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歆
摘 要:班级是学生校园生活的基本单位,他们大部分的学习与生活都是以班级为基础进行的。因此,一个班级的文化精神建设以及管理模式构成,会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及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积极自主;责权明确;赏罚分明;积极团结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但受各方面的限制,使班主任不可能成为班级面面俱到的管理者。管理心理学认为,在所有能调动积极性的因素中,需要是最根本的因素。满足学生的社会需要即集体的需要和自我的需要,能产生强大持久的动力。下面就谈谈我在构建积极自主的班级管理模式方面的一些经验。
一、构建赏罚分明的班规制度
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到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东西就是从小家长和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二、营造积极团结的文化氛围
1.以“励志”贯穿班级文化
如何使一个团队更加团结?在管理学上,要求首先给这个团队树立共同的目标,形成一种集体信仰。一个班的学生就是一个团队,如何让这个团队成为一个凝聚力很强的整体。经过我的观察,我发现本班大多数孩子由于家庭、所处环境等原因,造成了他们性格的脆弱,抗失败能力差,缺乏自信。遇到一点挫折就会灰心丧气。针对这种情况,我创建了励志、积极的文化氛围。由于我是语文教师,我就把语文知识渗透到班级文化氛围之中,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调动起孩子的自信心后,我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孩子意识到每个同学的一言一行不只代表你自己,更代表了班级的形象。所以,在学校的任何场合,都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为班级争光,有表现好的学生,尤其是平时表现不好,但在集会等场合表现好的时候,我就适时表扬,让孩子认识到“班荣你荣,班耻你耻”,你是班级很重要的一分子,不要忽略自己的存在。经过一年的实践,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班级已经没有了打架现象,变得越来越和睦。
3.培养积极团结的精神
孩子们的喜好不一样,天赋不一样,他们的特长就会不一样,有的孩子擅长学习,有的孩子擅长跳舞,有的孩子擅长体育……这种情况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孩子能否从他们的特长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关键看班主任怎么引导。
三、构建责权明确的班干部制度
现代管理的“人本”思想认为: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一切管理均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教育科学也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并以班集体小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时候,一个蓬勃向上的班集体才能得以形成。所以,在班干部制度上,我的做法是:
1.构建责权明确的管理框架
经过深思熟虑,我采用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由班长到班委再到小组长再到班内每一个学生,将班级工作责任化,并将责任具体到个人。争取每个人都有事做,每个人都是班级的管理者。而且,班委会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重新选举,力求让孩子们找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
2.细化班级工作,锻炼大多数学生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使他们学会付出,学会关注集体,这是他们成长中一项重要的课题。我选择从最细处着手,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
有权利就得承担一定的义务。班级的室外环境区就是一个尝试。洋洋洒洒的一片由十几个孩子打扫,有踏实肯干的,自然就会有偷奸耍滑的。我让组长把责任区分成若干块,每个孩子都是自己责任区的负责人,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出了问题很容易解决,这样,让孩子明确权利和义务是并存的,缺一不可。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3.唯才任命,民主表决
为了让有才能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力,调动其积极性,积极地开动头脑,管理好班级事务。我班实行“毛遂自荐”的制度,如果觉得承担某一职务的学生不合格,可以自己上台演说进行竞选,学生民主表决,在两个星期内进行试用,如果学生满意则正式上岗。
4.班委会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班委会,尤其是班长,就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和领军人物。所以班委会的作用是很大的。不论何时,班委会成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积极自主,并不是说教师无目的地进行权力下放。如果这样,只会把这四个字变得有名无实,只会让班级变得更糟。在问题出现时,教师还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其实,管理班级,教师应始终充当“舵手”的角色,应时刻留心班级,并不等问题出现时再进行说服教育,而是应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章樱樱.构建自主型班级管理模式[J].文教资料,2010(7).
[2]陈松恩.建构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模式[J].文教资料,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