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霞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孕育了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人们的梦中,三江源是一部由高原精灵藏羚羊轻盈矫健的身姿、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绿色湿地和浩渺的苍穹完美组合的交响乐。黄河、长江、澜沧江像三条巨龙,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可以说,三江源是中华民族生命的源头、文明的源头、历史的源头。
历史上,三江源曾是水草丰美、湖泊密集、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它是我国和亚洲最重要河流的上游关键源区,对全球的大气循环、水量循环都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让草场难以承载,湿地面积也在减少。2003年全国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表明,青海省境内有各类型湿地约557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7%,湿地面积居全国第4位,占全省面积的5.71%,湖泊、沼泽湿地面积分别占全国湖泊和沼泽湿地总面积的14.75%和20.06%,分别排列在全国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近年来,青海省把生态保护作为重要责任,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三江源生态恢复成效明显:大江大河、重要湖泊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以上,黄河、长江、澜沧江年径流量稳中有增,湿地面积不断扩大,循环经济产业框架初步建立,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5%,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年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青海省湿地面积为814.36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5.19%,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一。全省分布的湿地类型有4大类17型,其中,沼泽湿地564.54万公顷、湖泊湿地147.03万公顷、河流湿地88.53万公顷、人工湿地14.26万公顷。
▼ 好制度守住好生态
保护湿地是青海省彰显“生态保护第一”发展战略的需要。全力以赴投入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自然会牵涉周边农牧民的利益。湿地保护的底线不能碰,农民增收的愿望也必须满足。各级政府意识到,只有让农民增加收益,才能有效促进湿地生态恢复。
保护生态的关键是解决人的问题。青海省强化生态补偿制度,激发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8年多来,青海有5万多人实施生态移民。
青海省先后推行11项生态补偿政策,通过教育经费保障、牧民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补偿等,让牧民搬得出、定得住、能增收。在兴海县青根河村,过去以放牧为生的青干布一家6人,得到政府补贴3万多元,在定居点盖起新房。现在全家仅一人放牧,其他人经营小卖部和小旅馆,家庭年收入5万多元,是定居前的4倍多。
保护生态环境也要引入市场机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2014年11月,兴业太阳能技术公司从青海省环境能源交易中心购买100吨碳减排指标。这是我国西部首单自愿减排碳交易项目。项目选择地处三江源的囊谦县毛庄乡、曲麻莱县多秀村等,555户牧民不再使用牛粪等燃料,改用分户式太阳能,减少碳排放。青海省对河流、森林等自然资源进行确权登记,探索开展生态资产评估,为绿色资源的资本化和市场化提供“大数据”。
2014年年底,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通过验收。2015年年初,二期工程启动。8年辛苦不寻常,三江源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局部改善,湖泊水域面积明显扩大,流域供水能力明显增强,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好转。据遥感观测成果,三江源地区主要湖泊面积净增760平方公里。
同时,经过国家10年来实施的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三江源国家保护区生态逐渐恢复,三江源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都呈现整体恢复趋势。黄河源头的青海玛多县是“千湖之县”,然而其草原一度出现沙化,一些湖泊萎缩乃至消失。经过灭鼠、禁牧等系统保护,如今站在鄂陵湖畔,鸟儿展翅,水天一色。从玛多到玉树,沿途不时可以看到弯弯的小河和野生动物在路边觅食。
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湿地之一的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随着湿地、野生动物等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每年来保护区“度假”的黑颈鹤数量大增。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普布说:“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来保护区‘度假的黑颈鹤数量达216只,这是隆宝自然保护区创建时黑颈鹤数量的10倍。”
2014年,青海省被确定为国家首批生态效益补偿试点,以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周边1公里为耕地补偿范围,涉及刚察县、共和县、海晏县、天峻县、青海湖农场等6个单位,并以60元每亩对农户补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政策实施以来,以往的“堵控”变成“疏导”,农户保护鸟类积极性大为提高。
近年来,青海省先后开展了青海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湿地保护奖励试点、湿地工程及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立了湿地保护与恢复专家咨询队伍,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达成协议,为全方位开展湿地保护、宣传、培训等工作争取了资金;全面完成了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3处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价值评估工作,同时《中国湿地资源——青海卷》图书的编写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 科技与法规为湿地保护插上翅膀
青海省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其中沼泽湿地面积占湿地总面积的69.32%,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调节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决定了青海省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中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4年国家林业局委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对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3处国际重要湿地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显示,3处湿地生态系统总价值达247.96亿元。
青海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工作的完成,为今后科学有效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提供了科学依据。据了解,这一由387名专家、学者参与的湿地资源调查工作已于2013年完成,这是青海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湿地科学调查。调查按照《湿地公约》定义,对青海省行政范围内的各类湿地,包括面积8公顷(含8公顷)以上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上、长度5000米以上的河流湿地,运用3S技术与现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最新的卫星遥感数据,通过数据室内判读、现地验证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室内修正等流程,对全省各类湿地资源进行了历时3年的调查。掌握了各类湿地面积、分布、类型和保护状况,建立了遥感影像和基础数据库。对近十年来全省湿地面积、保护状况和受威胁状况的动态变化有了清晰的认知。
与此同时,在湿地保护立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青海湖鸟岛列入我国首批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3年4月,青海省编委批复成立青海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加强了省级层面的湿地保护管理能力。 2013年5月,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并于当年9月1日起施行,为依法开展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力保障。2014年青海省政府印发的《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率先在全国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列为禁止开发区,面积达23.0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2%。
目前,青海省已建立各类型自然保护区11处,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7处重要湿地列为国家重要湿地名录,11处湿地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2014年,由30余名专家组成了青海省湿地资源保护专家队伍,并与中国科学院的东北地理所、信息遥感所、成都生物所,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机制,与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初步构建了以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环青海湖草原是青海省最美的草原之一, 2008年,总投资15.67亿元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实施,工程范围涉及青海湖流域的刚察、海晏、天峻、共和4个县,从而拉开了保护青海湖流域湿地、草原、森林、野生动物的序幕。林业部门相继实施了人工造灌木林、封山育林、沙漠化土地治理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目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投资9.59亿元。
随着一批批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青海湖的水位在盈盈上升,游鱼也多了。最让人惊喜的是,几年前,从远方飞来了上千只白天鹅,似一片片瑞雪落到湖边的湿地上过冬,给青海湖增添了另一道风景。
柴达木盆地是全国八大沙漠区之一,又是青海省湿地面积最大的地区。2014年,柴达木盆地的可鲁克湖从全国参报的43个水质良好湖泊中脱颖而出,入选国家15个重点支持湖泊范围。从而使德令哈市70%的重要湿地纳入保护区管护范围,4年内国家投入4.3亿元在这里实施5大类20个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可鲁克湖是柴达木盆地唯一的淡水湖,湖面近60平方公里,湖滨均为天然湖堤,湖内水草茂盛,湖边芦苇成片,有鲤鱼、鲫鱼、草鱼等鱼类17种,黑颈鹤、斑头雁、鱼鸥、野鸭等136种鸟类,素有“鸟中大熊猫”美誉的黑颈鹤也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 湿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湿地不仅渐渐地改善着气候与环境,而且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湿地是从陆地向水体的过渡区,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充满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它在有的季节露出水面,有的季节埋入水下,因而滋生了一大批陆地上的水生植物群、浅水地带植物群和水生植物群,形成了湿地的植物多样性。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恢复湿地、保持生物多样性,不只是具有景观价值,水生植物还可以把污染物固定下来、吸收,起到减缓径流、保持水体营养平衡、净化水体的作用,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鸟类的乐园”。
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4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中,约有1/2生活在湿地。另外,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降解和转化有毒物质,以及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也有巨大的效益。
目前,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湿地保护工程、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湿地保护工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湿地管护员制度、中央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湿地保护奖励试点、木里—江仓地区湿地保护与恢复等湿地保护工程已全面启动。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各县以及格尔木市、祁连县、门源回族自治县已经展开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和湿地保护奖励试点;贵德黄河清、西宁湟水和河南洮河源3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也已启动……
“快看,湟水河畔有两只野生大鸟在嬉戏!在这儿住了20多年,还从未见过这种鸟儿!”近期,西宁市民张先生在湟水河湿地公园发现了两只美丽的小生物,经专家鉴定为鸭科类“普通秋沙鸭”,尚属首次在西宁河道“亮相”。这意味着,近年来,青海省湿地建设正为保护和恢复水质与湿地生态系统发挥作用,碧水蓝天、野鸭觅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卷,正在青海大地上徐徐展开。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大退耕还湿试点范围,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保护奖励试点;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确立了“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的目标……
2016年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搞好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有关政策的出台及补偿措施的跟进,必将推动三江源湿地保护工作大步前进,青海省湿地保护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
没有到过三江源的人们能想象到这样的三江源吗?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湿地上,藏羚羊悠闲地走动,映衬着远处的皑皑雪山,伴随着天际间飘来的若隐若现的牧歌……三江源,正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恢复原始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片净土!
我们相信,在青海蓝、高原绿、江河清的大美图景中,一处处湖泊波光粼粼,芳草碧连天的美丽湿地必将会留下更多世人赞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