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欢
[提要] 交通运输是现代经济体发展的“血脉”,是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富足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为一个经济体的顺利运行提供基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下,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地,交通运输的发展关系到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策略的有效实施。本文通过参考有关学者对新疆交通运输发展的研究,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新的背景下,探究新疆交通运输中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运输中心
中图分类号:F51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日
目前,“一带一路”发展成为西接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东连活跃的亚太经济圈,将东南亚、南亚、西亚、欧盟、非洲南太平洋岛国、拉美七大区域联系在一起,覆盖65国家,总人口超过44亿人,经济总量超过21万亿美元,拥有庞大的资源和市场,是世界跨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新兴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和主轴,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开放包容、和平发展、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三大通道的重要交汇地,是中国通往中亚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承担重要使命,新疆交通运输的发展关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活力。因此,正处于产业转型和优化时期的新疆,新疆交通运输中心的发展关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能否在新疆经济圈中有效实施。
一、新疆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腹地,向西与中亚五国相接,是中国通往中亚五国的桥头堡,在通往中亚丝绸之路上,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疆与8个国家相连,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省份。实行“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和新疆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大量资金投入水利、铁路、公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新疆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基本设施,其中在铁路发展方面,全区铁路里程达到5,760公里,包括北、中、南三条通往疆外的通道(兰州-哈密-乌鲁木齐-精河-霍尔果斯构成的中通道全线贯通、伊吾—将军庙—富蕴—吉木乃口岸的北通道和青海格尔木—新疆若羌—和田—喀什—红其拉甫口岸的南通道);通往内地的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高铁,2014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疆内铁路包括吐鲁番—喀什—和田,国际铁路包括中亚铁路和中巴铁路。铁路旅客年发送量2,300万人,铁路货运年发送量7,500万吨。到目前为止,新疆疆内铁路最高时速只有160公里/每小时。在公路方面,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7.55万公里(含兵团33,678公里),公路密度10.57公里/百平方公里。在航空方面,新疆航空发展运营184条航线,通航15个国家,81个城市,全年完成2.2万小时,起降5.37万次,全区民航年旅客吞吐量为2,192.2万人、货邮吞吐量为18.3万吨,直接经济效益202.4亿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中铁路占比为8.8%、公路占比为81.9%。
二、新疆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运输配套设施不完善。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相对落后,到2014年底占全国总面积1/6的新疆,铁路密度为34.7公里/万平方公里,远远低于全国平均铁路网密度的105公里/万平方公里,全疆有51.8%的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未实现铁路覆盖,和田地区尚未实现高速公路连接,在新疆的所有公路中简易铺装的70,570公里,占到公路总里程的40.2%,仍然有6个县城和6个兵团团场未通二级以上公路,新疆营业公路密度116.66公里/万平方公里,远远低于全国的1,025.02公里/万平方公里,货运站场建设不能满足经济运行的需求,全区以三级、四级货运站为主,没有一级货运站,二级货运站仅1个,并且货运站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相关问题还有待于完善和建立。在航空业中,航空对地区经济社会的带动效应仅为全国水平的50.9%。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长期实施过程中,随着国家之间贸易、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客运量、货运量将会逐年增加,新疆交通运输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更多的交通发展压力。
(二)交通运输设施投资缺乏。新疆地处中国最西北部,交通运输建设对国家宏观调控的依赖性强,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带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在2014年新疆基础设施在国家预算内的资金占比为15.7%,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5%。由于新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本积累相对较弱,致使地方财政资金供给量较少。然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具有投资量大、回收期限长等特点,导致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很少有社会投资者青睐交通设施的投资。
(三)交通运输设施运行问题
1、交通运输设施运行结构不合理。新疆交通运输总体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制约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由于运行体制的原因,物流园区、运输链,货(客)运站(场)等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有不同的管理机构实行,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和协调机制,导致各种物流要素之间难以有效对接,综合效益无法有效发挥出来,开展跨区域、行业、多式联运的现代化物流具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对物流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铁路、公路、航空对部分资源和产业基地连接不够畅通,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不强。
2、交通运输设施运行效率低。目前,新疆道路运输企业以小企业为主,服务效率和水平不高,没有形成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网。从地域看,新疆地处沙漠地带,气候环境恶劣,新疆物流产业主要集中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南疆的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区,部分的地州,尤其是一些偏远县(市)物流发展严重滞后。个别地州甚至没有一个物流集散地及货运站场。同时,南北疆之间的交通联系仍然薄弱,部分重要城际通道能力不足,国际运输道路仍然滞后,全疆15个一类陆路口岸中仍然有10个未实现二级公路连接,全疆大多数对外开放的港口都是陆路港口,且境内境外难以衔接,难以实现大宗商品的运输,航空阀门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喀什机场两个航空一类口岸国际航线拓展缓慢,国际货运能力较差。从规模看,物流行业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个体业户占比91.6%,行业“小、散、差”的现状并没有根本的改观。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新疆企业“走出去”的策略下,经济主体对物流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小物流企业已不再符合新疆发展的需要。
三、政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领引作用,建立城乡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新疆交通运输业要顺应发展趋势,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优质服务,首先要规划先行,统筹考虑货运站(场)、物流中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综合运输网络,形成布局合理、发展协调、质高价低、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运输中心。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推进物流业的发展,综合《新疆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新疆道路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等行业规划的相关工作,加强对现代物流的研究,制定新疆交通物流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政策,积极推进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同时,加强边境国际运输大通道建设,推进跨境铁路、公路、航空线路的协调对接,推进国际铁路、公路、航空便利化;同时加强政府的管理,探索管理的新体制。
(二)加大投资,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新路子。从理论上讲,交通运输设施属于准公共物品,存在着“搭便车”的现象,交通运输建设具有基础性,因此政府的介入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新疆社会资金供应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对外资吸引力差。国家政府投资仍然是带动新疆投资的核心力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应该领引投资走向交通设施领域,加快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响应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优惠政策,按照交通运输项目特性确定不同的投融资方向,在政府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形成合理的投资分工,改善投融资环境,吸引境外投资、民资,拓宽融资渠道。
(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要尽快制定推进新疆交通运输发展的一系列自治条例和法规,支持传统货运企业集约经营、做大做强。通过政府政策扶持集约化程度高、网络覆盖面大、组织方式先进的交通运输企业,大力领进先进的运输车辆及装备。对符合资质条件的大型运输企业,在设立分支机构、增设经营网点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制定相关投资扶持法规,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为投资提供政府保障,提高投资者对交通运输的吸引力。
(四)提高运行质量。以改善民生事业为交通运输中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从业资格管理工作和相关监管机构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严把从业资格准入关。通过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一批能吃苦耐劳、能下基层的先进工作者,同时对不符合要求、考核不规范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整或取消其从业资格。推进道路客货(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工作,将从业资格管理工作与客货运、行政执法等相关工作相结合,加大从业资格动态管理,同时建立社会反馈机制,将从业人员违法违规现象及时记录在从业资格证“违章计分”栏内,作为诚信考核的依据。树立交通运输建设先行的意识,让交通运输受益者认识到交通运输的投资是“先行资本”,是经济发展的“血脉”,把运输工程建设作为新疆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新疆健康实施的“基础工程”和“长期工程”,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积极组织社会人员通过社交网络、新闻媒体进行传导,增强社会人员的意识,让每个群众都参加到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中来。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志明.“一带一路”战略的地缘经济政治分析[J].唯实·热点聚焦,2015.4.
[2]王晶.“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新疆反恐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5.6.
[3]文峰.新疆经济和谐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