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2016-05-14 16:15牟娅石雪英
绿色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旅游资源建议

牟娅 石雪英

摘要:在外业调查和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分类整理了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指出了羊楼洞关于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存在资源开发层次低、资源特色凸显不明、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及资源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资源开发的建议,以期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共赢。

关键词: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旅游资源;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20402

1 “农业文化遗产”茶文化系统研究现状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了一项通过全球伙伴关系计划保护和自适应管理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简称GIAHS)[1]。自此,农业文化遗产成为一种新型遗产、未来遗产。“农业文化遗产”茶文化系统是一种与人们长期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社会-生态复合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历史和生态价值。截至2015年,我国“农业文化遗产”茶文化系统共有11个,其中有两个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

国内学者对茶文化系统的遗产资源、内涵、价值、保护与发展做了相关研究。刘馨秋[2]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视角,把江苏茶文化资源分为特产类、遗址类、文献类等六类,并在资源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建议。和献中、王世金等[3]在普洱茶文化的内涵基础上提出了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策略。林贤彪、颜燕燕等[4]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福州茉莉花茶文化系统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孙志国[5]在分析恩施玉露地理标志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生态博物馆,“活态”保护恩施玉露农业文化遗产的策略。李勇泉[6]将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设计了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本研究综合以上学者的相关研究,在对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进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羊楼洞旅游资源特点,提出了羊楼洞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策略,以期实现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的活态保护,并对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砖茶文化系统的旅游资源概况

2.1 农业文化遗产资源

赤壁市羊楼洞古镇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鄂湘赣三省交界地带,既是“砖茶之乡”,也是“茶叶之路”的源头。羊楼洞悠久的种茶、采茶、制茶及茶叶贸易历史,为其发展茶文化旅游提供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资源。2014年,湖北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被评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羊楼洞因此成为湖北首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综合体系,它大致分为遗址类、工程类、景观类、聚落类、技术类、 工具类、文献类、物种类、特产类、民俗类等10种主要类型[7]。陈芳根据外业调查及农业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8],将羊楼洞农业文化遗产分为农业遗址工程类、农业景观、农业特产、农业工具、农业技术、农业文献等6类。本研究在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外业补充调查,进一步挖掘羊楼洞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将羊楼洞农业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分类统计,具体见表1。

2.2 其他旅游资源

随着羊楼洞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世界茶叶第一古都”以来,当地旅游资源不断得到挖掘。例如山水相依、“千行歌绕千重翠”的优质名茶产地松峰叠翠,鄂西南海内知名古刹——圆通古寺,鄂南红色教育基地——142烈士陵园,由羊楼洞茶业股份公司投资打造的茶生态文化产业园等。

3 砖茶文化系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3.1 资源开发层次低

目前,羊楼洞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还比较低,主要以参观、休闲为主。例如到羊楼洞参观的游客多为一日游游客,主要是慕名到访长约2000 m的青石板街及街边的明清建筑,寻找历史记忆。羊楼洞作为“万里茶道”源头,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应借助其“源头”地位,设计“茶叶之路”精品路线,打造砖茶贸易体验游,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

3.2 资源特色凸显不明

羊楼洞光环较多,例如羊楼洞古镇、历史文化名村等,使得羊楼洞资源特色凸显不明。羊楼洞因茶闻名,饮茶而盛,茶文化资源是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川”牌品牌更是家喻户晓。应充分挖掘其砖茶文化特色,打造知名茶乡,提升羊楼洞的知名度。

3.3 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茶文化遗产资源类型多样,包括遗址类、景观类等10种,但资源分散,有固态资源,也有活态资源,很难集中利用。为了完整再现羊楼洞茶叶种植、采摘、制作、销售,应建立砖茶展览馆,使游客在情景中深入了解、体验砖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3.4 资源影响力不足

随着茶叶贸易的衰落以及羊楼洞茶厂搬迁到赵李桥,羊楼洞茶叶生产及销售的功能减弱,知名度也日益下降。赤壁市因三国古战场而知名,因此大部分游客只知赤壁古战场,却不知道赤壁羊楼洞。

4 羊楼洞茶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4.1 利用生态茶园,打造知名茶乡

万亩茶园原来隶属于赤壁市羊楼洞茶场,拥有茶地10033亩,是全省最大的商品茶生产基地,也是全国三大茶叶产地之一[9]。万亩茶园不仅是砖茶原料产区,也是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的好去处。国内著名的茶乡如福建安溪县茶乡、浙江西湖茶乡、广西凌云茶乡、江苏宜兴茶乡等,它们共有的特点是:自然山水风光优美,有一定面积的名茶产区,有知名茶品牌,如西湖龙井茶、宜兴阳羡茶、安溪铁观音等。羊楼洞山水相印,泉水清明,草木葱绿,自然风光优美,有诗云 “万嶂入羊楼,双溪绕凤丘。天开珠洞晓,月旁石潭秋。翠入梧桐秀,香来蕙草幽。登临一长啸,日夕紫烟浮”[1]。其次,有万亩茶园作为名茶(砖茶)产区,又有“川”牌砖茶和松峰绿茶等知名品牌以及历史悠久的明清石板街作为旅游步道,因此打造知名茶乡势在必行。

4.2 借助“茶源”地位,打造“茶叶之路”旅游专线

茶叶之路是一条以羊楼洞为起点,将砖茶从湖北经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内蒙运往蒙古的恰克图,再从恰克图销往俄国的一条茶叶贸易路线。据记载,羊楼洞的茶叶贸易始于唐太和年间,直到抗日战争的爆发,由于战争的影响,羊楼洞茶厂相继关闭,茶叶之路也随之终结。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形成的砖茶文化、晋商文化、俄商文化、意识形态、建筑、道路、宗教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湖北省内,茶叶之路共有四个点:羊楼洞、新店、汉口、襄阳。羊楼洞主要是砖茶加工基地,加工出的成品茶经新店运往汉口、襄阳,再运出省。因此,羊楼洞可以有效利用其茶叶之路起点的地位,凭借历史悠久的砖茶文化,积极与新店、汉口、襄阳合作,打造“茶叶之路”旅游专线,为游客提供饱览茶文化、品茗赏茶的旅游体验。

4.3 建立砖茶农业文化遗产展览馆

2014年,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羊楼洞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羊楼洞砖茶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但是大部分资源,特别是遗址遗迹资源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已逐渐消失,为了能够完整地、系统地、立体地展现砖茶历史文化,修建农业文化遗产展览馆是最佳选择。砖茶文化展览馆,既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也是当地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吸引物。茶文化展览馆可以以茶叶采摘、加工、运输及销售为主线,设立茶园展示馆、茶叶生产馆、茶叶销售馆、砖茶文化历史馆等情景再现馆。茶园展示馆展示茶园的分布图,根据历史记载仿制种茶、采茶工具,采摘茶叶繁忙的情景图、采茶戏等;茶叶生产馆根据史料记载仿制茶行屋、茶厂、茶棚、传统制茶工具等,茶行屋、茶厂制茶繁忙的场景,传统制茶及半机械化制茶技术操作场景等;茶叶销售馆展示鸡公车及鸡公车在石板街络绎不绝的场景,来往商人茶馆品茗听戏的场景,商埠码头装茶场景等;砖茶文化历史馆展示砖茶发展的历史脉络、羊楼洞本土茶商文化、晋商文化、俄商文化等。

4.5 设计旅游名片,提升知名度

羊楼洞是“茶叶之路”的源头,并在2010年成为中国第五批“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古村落”,2013年被评为“湖北旅游名村”,2014年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结合其悠久的砖茶文化底蕴,可以将其茶文化旅游名片设计为“万里茶道,遗产洞茶”。在这旅游名片的基础之上,加大宣传力度。品牌传播与营销常规方法有直邮营销、目录营销、电话营销、电视营销、自助服务营销、数字技术、网络营销、事件营销、联合营销、饥渴营销、社区营销、会议营销、会员营销、文化营销、公关、广告等[10]。制作凸显羊楼洞特色的旅游宣传片,借助大众传媒(微信、腾讯QQ、微博等)、电视频道进行宣传。利用大型会议作为宣传渠道,例如2015年国际茶叶大会在赤壁市召开,当地政府及企业可抓住机会,宣传砖茶文化的历史、知名品牌及茶文化旅游景区,让砖茶文化能为更多的人了解熟悉。此外,名人效应也是一种有力的宣传手段。可与当前知名艺人签约合作,让其成为砖茶品牌代言,例如国际功夫巨星成龙为雅安蒙顶茶代言,极大的提高了雅安蒙顶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5 结语

本文以农业文化遗产为背景,挖掘了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的旅游资源,在资源现状及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基础之上,提出了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其旅游资源开发不同于一般旅游目的地,应以保护遗产资源为前提。羊楼洞借助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打造国内知名“砖茶之乡”和“茶叶之路”精品旅游线路,有利于提高当地茶农的积极性,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利于砖茶文化系统的活态保护。但由于资金不足等问题,使得羊楼洞公共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无法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要,因此当地还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吸引更多过夜游客。其次,应鼓励当地居民以目的地接待者的身份参与到旅游中去,这样既可以增加居民收入,又可以增强居民自觉保护遗产资源的意识。

本文的亮点在于,与时俱进,契合当前学术研究热点,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统计并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为羊楼洞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合理开发提供了参考方向。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资料来源途径有限,羊楼洞旅游资源的分类统计不够完善;有关羊楼洞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比较主观,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这些缺陷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与写作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佚 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EB/OL].http://www.fao.org/giahs/giahs/giahs-about/en/.

[2]刘馨秋.基于农业遗产视角的江苏茶文化遗产资源分类及保护研究[J].中国农史,2013(5):117~124.

[3]和献中,王世金.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策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29(6):53~57.

[4]林贤彪,颜燕燕.农业文化遗产非使用价值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遗产为例[J].资源科学,2014,36(5):1089~1097.

[5]孙志国,王树婷.历史名茶恩施玉露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61~163.

[6]李勇泉.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8(22).

[7]王思明.刘馨秋.江苏茶文化遗产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8]陈 芳.农业遗产的概念挖掘与价值评估体系构建:以赤壁羊楼洞为例[D].武汉:湖北大学,2008.

[9]牛 歌.赤壁万亩茶园绿茶飘香[EB/OL][2011-08-29].http://www.cbrx.com/thread-189734-1-1.html.

[10]余沙沙.茶文化旅游研究:以雅安茶文化旅游发展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Abstract: The brick tea cultural system in Yangloudong is the first National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in 2014, which provides rich agri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for Yangloudong to grasp the chance to develop local tourism. 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other academic achievements, his paper classified the local agri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Besides, several shortages exist in resources using, such as low level development of resource, unapparent highlights of resource feature, low rate of resourc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insufficient influence of resource .According to the above, the paper made related suggestions on local agri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to achieve awin-win result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resources.

Key words: brick tea cultural system in Yangloudong tourism resource suggestions

猜你喜欢
旅游资源建议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
辽宁锦州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品牌定位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