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丽
摘 要: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下颇受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利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时,往往只抓住了合作模式的形,而没有理解其本质,这就使小组合作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与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应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针对目前小组合作的应用弊端,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应用
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重点课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正确的分析思维与逻辑思维,从而为其学习其他科目奠定良好的基础。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建和谐交流讨论的平台,从而有助于学生在讨论时积极地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注重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新时期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都是新时代对学生能力的必然要求。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认识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意义,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时,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些基本概念,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介绍一些建筑物,让学生对公顷和平方千米有具体的认知,如操场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1平方千米比2个天安门广场还要大一些。通过这样形象的感知,学生对这些内容都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我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教室的长与宽,然后计算出教室的面积,并说一说多少个这样的教室是1公顷、1平方千米。这样的合作学习形式既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对这些具体的单位有了深入的认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计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巧妙设计小组合作的形式与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将一些复杂性的问题通过多名同学的交流与合作,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出最后答案的过程。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要注意提出的问题的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能过于复杂,降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设计相应的讨论任务,使其在学习中体会到合作探索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要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便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来求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很多学生在初次看到这个图形时都不知道从何处着手,经过不断的讨论交流,在圈圈画画中有的学生就发现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切割,即将两边多余出来的直角三角形切割下来再重新拼接,这样得到的图形就是一个长方形,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也就变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在找到了这样的联系后,学生便积极地投入到计算中,在探索与实践中学生的学习信心得到了提升,他们也在学习与探究中体会到合作的意义与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与意识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小学生的共性特点,在设计小组合作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与意识,使其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合作探究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又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鸡兔同笼”是数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问题形式,这个问题有多种解法,不同的解法有不同的分析思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的问题解法,教师不能直接地评价哪个分析的思路与解题过程更加简单便捷,而要让学生在明白这个道理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的分析思路,进而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如,有的小组就采用“试值法”来解题,根据头的个数,罗列出鸡和兔的头数,并计算相应的脚数,这种方法虽然过程繁琐,但是更容易理解;有的小组就采用“假设法”分析,通过兔子比鸡多出的脚数来判断兔子的头数,进而求出鸡的头数,这样的方法虽然计算简便,但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要分析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逐渐理解各种分析思路,并让学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合作热情与动机,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余万军.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考试周刊,2011(1).
[2]张正玉.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