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
内容摘要: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主人公桑提亚哥的人生遭遇和耶稣有很多相似之处。从这层意义上说,《老人与海》远不止是关于捕一条大鱼,又被鲨鱼吃掉了的一个老渔夫的故事。
关键词:受难 耶稣 桑提亚哥
在海明威创作的小说《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冒险行为与《圣经》中描述的耶稣受难经历有很多相似性对比。这也使得这部小说充满了宗教色彩。海明威自己说过:“我是靠阅读圣经学习写作的,主要是旧约全书”(库尔特·辛格,119)。在他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其深受基督教影响的宗教情结(汤琳,99)。
在小说故事里,老人痛苦的经历与“基督”受难有异曲同工之处:老人手上伤疤的由来在小说开端便有详尽描写。由于拉拽鱼绳,他的手上已是满目疮痍,生满老茧。当他再次出海,钓到那条大马林鱼时,大鱼剧烈挣扎摇晃,钓鱼线又一次割伤了老人的右手。桑提亚哥流血的手,连同他在海中受苦的形象,让人们不禁想起耶稣基督的手被钉子钉在十字架上流血不止的情景。之后,当老人看到第二条和第三条鲨鱼进攻之时,他不由得发出了绝望的声音“Ay”。海明威曾这样评价说,“没有一个单词能够翻译出这个声音的含义,可能它就和一个人感到钉子穿透自己的双手后扎进木头里时,会无意间发出的噪声一样吧。(Hemingway,112)”的确,“Ay”没有任何意义,但这个声音可能是当一个人的手被钉到木头上时而发出的声音(Brenner,38)。
在小说末尾,主人公桑提亚哥经历苦难,远航归来,他固定好自己的船只,肩扛船桅,朝简陋的小屋走去,这一场景和耶稣受难有相似性,可以看出作者有意而明显地将老人与耶稣做了象似性对比。在回家的途中,老人将船桅放下又站起,重新将船桅扛在肩上,继续前行,在他到达自己的小屋前,他不得不坐下来五次(Hemingway,124)。桑提亚哥跌跌撞撞地回家,却不堪船桅的重量一次又一次倒下,让人不禁会想起耶稣肩扛沉重的十字架艰难前行的形象。两千年前,耶稣也是肩扛沉重的十字架,在罗马兵丁的鞭打下,从“受苦之路”走向骷髅地,中途14次跌倒,三次被十字架压倒。老人回家的路途犹如“苦路”,最终艰难地抵达自己的家中。也只有在此时,老人才真切地感到自己有多么疲惫。当桑提亚哥最终将船桅扛到自己的住处时,他跌倒了再爬起,踉踉跄跄地最终累倒在床上休息,脸朝下,胳膊伸展开来,手掌向上,这样的姿势和耶稣受难,钉在十字架的样子相仿。老人这次出海行程比大多数渔民远的多,象征着老人肩负着其他大多数人无法承受的负担。做如此的类比着实将桑提亚哥的受难经历升华。男孩马诺林是老人忠实的学徒和伙伴,在老人回到自己的家中以后,男孩过来看他。当他看到老人布满鲜血的双手时,学徒马诺林伤心地哭了。老人的冒险行为犹如“耶稣”受难,而这个男孩好比“耶稣”忠实的门徒。这一场景的描写既表现了男孩对老人的心疼,更强调了老人如“耶稣”般受苦受难的经历和顽强的精神。此外,桑提亚哥千辛万苦钓到大鱼的那一天正好是星期五,“耶稣受难日”,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日子。老人用鱼钩勾住鱼嘴,犹如钉子穿透基督的双手。
在古希腊悲剧中,不幸并非来自邪恶,而是失误。这和基督教的“原罪”相似。桑提亚哥杀死了马林鱼,于是他犯了一个错误,因此他把鲨鱼的攻击和自己最终的失败归结于这是对他的报应。他为了赎“罪”,忍受着所有的不幸。这显示出老人与耶稣都曾以相似的方式遭受着苦难。他们都是渔夫,只不过老人仅仅是以鱼为生的渔民,而耶稣则是拯救人类灵魂的救世主。
总之,《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形式上的和象征主义的,而非“现实主义”的艺术。桑提亚哥的人生遭遇和拿撒勒的先知耶稣有很多相似之处。海明威所构建的小说故事情节并不醒目地对应了耶稣的受难经历。
参考文献
[1]库尔特·辛格.海明威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119.
[2]汤琳.海明威和他的《老人与海》的圣经解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4):99.
[3]Hemingway,Ernest.The Old Man and the Sea[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51:112,124.
[4]Brenner, Gerry.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Story of a Common Man[M]. Boston: Twayne, 1991:38.
(作者单位: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公共基础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