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君
【关键词】 新课改;语文教师;具备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072—01
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育改革、新课程实施的需求,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和趋势。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要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熟悉新课程理念,参与新课程实践,共同建设语文课程文化。同时,还要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由教科书的忠实推行者转变成与专家、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一起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合作者,由只知教书的匠人转变成拥有现代教育理念、懂得反思、善于合作的探究者,进而成为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和能力素养的塑造者和培养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全面厚实的知识素养以及精湛的技能素养。
一、良好的道德素质
关于教育的作用,有人曾形象地这样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是学生阅读中的第一本道德书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身边的学生。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初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自己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扎实的知识素养
1.丰厚的语文知识。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师,要想日有渐进、日臻成熟,仅有那“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要有一塘水、一池水,而且必须是那潺流不断的“活水”。只有专业知识扎实了,语文教师才能左右逢源,才能全面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准确地处理问题,才能在教学时驾驭自如,实施有效教学。
2.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学的必要工具,新课程理念是建立在现代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课程观念。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就必须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既要牢固掌握传统的教育理论、教学规律,又要不断吸收现代中外教育研究对我们有益的最新科研成果,博采众家之长,把握教育发展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弄潮儿”,才能在从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
3.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当今社会,中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强,教学早已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他们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和网络技术等各种渠道,了解到许多新鲜知识,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问题且具有一定深度,这更对教师的相关知识及文化科学素质提出挑战。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吸取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知识的“百宝箱”。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三、专业的技能素养
1.具备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势在必行。科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走入校园为现代教育服务,结合教师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堂课”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2.具备科研能力。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广大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育人经验,通过系统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教书育人活动所必须的,也是教育者素质的标志之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一方面教育者对自己主管或任教的专业学科的语文教学现状应有个较全面的了解,还要掌握国内外教育科研动态及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积极钻研教育科学及关联的科学知识,如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通过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找出规律性的育人方法,掌握人的成长发育规律。
3. 具备学习的能力。如今是现代教育时代,我们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能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文盲的定义是:现代文盲是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作为一名有现代教育意识的中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