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平 吕杰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设施农业异军突起,成为农业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济源市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后,全面推进设施农业发展,逐步向主导产业拓展、向产业融合拓展、向规模化园区经营拓展。
一、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分布
从2010年开始,济源市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主线,依托四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面推进设施农业发展,步入产业融合发展阶段。设施农业逐步向主导产业拓展,向产业融合拓展,向规模化园区经营拓展。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方式,打造绿色、有机高端农产品生产基地。据统计,截至2015年,全市拥有温室、大棚1.6万座,设施农业面积达4.5万亩,设施农业总产值5.6亿元。济源市设施农业涉及设施蔬菜、设施花卉、设施育苗、设施农庄等产业。
(一)设施蔬菜产业。重点建设了四个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园区,提升蔬菜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北部及城郊设施蔬菜区。主要涉及克井、轵城等镇,以温室大棚反季节茄果类、瓜类蔬菜、芹菜、食用菌为主,集生产示范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域设施6000亩。二是东部外销设施蔬菜区。以梨林镇范庄村为中心,主要涉及梨林镇和轵城镇东部,以生产茄果类蔬菜、白菜、甘蓝为主,发展设施外销型蔬菜,区域设施面积5000亩。三是南部特色设施蔬菜区。充分利用该区域的天然地理优势,以生产瓜类、茄果类蔬菜、特色蔬菜为主,重点发展绿色蔬菜,区域设施面积6000亩。四是西部高山越夏设施蔬菜区,以优质小辣椒、寺郎腰大葱和高山蔬菜为主,发展十字花科蔬菜,区域设施面积5000亩,重点发展工厂化生产,覆盖率达60%以上。
(二)设施花卉产业。重点建设了3个现代设施园艺花卉园区,提升花卉苗木产业品位。一是中心都市设施花卉区。位于市区北部,主要涉及克井、北海,以全钢构温室综合花房为主,集生产示范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域设施面积3000平方米。二是东部外销花卉设施区。以玉泉街道为中心,主要涉及玉泉街道和梨林镇,以红掌、蝴蝶兰等名贵设施外销型花卉为主,区域设施面积5000平方米。三是南部特色设施花卉区。以轵城镇为中心,以生产观赏花卉、特色花卉为主,区域设施面积5000平方米。重点发展花卉工厂化生产技术、设施花卉智能化作业技术,使智能化花卉生产覆盖率达60%以上。
(三)设施育苗产业。重点建设了四大现代设施育苗工厂,提升全市设施育苗质量。一是西部烟草育苗工厂群。在山区四镇,重点对生态条件好、烟农种烟积极性高、轮作条件优良、能集中规范连片村,建立11个烟草智能化育苗工厂区,建设了38个智能化育苗工厂,区域设施面积4.6万平方米。二是东部蔬菜育苗设施区。以玉泉街道为中心,主要涉及玉泉、克井和承留,以茄果类、特色蔬菜等育苗为主,区域设施面积6000平方米。三是西部山区蔬菜制种设施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十字花科蔬菜制种育苗,区域设施面积1.3万平方米。全市工厂化育苗技术覆盖率达80%以上。
(四)设施农庄产业。围绕都市景区、小浪底景区、王屋山景区、猕猴景区,重点发展四大观光休闲设施农庄,提升全市景区旅游农业品位。一是在城郊建设了都市休闲农庄区。重点发展领养农庄、休闲庄园等旅游农业,建成了城郊设施农庄30个,设施面积6000平方米。二是在小浪底水库景区,建设沿黄观光休闲设施农庄带。依托小浪底库区和二坝等水利资源,发展设施休闲垂钓园、设施休闲体验园、设施采摘园等,区域设施面积8000平方米。三是在王屋山景区,依托国家地质公园品牌,重点发展设施水果园、设施采摘园,区域设施面积1.1万平方米。主攻方向为集中发展连栋温室的设施时令水果采摘,设施果品覆盖率达30%以上。
二、主要发展模式
模式1:政府引导型。济源市政府围绕“菜篮子”工程,实施绿色食品行动计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特别是智能化设施农业。以设施蔬菜为例,市财政通过设施奖补、贷款贴息、减免税收等方式,每年支持设施蔬菜财政资金上千万元,引导发展现代设施蔬菜产业。目前,全市设施蔬菜面积2.2万亩,设施蔬菜包括常规菜、外销菜、绿色有机高端蔬菜等。同时,还开发了种菜体验、采摘体验等体验性蔬菜模式,有效保障了蔬菜供应,且增加了蔬菜产业的附加值,促进了产业健康发展。
模式2:产业融合型。通过“产业+设施+农户”方式,促进农村土地向优势产业流转,增加设施农业面积,扩大产业设施规模。目前形成了设施蔬菜、设施园艺花卉、设施育苗、设施庄园等设施农业的产业融合。以设施育苗为例,充分整合设施农业资源配置,将不同作物育苗集中起来,建成五大设施育苗工厂,有效降低了育苗成本,提高了育苗质量,促进了育苗产业的发展。
模式3:行业支持型。济源市依托“国家烟草基本单元”,充分发挥王屋山浓香型烟叶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采用“行业+设施+大户”方式,通过土地流转,逐步形成了“向区域集中、向专业集中、向能手集中”的格局,进一步增加了种植面积,扩大了烟叶产业规模。目前,全市烟叶生产全部采用智能化育苗,国家烟草基本单元面积达5万亩,烟叶产能大幅提高,亩均产值达5000元以上。
模式4:科技园区型。济源市积极推进农业园区建设,特别是设施农业园区,走“产—学—研”发展之路。目前,全市拥有各类现代农业园区80余个,其中设施农业园区占80%以上。科技园区涉及设施蔬菜、设施园艺花卉、设施育苗、设施庄园等,通过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等利益联结方式,采取工厂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等措施,实现集体经营、规模经营。
三、发展建议及对策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在土地流转、设施建设、配套建设、市场建设、金融支持、信息服务、技术培训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证设施农业建设步伐及建成后能顺利投入生产。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置换和流转,确保设施农业相对集中连片种植,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利用集体土地、“三荒”地发展设施农业,对利用“三荒”地等国有未利用土地进行设施农业发展的,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水资源保障的前提下,优先审批、使用,并享受相关土地政策。
(二)强化设施农业科技支撑。健全设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市、镇、中心站、村四级技术服务网络,把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作为重要任务,大力支持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与市外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单位合作,针对影响和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为设施农业发展做好科技储备。加大现有农业生产设施改造力度,盘活现有设施农业资源,发挥好设施农业的作用。
(三)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市级财政安排设施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设施农业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科技生产示范基地和集中育苗基地建设、建立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信息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对设施农产品贮藏保鲜、基地建设、市场开拓给予支持。吸引各类民间资本投入设施农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参与设施农业发展。建立以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政府投入为引导的设施农业发展多元化投入新机制。
(四)推进设施农业运作机制创新。借助新一轮农村改革有利机遇,推进设施农业的产权改革,明确设施产权,维护好设施农业。创新设施农业经营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建设和经营设施农业,推进设施农业股份化改革,盘活现有设施农业资源配置,促进设施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济源市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