庚辰本与程乙本比较,还可以看到有许多北京方言词被高鹗改动了。再看几个例子:

再多说,我把你这胡子还掀了呢!(29回)

“掀”音 xián,义为拔(毛发等)。高鹗把“掀”改成了“揪”。

如今也不用这些桌子,只用两三张并起来,大家坐在一起挤着,又亲香,又暖和。(54回)

况且都是女儿,正好亲香呢。(57回)

我和你哥哥已经吃过了,咱们来亲香亲香。(65回)

这三句话里的“亲香”是北京方言,读为 qīn xīang,是亲热的意思。第一例中的“亲香”,高鹗改为“亲热”;第二、三例中的“亲香”,高鹗改为“亲近”。

我吃不吃,管你什么相干!(35回)

这句话里的“管”字是北京方言介词,相当于“跟”或“与”。高鹗在程乙本中把“管”改成了“与”。

在以上举的这些例子里,高鹗把曹雪芹使用的北京方言词改成了标准语词,尽管用在人物对话中表现力差了些,但意思基本上是准确的。由于高鹗对北京方言不十分熟悉,有些词改得并不妥当。例如:

贾芸听他韶刀的不堪,便起身告辞。(24回)

“韶刀”(勺叨 sháo dao)是北京方言,意思为“话多而且没有分寸”。贾芸去向其舅卜世仁赊冰片麝香,卜世仁非但不赊,反而把贾芸教训了一顿,在贾芸看来,确是“韶刀的不堪”。高鹗把“韶刀”改为“唠叨”是不准确的。

又如:

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年中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45回)

这是王熙凤对李纨说的一段话。这里的“年中”是个北京方言词,意思是“每年、年年”。这个词用得贴切、生动,既合于说话人的身份,也合于谈话的场景。高鹗不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想当然地把“年中”改成了“年终”(“分年例”当然是在“年终”)。这一改把意思完全弄拧了。

猜你喜欢
方言词能干曹雪芹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能干
I Can Do It我很能干
“能干”的烦恼
“这个地方难站”——曹雪芹对聚散离合的叙事与思考
《曹雪芹》:如同断臂维纳斯
“壁虎”方言词造词理据的地域文化特征
《搜神记》方言词研究
古楚方言词“桯”源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