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薛春妮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它对于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逐字逐句翻译,对号入座, 并让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而大部分学生的反应是: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可见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师生都头痛的一大难题,这一现状也使得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进入了一条“死胡同”。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点”上寻求突破,如:明确文言文诵读的要求,找准问题设计的切入点,抓住文本的着力点,挖掘教材的生长点,以期提高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我们从定义可以看出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它的流传为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在整个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因此,为了教好文言文,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出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瑰宝,然而从教学实践来看,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说,犹如“天书”一般深奥难懂,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可言,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在“教”上存在很多误区,使得教学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
二、文言文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一)诵读不切实际
首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读的要求很随意,缺乏针对性。比如说,教师上课伊始就全盘托出学生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读入情景等,但学生刚开始读并不能全部达到,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对于读的指导无实效。例如,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重读”“慢读”“拖音”等指令,但是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至于课堂上所有学生近乎“完美”地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了读,教师也“完美”地完成了“为读而读”的教学任务,却也只是“为教而教”;另,教师对于读的环节安排没有规律。如今文言文教学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一味追求速度,完成教学任务,前半节课读课文,后半节课理解课文,二者相互独立、互不兼容。殊不知在“读”中学生更容易领会理解,反之对课文的理解越透彻又能将“读”演绎得更淋漓尽致。
(二)问题设计缺乏含金量
近年来,由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教师普遍重视课堂提问,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的课堂仍存在着问题设计或简单,或空泛,或繁琐,不分主次、没有梯度等问题,使得学生厌烦、教学效果低下。
(三)钻研教材能力欠缺
新的课程观认为,人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构成要素,课堂是由学生、老师、教材和环境组成的动态系统,因此讨论教学的问题必然涉及讨论教师的问题。换言之,教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若没有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就是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其中之一就体现在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和把握上是否透彻、清晰、具有个性化价值。
三、文言文教学有效策略
(一)明确文言文诵读的要求
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也就是说,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诵读的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强化和延长对文本情感体验的过程,这不仅是作为一种传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还是打开文言文学习大门的一把钥匙,更是文言文课堂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1.“读的要求”要合乎实际
文言文的“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由“不会读”到“能够读”再到“会读”最后到“读得好”,通过以读促悟,达到逐步理解文本,提高素养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设置要求,如:由初读读准字音句读到读懂文意,再到读出情感。
2.“读的指导”应追求实效
在教师的指令明确后,教师应在读的环节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读”,让“读”成为学生情感自然流露的表达;继而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如领读、范读、默读、齐读、分角色读、赛读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形成一种语感,有助于今后文言文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3.“读的环节安排”应合乎规律
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的《关雎》的诵读环节就可以调整为“三读”:初读正音,把握节奏,读得字正腔圆;再读解意,把握行式,读得韵味悠长;三读吟唱,品赏诗情,唱得情深意切。而对于“钟鼓乐之”中“乐”字的读音处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学生很可能将“乐”字误读作“yuè”,教师可以从字义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乐”字的意思是“使她快乐”所以该字读“lè”。这样,就能将“读”和“理解”有机结合,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找准问题设计的切入点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找准问题设计的切入点。因此,找准问题设计的切入点成为是课堂教学最为关键的一环,它能提高提问效益,有效牵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使课堂呈现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局面,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目的。
1.紧扣文题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概括。文言文教学可以针对文章的特点,抓住问题串联全文,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如教师教授《小石潭记》时,可以围绕文题中的“小”“石”“潭”三个词语,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关键词句,诵读品析,感受小石潭的小、清、幽寂的特点,再结合作者的生平体会作者短暂欢愉之后的抑郁之情。
2.抓住文眼
文眼,是一篇文章的“魂”,是文中最能统领全文,生发全文,揭示主旨的关键性词语或语句。在文言文教学中,找到了“文眼”,即发现了一种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眼生发开去,纵深、横向构建整个课堂,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如,张潮将短短367字的《口技》一文收录进《虞初新志》时评价到:“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读竟,辄浮大白。”即读了《口技》一文,领略了绝世奇技,欣赏了千古奇文,忍不住要喝一大杯酒以示庆贺。可见口技人技艺高超,因此教师可以抓住一个“善”字,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词句中感受口技人技艺之“善”。又如《醉翁亭记》,教师可以围绕“乐”字设计以下问题(1)交流感知——寻找含有“乐”字的语句,找出“乐”的内容: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2)研读共品——太守乐的语句,体会太守的心境。(3)拓展延伸——由此及彼,追寻柳宗元、范仲淹等古人的“乐”。这样,一个“乐”字就清晰地拎出了全文的脉络,也就突破了文章体会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这一难点。
(三)抓住文本的着力点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这样说:“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必须要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要深入挖掘教材,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文本的表面。”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抓住文本的着力点,诱导学生在课堂上提升层次和境界。
1.抓住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而一篇好的文言文,往往有许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令读者印象深刻或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些词语含义丰富,通常讲究遣词造句,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教师在讲授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一句时,就可以抓住“衔”与“吞”这两个动词,让学生感受品味、咀嚼、咂摸该词赋予洞庭湖的强大生命力和表现的雄伟壮观,这为体会作者的情感做好了铺垫。
2.抓住感情最丰富、最强烈的地方,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醉翁亭记》为例,教师可以紧扣“乐”字突破文章的重难点,还可以抓住“乐”这一感情最丰富的词探究柳宗元“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古人的心境,从而唤醒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抓住故事情节中的留白,通过想象拓展文本的广度和深度
真正的语文教学要与文本对坐凝视,心心相印,要听到凝固在作品中的生活的呼吸,如在教授《陈涉世家》一文时,教师可以抓住文本故事情节中有关写战争的语句,探讨其留白之妙,“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英将兵徇蕲以东”,攻大泽乡,作者为什么用了一个“收”字?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可以悟出:这既指出起义军拿下大泽乡之易,又表明这胜利是因为“天下苦秦久矣”,在大泽乡,秦的士兵降者居多,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因此用了一个“收”字,探囊取物一般;同时暗示这次起义出乎秦国统治阶级意料,因而胜得十分巧妙。这样,教师巧妙地抓住故事情节中的留白,通过想象不仅拓展了文本的广度和深度,也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四)挖掘教材的生长点
挖掘教材的生长点,是立足于文本,进行作家、题材、写作手法等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拓展延伸,来打破时空限制的延伸,丰富学生感知的信息。
1.课文题材、内容的延伸
通俗地说就是根据课文的内容,引入题材相同或相近的文学作品,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教师在讲授《三峡》时可适时引入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三峡》,在内容方面延伸拓展,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领会三峡的美好风光。
2.生僻字的识记
文言文教学中,文本中的一些生僻字和难以识记的字词常常被学生忽略,教师不妨采用追根溯源法来点拨学生记忆。比如,对于《出师表》中的“陟”字,教师可以这样尝试:陟,金文=(阜,盘山石阶)+(步,前行)。由此人们在造字之初,赋予该字的本意为“从山底往山顶走”,因此根据本义该字还可以引申为“晋升”,这种方法会让学生的知记变得简单且牢固。
3.由节选到全文的拓展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言文是从作家作品中节选的片段,如果教师只是为教而教,那么学生看到的便只是树木而不是森林,因此教师可以寻机引导学生读原作,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更加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如在蒲松龄的《狼》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狼三则》,了解屠夫在怎样的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三个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具有吸引力,虽各自成篇但紧密相关,可以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狼贪婪、凶狠狡诈,对狼不能抱有幻想、怯懦退缩,而应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同时借助《梦狼》中“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一句,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把握文章中作者所寄寓的鞭挞贪官污吏的主题思想;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构建学生思维的宏观意识和整体意识。
总之,文言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涵咏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教材为媒介,精心设计问题,努力钻研教材,抓住文本的着力点,挖掘教材的生长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与经典对话的同时,汲取精神营养,逐步构建自己的文化积累。
作者简介:王鹏,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学、中学语文教学写作学科;薛春妮,女,1988年生,任教于新疆伊宁市第二十三中学,中教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