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造湖景观工程研究

2016-05-14 16:15刘畅
绿色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建造养护园林景观

刘畅

摘要:指出了蓄水建湖景观工程在设计、建造和养护中稍有不当,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增加能源消耗,还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结合工程实践,探讨了蓄水造湖工程的设计、建造、水体处理和养护要点,以资借鉴。

关键词:蓄水造湖;园林景观;设计;建造;养护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18703

1 引言

寄情山水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哲理深深影响着中国园林,水是园林的灵魂,是园林空间艺术创作的重要要素。蓄水造湖是人工依地就势改造而成的水域,沿岸因境设景,图画天成自然。和天然湖泊不同,蓄水造湖体现了人类创造和修建生态景观的智慧。

2 蓄水造湖的设计

2.1 设计的主要目的

一是为营造水环境,提升环境质量、景观档次和土地价值。二是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等条件综合考虑,力求与大自然协调。三是体现出景观的观赏性、功能性、经济性、可操作性以及与整体风貌的关系。

2.2 工程设计重点

一是蓄水造湖区域地形地质条件。通过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条件进行分析,对蓄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评估,为相应的设计处理打下基础。二是总平面布置。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将环绕湖区径流水通过截水渠汇入沉砂池形成供水水源,形成人工湖区。三是湖岸及湖底设计。湖岸线可为优美曲线,以草坡绿色为底色,饰以大小石块,营造天然湖景。也可为曲折直线构成的城市化水岸,为开发水岸餐饮、商业、花园酒店创造条件,形成自然水岸和人工水岸对比和交融。四是溢流坝设计。溢流坝为人工湖泄水建筑物,设计尽量摒弃传统设计的规则造型,在保证结构稳定及受力的前提下,尽可能追求流线美、简洁美。五是园林建筑设计。建筑在平面上布置与湖岸协调,立面上高低错落有致,外形有方有圆,建筑布局与景观设计一气呵成。六是水系渠系设计。水系主要包括截洪渠、沉砂池、及溪流等。截洪渠将山坡雨水及溪沟水截至沉砂池,防止水土流失。在满足传统沉砂池功能要求基础上,采用流线型曲线。形成溪流引至人工水体,设计尽量营造出山涧小溪的氛围,小溪两岸以自然水岸为主,岸坡以草坡绿色为底色,休闲小道沿溪布置。当然有条件也可利用中水作为水源设计水系渠系。

2.3 再生水利用设计

根据行业相关规定,结合在实际工程设计和运行中的经验,使用再生水作为人工景观水系补水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再生水水源宜优先选用优质杂排水或生活污水;二是当完全使用再生水时,景观河道类水体的水力停留时间宜在5 d以内;三是完全使用再生水景观湖泊类水体,在水温超过25 ℃时,其水体静止停留时间不宜超过3 d;而在水温不超过25 ℃时,则可适当延长水体静止停留时间,冬季可延长水体静止停留时间至30 d;四是当加设表曝类装置增强水体扰动时,可酌情延长河道类水体水力停留时间和湖泊类水体静止停留时间。

3 蓄水造湖的建造

工程建造施工以提高质量,保证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原则,合理组织、精心安排,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现场条件,按计划,分阶段进行施工。

3.1 定点放线

熟悉定位放线图纸,按图纸测放方格网并做好控制桩点的保护工作,依据标高测放等高线,同一标高层面做若干个桩点,在每个桩点上记录好标高控制点,施工前用白灰撒出圆顺的曲线,在进行湖型整理前,应验线并复核标高,同时申报验收,待合格后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2 基层开挖湖型整理

一是现场情况,使用机械挖方,根据等高线上的控制桩开挖,多余土方和渣土及时清理出湖区。

二是基土土质,不得用淤泥、腐殖土、耕植土、膨胀土和含有有机物大于8%的土作为基土,必要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换填处理。

3.3 灰土垫层

(1)材料的选择。优先采用现场原土,场地的土如果不能达到要求,可选择外购优质粘土,含水量检测应合格。优先采用生石灰现场熟化,使用前应熟透,检查不得有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份。检查土料和石灰材料的质量,确保符合标准的要求。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比例并进行灰土拌合。

(2)工艺流程。湖底清理—洒熟石灰粉—拌和—找平—碾压—验收。

3.4 挡墙砌筑工程

砌筑基础前,应将基底夯实,表面清除干净,然后铺满砂浆,基础紧靠坑壁砌筑,并插浆塞满间隙,使之结成整体。

石砌体用的水泥、片石、砂及水等要求,片石质地均匀,水泥不失效,砂石洁净,水中不得含有对水泥有害的物质。

石料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无裂缝,不易风化。用于镶面时,应凿去棱凸角,表面凹陷部分不得超过2 cm。

砂浆强度拌和均匀,稠度适当,和易性适中,砌体石块应互相咬接,砌缝砂浆饱满,并应尽量使每层石料顶面自身形成一个较平整的水平层,或通过适当的调整。

砌石时一般应按平面上先砌角石,最后砌填腹的顺序进行。其空隙必须用砂浆挤填密实;严禁通缝、叠砌、贴砌和浮塞。

砌体勾缝应牢固美观,接缝时其宽度、厚度要求基本相称。

3.5 防渗工程施工

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态环保的发展要求,防渗系数高、抗老化、抗紫外线、抗分解、抗穿刺能力、机械强度高、无毒、热熔施工灵活便捷的土工合成材料,在园林景观环保等工程中被广泛采用。而防渗施工是项目建设的核心与关键。

(1)防渗基面处理要求。灰土垫层施工完毕,并做到表面平整、坚硬、干燥、洁净。穿过防水层的各种管件、设备、预埋件等,应在防水施工前安装固定好和进行防水处理。这些部位是渗漏水的严控点,必须将其周围封实堵严。防水层完工后,严禁在上剔凿打洞,避免发生渗漏。

(2)材料进场。根据设计要求,按防渗面积(按有效面积考虑接缝搭接量、工艺损耗量、焊接及所有消耗量)组织足量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并将材料分码堆放,放上标识牌,有专人负责保管发放。对防水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出厂质量检测报告及出厂日期进行检查、核对。

(3)防渗材料铺设、锚固、搭接、破损修补工艺方法,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4)成品保护。在防水层施工中或防水层已完成而保护层未完成时,是成品保护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防水施工人员、物料进入,必须遵守轻拿轻放的原则,严禁尖锐物体撞击破坏了防水层。其他各工序施工时注意避免破坏防水保护层,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破损,应尽快组织修补。如不得已必须在防水层上开洞、钻孔的,应事先做好记录,并及时安排修补。

4 蓄水造湖的养护

蓄水造湖人工水体的生态自净能力脆弱,一旦受到污染物的冲击,水质迅速恶化,景观效果大为降低,甚至成为臭水汇集之地。用物理、化学法治理人工湖,只能暂时缓解水体的恶化程度。若用换水来改善水质状况,在水资源匾乏的今天,既不经济又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水体污染的实质就是生态失衡,对人工水体利用生态工程措施进行科学管理和养护,是发展的方向。

在建设蓄水建湖时应首先考虑水体内生态系统的设立,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水生湿地植物和水生动物并在水中添加微生物。有条件时应配置相应的设备,促进水循环。湖中可适量放养具有净化功效的动植物,人为建立水生生态系统,抑制藻类的繁殖。

4.1 养鱼洁净水体

要保持人工水体洁净,养鱼、放蚌类等生物是很好的方法。水体中可放养蠕、鳝等上层鱼类,同时也可放养少量螺类等下层生物。这样就构成了初级水体生态系统。蚌能不断滤水,将水中悬浮的藻类及有机碎屑滤食、转化。螺类主要摄食固着藻类,并能分泌促絮凝物质,使湖水中的悬浮物质絮凝,作为其食物,使水清澈。如投放少量滤食性生物(如鳞、蟾),它们可摄食浮游生物。

4.2 栽植涵养生态

合理划分功能区,在湖中和沿岸配置不同功能的植物群落,既有抗污吸污能力较强的环保型群落,又有杀菌防病功能的保健型群落,更有模拟自然、情景交融的观赏型群落。沿湖岸可配置柳树、迎春花、地中海荚迷、大吴风草、杜鹃、狼尾草、火炬花、麦冬、云南黄馨等。水边配置黄花莺尾、再力花、千屈菜、花叶芦竹等挺水植物。水面配置睡莲、大漂、芡实等浮水植物。底层配置轮藻、眼子菜、苦草等沉水植物。同时适时投放有益微生物,为增加水中有机质的分解、矿化,如光合菌。将有益微生物施于漂浮植物及水培植物悬浮于水中的根系上,使它们互利共生。

4.3 多种技术治水

一是水泵循环、分级跌水、人工瀑布、喷泉、化学药剂、增氧曝气等方式。二是全自动精滤机、气浮、生物制剂、人工湿地以及生态基等技术。全自动精滤机过滤法和气浮法都需要建设水处理机房,把湖水抽到机房里处理后再送回湖里,属于间接净化法。三是HDP直接净化技术。能够在湖水中实现流水不腐、曝气充氧、微生物净化。一方面通过特殊低功率大流量设备营造庞大水流、让死水变成流动活水,另一方面通过提供载体的方式在水中大量培养微生物,大量微生物在充足的溶解氧和动水的环境下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好氧分解,实现了污水净化,类似于污水处理厂。

5 结语

蓄水建湖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工程设计阶段、建造阶段和养护阶段就应综合考虑,精心组织。通过生态景观方法,布局适当,善待环境,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营造人性化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彭常福.浅析人工水池生态景观设计及水体净化[J].安徽林业科技,2011(3).

[2]徐竟成,傅 婷,李光明,等.人工景观水体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给水排水,2008(20).

[3]朱元宗,孙婷亭,刘红凡,等.型园林在城市人工湖管理中的应用 [J].中国园艺文摘,2013(4).

[4]左治强.浅谈居住区人工湖设计与建造[J].北京园林,2006(1).

Abstract: Although China is not rich in water resources, there occurs large numbers of water landscape works. Onceits design, construction or maintenance is slightly wrong, there will benot only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and energy consumption, but also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ombiningengineering practice i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d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water treatment and conservation pointsduringthe project.All aboveare provid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making a lake by storing water;garden landscape;design;construction;maintenance

猜你喜欢
建造养护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浅谈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成本的控制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内河船舶船体建造检验节点控制
草坪的建设与养护的方法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