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
四川师范大学刘胜林博士在一次教师培训时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老师带着30个4岁的幼儿在户外活动,因为全班只有一辆小三轮脚踏车,幼儿便常为“该谁骑”而争吵不休。有一天有一位叫宝宝的小男孩跑到老师面前抗议道:“小莉不让我骑三轮车!”想想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让孩子学会等待是很重要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个孩子单独待在房间里,给他一颗棉花糖,告诉他,如果他能坚持15分钟不吃这颗棉花糖的话,会再给他一颗作为奖励。10年后,经过调查,研究人员发现:能够坚持15分钟不吃棉花糖的孩子,长大以后,不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都比那些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优秀。
这在心理学上叫“延迟满足”,我们也可以通俗地说:学会等待。等待能让孩子慢慢学会管理自己,养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让孩子学会等待呢?
一、成人首先要学会等待
不要在孩子还没有说出需要时,就提前给他们准备好一切东西,帮助他们扫除一切障碍。或者在孩子一提出要求时,马上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孩子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也想求助于成人,而成人的过早干预,只会使孩子养成不动脑,急躁的性格。只要不是紧急事件,我们都可以稍候片刻,给孩子思考的时间,给孩子控制情绪,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孩子体会等待的感觉。
二、在故事中,让孩子理解等待
孩子年龄小,还不明白什么是等待,为什么要等待。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许多生动的关于等待的故事来帮助孩子理解等待的意义。例如:布奇乐乐园中的《好想好想吃了他》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布奇看到满树的樱桃时,好想好想去摘一个尝一尝,这时树精告诉他,如果他此时摘下来吃,就只能得到一个樱桃,如果等到樱桃熟了后再吃,就可以得到满树的樱桃,最后布奇忍住了开始的欲望,最后得到了满树的樱桃。这样的故事孩子爱听,在一个个故事里将等待的理念渗入孩子的心灵。
三、运用奖励的方法肯定孩子等待的表现
孩子的心理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而他们的行为又容易出现反复。要养成孩子等待的习惯,就要及时肯定孩子等待的表现。孩子能等着小朋友一起吃点心了,孩子能等小朋友先走了,孩子能等着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了……这些都是进步,都值得我们肯定。这时,我们若能以小红花、小五星、小贴纸等形式来对他们加以奖励,相信孩子会更认可自己的行为,做得更好。
四、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会等待
孩子是喜欢游戏的,乐于参与游戏的。而很多的游戏都是有规则的,特别是集体游戏,规则性更强。在游戏中,我们要给孩子灌输轮流的观念,轮流就意味着要等待。如在滑滑梯时,我们要排队一个个地轮流滑;在竞赛类体育游戏中,前面的小朋友过了才轮到后面的小朋友;在传物游戏中,小朋友要一个个地轮流传……,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会等待。
五、教给孩子一些等待的技能、方法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减少孩子不必要的等待。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又免不了等待。孩子有了一些等待的技能和方法,能更好地完成等待。在等待时,我们可以让孩子转移注意力,做一做其他的事。如在等小朋友上厕所的时间,可以和朋友做一个简单的手指游戏,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等;在等小朋友放杯子的时间,可以唱唱歌、念念儿歌等。
这天我安排小朋友去看书,乐乐先拿到一本书正当他想看,坤宝过来抢,两人争吵起来,我立刻走了过去,亲切地问道:“这本书很好看对吗?”他们俩同时点点头,我又说:“好看的书,大家都想看,但书只有一本。怎么办呢?”其中另外一个孩子说道:“可以一起看!”就这样两个人笑着一起看起书来了。
六、通过一些专门的活动让孩子习得等待
等待就意味着要有耐心,而有的孩子就是急性子,一件事还没做完,就已经瞅着另一件事了。我们可以陪伴孩子从事一些有耐心的事务,如画一幅画,给孩子设定目标,和孩子一起完成;做一个手工,完成一个任务等,开始不一定要很长时间,循序渐进地让孩子的耐心逐渐增强。我们还可以像天方夜谭中的公主,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可是这个故事是分章节的,每天只讲一节,让孩子天天等待故事的继续。
七、家园共同努力,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等待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幼儿教育中,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可以让孩子学习等待。带小朋友去超市购物,结账时,告诉小朋友按顺序排队,等前面的人结完账后才能结账。在家里,洗完手后才能吃东西,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才能做下一件事情等。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从心理上培养孩子的等待意识,孩子逐步将等待的经验迁移到其他方面,学会了等待。
参考文献:
[1]张丰.等待孩子[J].基础课程,2014(13).
[2]杨挮林.让孩子学会等待[J].中华家教,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