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峰
【关键词】 中学化学;实验;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113—01
化学是初中阶段主要的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初中化学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是极其重要的,是化学课程的精髓与灵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所在。虽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多次变革后得到突破,但是在新课改推出之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经过整理与分析,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解决几个问题:(1)实验难以操作;(2)所需实验仪器过多,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其需要;(3)课本所涉及的实验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4)部分实验具有危险性。鉴于此,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替换难度较大的实验,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部分实验设计比较好,但是操作起来难度比较大,如果在实验过程中稍微疏忽便会导致实验失败,无法得出相应的结论,这种实验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对化学实验的学习热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可以针对化学教材内容、化学设备、化学资源,从全局角度出发,探究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实验内容是否需要进行实验,如果实验难度较大或者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危险,那么则需要将难度较大的实验分步骤完成实验,从而总结出实验结论。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性与全面性。
二、开展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依据《化学新课程标准》得知在新课改推动下,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化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众所周知,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能够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被动参与实验过程,对实验要求不了解,导致化学实验成为了知识灌输的附加品,这种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实验过程中所蕴藏的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时候,化学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化学实验流程,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二氧化碳的反应,并针对这些反应展开讨论,观察这些反应能否在实验室内制取,然后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并且利用比较的方式提醒学生不能利用浓盐酸替代稀盐酸,不能用碳酸钠取代石灰石。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三、优化实验设置,提高学生思维开发
众所周知,在传统化学实验中实验装置都是按照实验原理选择正规的仪器,但是部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实验装置比较复杂,在演示的时候不太明显,甚至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需要进一步优化实验设置。比如,在做单质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会出现现象不明显、浪费课堂时间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对实验装置进行优化,可以先将铜丝放在酒精灯外面进行灼烧,等到铜丝表面被氧化为黑色氧化铜之后,然后将铜丝放到有木炭的试管之中,进行加热处理,过一段时间后取出铜丝,这种情况下会发现铜丝表面变为红色。或者在学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可以提前做一个演示实验,教师利用矿泉水瓶收集二氧化碳,并将其倒入氢氧化钠,使劲摇晃矿泉水瓶,一段时间之后矿泉水瓶会逐渐变瘪,并且还伴有噼里啪啦的声音,随后利用针管吸取少量的稀盐酸,并将稀盐酸刺入矿泉水瓶之中,过一段时间之后矿泉水瓶会恢复原状。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并且还可以将学生的主导作用进行发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开展家庭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会涉及到家庭小实验,这不仅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也是培养学生实验兴趣的关键。一般而言,家庭小实验的趣味性浓厚,内容与实际相互结合,并且实验用品比较常见。学生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能够在探索中寻求真理,如在学习分子不断运动的时候,化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魔术,将小白花变成小红花。这种家庭类实验习题,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实验的步骤、用品、操作方法,并且还具有探究性。虽然家庭类小实验是在课外开展的,但是却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学会观察与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实验决定了化学教育的质量,作为初中化学教育的精髓与灵魂,需要在新课改理念下不断创新化学实验,引导学生爱上化学实验,在化学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