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玲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了语文的一大部分,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语言,学会运用和积累语言,广泛阅读课外知识,有效地将课内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在读与写中提升语文综合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遵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创新教学,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呈现一个快乐、轻松的教学平台,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阅读语文知识,促进小学生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合理地利用教学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高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识字内容,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上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依照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心理特征,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切实感受到文章的写作手法,开展问题引导,促进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
例如,在讲解《彩色的非洲》一课中,作者以饱满的人情抒发了非洲骄阳的蓝天、植物和动物,以及人们的民俗风情,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色彩斑斓。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非洲,教师课前搜集了关于非洲的资料,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非洲的风土人情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风采,寻找和发现我们国家与非洲的不同。非洲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观看之后,老师提出问题:大家知道非洲人为什么那么黑吗?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讨论,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总结告诉大家:是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赤道附近,受太阳光照射太多导致的皮肤黑,但是我们不能歧视黑人,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道理,扩展性地告诉学生在非洲不仅有黑人也有白人,还有黄种人,激发起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广泛阅读课外读物,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词汇量,但是单靠教材的内容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读大量课外读物,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阅读中遇到好的词句和段落及时的进行摘抄,以便于今后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写作中。教师在为学生推荐和选择课外书时,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书籍,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在学习了《草船借箭》一课,了解到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扩展性地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学习诸葛亮的聪明才干和神机妙算,教师要鼓励学生借阅这本书,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化产生的影响,课堂上可分角色朗读故事内容,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和故事的情节,利用课外读物活跃课堂气氛。通过阅读后,学习关于三国的歇后语,例如,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等等,使学生感受到在学习一篇课文的时候,仿佛学习了好几课内容,充实学生的课堂知识。
三、在自主阅读中感悟,激起学生心灵的浪花
小学生阅读的高效率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态度,在自读中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感受作者在写文章时的心理活动,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属于学生自由发展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感悟,在每一次阅读中都有不同的感悟,做到在读中有感情,从而实现思维、灵感、直觉和情绪同时融入阅读中,使阅读呈现出整体性和独创性的特点。一篇文章对每个人产生的影响和感悟是不同的,比如“格外”,有的学生在造句时会想象成:“今天天气格外晴朗”,而有的学生会想象成:“我把字写到了格外”,一个是根据字来理解,一个是根据词语来理解,正是由于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思维不同,因此才使词语显示出迥异的姿态,教师要激发学生在阅读中想象,不断地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促进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会阅读一篇课文,感受到动人的故事情节,学习到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情怀,这都是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到了真情实感,流露出自己的情感世界,从不同程度和多个角度领悟到文章的内涵。阅读不仅仅只限于课内,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制定课外的阅读学习计划,每天在完成作业和所学知识的情况下去阅读一篇课文,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地丰富和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去完善学生的阅读练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全面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时刻关注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维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1(Z2).
[2]谢雨十.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