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健康不仅指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利用语文学科教学来渗透心理教育也不失为一个好途径。语文学科是语言教育和情感体验的结合,无论从工具性还是从人文角度考虑,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我们要在教学中自觉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心理辅导技术,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课堂营造健康氛围,活跃学生思维空间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互动过程,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一切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关心理解学生,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感受这个世界,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与他们平等对话,接受学生实事求是的表达、合理的要求与建议,给予学生鼓舞人心的表扬与肯定,能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与每一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交融中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活动,引起他们的共鸣,使课堂成为平等和谐的温馨场景,使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想说就说,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智商和情商也会共同协调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挖掘教材健康因素,潜移默化自我完善
小学生的情感正处于逐渐发展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小学语文教材的情感教育内容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婉约、或崇高悲壮的美感。比如,有些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有的是要学习主人翁坚强、勇敢、坚韧等优秀品质,有的是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的精神等。在这些饱含深情的文字作品中,我们不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要充分利用课堂这块主阵地,以教材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利用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如,人物、事物等来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自我发展能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渗透不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个体相应知识的掌握,更需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能力。因此,将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理教育。
三、习作教学抒胸臆,情感交流铸情操
社会变化中的困惑,人际关系中的焦虑,个体成长的烦恼,有时候小学生面对的问题可能通过自我调整仍不易解决,如果因势利导,把学生常思常想、常讨论的热门话题、常关注的焦点纳入作文教学之轨,让学生通过写信、写作文将自己的心声呈现处理,那就满足了他们倾诉的需要,便于教师了解事情的原委,从而能够做到与学生更好地沟通,起到更好的心理调解作用。比如,抓住学生平时关注的一些热门话题可以拟题作文,如谈谈对上网打游戏的看法、讨论一下抗震救灾、神舟十号等话题,这样可以让他们知道怎样去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学生在作文中直抒胸臆,对自己、他人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成熟的认识,积郁的情感不仅得到了疏导,而且促使学生形成更好的心理品质。成功的教育者总是善于通过日记或是作文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互动,特别是针对后进生、留守儿童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尤为重要。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会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题目,如《老师,我想对您说》《今天我真开心》等,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我还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在日记中宣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回忆、挖掘、探索、研究生活中的事例以及自己由此引发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受到习作内容的熏陶以及情感的洗礼。
四、感情朗读促思悟,潜移默化育品格
现行教材所选编的课文不仅是思想性强、情感丰富、文质兼美的好作品,而且课后都有感情朗读的要求,教师可以采用精讲多读的教学策略来落实感情朗读,以读促思、以思促悟、以悟促行,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从而受到人物品质的熏陶、激情的感染、情感的触动、美感的陶冶等。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比如,在教学《第一朵杏花》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竺可桢做事一丝不苟的优秀品质,我和学生分角色朗读,营造了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我先创设情景,再让学生自己体验读,接着全班表演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学生很快就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竺可桢爷爷观察的精确与细致,而且理由充分,以至于最后讨论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时,孩子们的发言相当精彩。我相信孩子们在读中已将竺可桢的个性品质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内心深处。
五、课外阅读拓视野,榜样身上识人生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自然就形成了有价值的人生观和健康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书籍,对儿童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少年儿童只有读了这些书,才能掌握做人的标准,并用这个标准来比较和衡量自己,回答“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怎么生活”这类问题。也只有当青少年在生活道路上确定了要以榜样人物为楷模的时候,他才会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语文学科中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材料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学的很多课文都是节选自某本书的一节或是与某位名人有关的一个故事,要想真正走进这些人,从小培养高尚的理想和崇高的品德,这就需要我们阅读更多与这篇课文有关的内容,为他们开阔视野,树立更多的精神领袖。如,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后推荐学生阅读《昆虫记》;学了《三顾茅庐》后我们就推荐《三国演义》;学了《第一次抱母亲》我们推荐学生阅读《感悟母爱》……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我认为语文老师最应做好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教师要以善良的心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智去观察、分析、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书籍,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过程,语文老师应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共性和个性给予不同的心理引导。另外,语文课毕竟不同于专门的心理健康课,教育结果与期望值也许有偏差,语文老师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不了要与心理老师及时沟通,密切配合,一起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学生的潜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娟.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
[2]周晓夏.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