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儿童游戏场设计研究

2016-05-14 15:41王霓波许耘红
绿色科技 2016年9期

王霓波 许耘红

摘要:指出了居住区游戏场作为儿童进行游戏行为的场地,其设计至关重要。探讨了当前居住区儿童游戏场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儿童游戏场的设计特点、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素,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游戏场;居住区;场地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16902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人们对自身居住的环境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儿童游戏场是居住区内供儿童游戏、社交、休憩的重要场所。现代的儿童游戏场必须具有设计性、文化性与创新性,这样的儿童游戏场才能被人们认同和接受。作为一个设计师,必须从儿童的实际角度出发,真切的思考儿童的需求,引导儿童的发展。内容简单,设计单一的儿童游戏场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所以现代儿童游戏场的设计至关重要,并要与居住区环境设计放在同等的地位。

2 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存在的问题

由于公众对儿童的关注度和对儿童游戏场的重视程度不相匹配,如何对儿童游戏场进行合理的设计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大多数儿童游戏场的设计缺乏对儿童心理和儿童行为的充分考虑,现阶段国内居住区儿童游戏场设计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意义的儿童游戏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设计模式单一

目前在国内新建住宅小区内,大部分儿童游戏场的设计方案比较保守,循规蹈矩,没有突破和创新,保留了传统的设计模式,造成儿童游戏场的设计模式单一,造园手法简单。如通常情况下会在小区的儿童活动区域简单摆放一些滑梯、跷跷板、攀爬组合架等游乐设施,在较好的条件下,地面上会应用软性地铺。除此之外,儿童游戏场的规划设计基本上还停留在滑梯+沙坑或滑梯+沙坑+ 攀爬组合架的模式[1]。基本上国内儿童游戏场对于园林景观上没有更多的设计感,模式单一化,缺乏对儿童的人性关怀,没有突出儿童游戏场的特色。

2.2 游戏场内存有安全隐患

儿童游戏场的设计或使用不合理都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威胁儿童的健康成长。如一些居住区在规划设计时没有合理考虑儿童游戏场的位置,出现儿童活动场地与车行道相邻的情况,一方面是受到汽车尾气的危害,另一方面是没有人车分流,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和威胁。还有一些是由于对游乐器材和地面铺装细节上的疏忽,缺少对儿童必要的保护措施,易导致儿童在游乐器材上跌落或发生其他意外。

2.3 活动区域有限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住宅小区内的儿童活动区域受到了其他场地的挤压和占用,所能提供给儿童活动的区域一再挤压,这种情况下儿童游戏场的设置相对勉强,提供给儿童活动的区域非常局限,通常只剩下几个简单的游戏器具。事实上,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开阔宽敞的空间,而不仅仅是单调的游戏器材。

2.4 游戏设施与儿童年龄不符

目前居住区儿童游戏场设计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求的考虑,大部分都是适宜0~6岁儿童的游戏场所,而7~12岁年龄段的儿童并没有专门为他们设计的游乐设施。研究发现,如此情况将导致一些10多岁的儿童对儿童游戏场产生了拒绝的心理,原因是他们认为那些游戏场地都是为小孩子设置的并不适合他们,这样的物质环境对儿童心理构成了障碍。

3 儿童游戏场设计的原则

居住区儿童游戏场作为城市儿童户外活动使用率最高的场所,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德· 蒙楚克斯在他写的书《考虑儿童的规划》中,提到儿童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外界环境,他们往往不自觉地会被外界环境吸引而参与到户外活动中,天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接触各种自然元素[2]。游戏活动的开展如果选择在比较自然的区域,可以使孩子们更好的吸收到新鲜事物,这样可以使孩子们的身体机能得到锻炼,帮助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以下四点基本原则是居住区儿童游戏场需要遵循的。

3.1 生态设计原则

生态设计原则是居住区儿童游戏场重要的原则之一,儿童急切的需要亲近自然和接触自然的空间,设计师应把设计融于自然游戏环境,使儿童真真切切的接近土地、树木、鱼虫、花草,达到最原始的游戏作用。

3.2 系统化原则

居住区儿童游戏场是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它的设计要融入到整个居住区空间的规划中。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儿童游戏场的场地选择要注意日照、通风等要求。同时儿童在游戏时会制造噪音,这些嘈杂声会对周围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场地选择要格外的注意噪音隔离,从而提高居住区的生活质量。

3.3 以人为本原则

儿童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喜欢向水池、湖水等靠拢,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儿童的尺寸,做好预防及保护措施,做到以人为本。

3.4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为居住区儿童游戏场的中心原则。在居住区的交通中,要采取人车分流的系统,并且需要在道路旁安置安全带,这样可以保证儿童在居住区内的基本安全。在游戏场内,要选择软质材料作为地面的铺装,这样可以避免儿童在玩耍时受伤。

4 儿童游戏场相关配套设施

4.1 监护人休息看护空间

1~3岁的儿童在独自游戏与活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监护人的看护。所以在儿童游戏场内经常出现成年人的身影,家长不但要与儿童一起进行游戏娱乐,更要看护好儿童。在设计层面上,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并设计出一系列人性化的座椅、凉亭等供家长休憩。

4.2 座椅应适合儿童的尺寸

儿童游戏场主要供儿童游戏娱乐,其中的座椅也应人性化的为儿童设计。在座椅的设计上,座椅的造型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性,设计一些卡通造型。在尺寸上,要周全地考虑到儿童的特点。另外看护人与家长也经常出现在儿童游戏场,设计者也应设计出适合家长的特殊座椅。

4.3 水源的配备

在儿童游戏期间,卫生问题至关重要,有些家长会因为儿童游戏场的卫生问题而拒绝儿童进行游戏,所以在儿童游戏场的附近应该配有一些卫生设施,比如能进行清洁的水源。也可以设计一些提供饮水的设施,在儿童玩耍的期间可以进行短暂的休息,适量的饮水[3]。在水源的设计上,要结合儿童的身高尺寸进行设计。

5 居住区儿童游戏场设计要素

丰富的游戏空间是儿童最需要的。其设计手段有以下3点:设计时要具备宽阔的场地与丰富的设备,使儿童拥有多样的游戏模式,并不感觉单一;在设计时要选择远离车辆的场地,因为儿童在游戏时不会注意周围的环境,在居住区内的车辆会对儿童造成一定的危险性;要注意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和游戏场之间的联系以及周边住户的可观性。

5.1 1~5 岁的儿童游戏场设计要素

在附近的区域设置卫生装置,比如洗手池等。1~5岁儿童在进行游戏时会有监护人的加入,设计时要注意成年人活动的需要。植物的选择上要选取无毒无刺的植物类型,以免造成儿童的身体伤害。游戏场的四周要以树篱围合,使游戏场具有一定的安全感和封闭感。需要在儿童游戏场的周边设计座椅,供家长休息。并且座椅的位置可以直接观察到整个场地,使儿童在游戏时有安全感。 在游戏器材的选择上,要选择成年人的体重也可以承受的器材,因为在儿童游戏时,一些家长也会参与其中。

5.2 6~13 岁的儿童游戏场设计要素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一定的好奇与冒险心理,一些无人的空地或是杂草从生的地方是他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另外,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因性别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游戏行为,男孩子喜欢集体进行足球、追逐等活动,女孩子比较喜欢跳皮筋、丢沙包等活动。地形的设计应具有平坦的,高低起伏的多种变化类型,这样可以使儿童体验不同类型的游戏需要。水体要保持其自然状态,并保留多种类型的水体。这种设计可以锻炼戏水的孩子们的手动操作能力。要使成片的树木设计成一体的景观,这样树周围就形成了一个单独的空间,既不影响树的生长,也可以供孩子们游戏。注意要选择分枝点低的强壮树木,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在上面兴奋地爬上爬下,而不会造成树的死亡[4]。要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要素,比如儿童更倾向于攀爬天然的岩石,而不是人工的活动器械。此外还有木头、沙子、水等自然要素,这些要素可以巧妙地安排在儿童游戏区的附近。

6 结语

居住区中的儿童游戏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植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作为一个对居住区儿童游戏场设计的关注者,希望更多的设计师真正来探讨、关注这个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建设好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居住区儿童游戏场。

参考文献:

[1]张 晔.3~10岁儿童对居住区活动环境设施的需求[D].上海:同济大学,2007.

[2]克莱尔·库珀· 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俞孔坚.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2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郭笑梅.北方居住区绿化种植与水景景观设计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1.

[4]周 涛.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