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与刀叉映射下的东西方文化比较

2016-05-14 14:42张浩然
青春岁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刀叉人文情怀文化背景

【摘要】筷子与刀叉所代表的餐桌礼仪,不仅体现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而且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凝聚在这小小餐具上的文明,可以直观地透视出中西方两种传统文化的差异,迸发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内在的人文情怀的火花。

【关键词】筷子;刀叉;起源(文化背景);传统文化;人文情怀

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進餐用刀叉,筷子与刀叉所代表的餐桌礼仪,不仅体现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而且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进而展现了隐藏在传统文化深处的人文情怀。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是汉民族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是世界上以筷进食的母国。筷子文化以其精巧的构思,独特的魅力,实用的功能,成为中华文化中一抹必不可少的色彩。时至今日,筷子已由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实用功用,逐渐地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筷子这双简单却奇妙的发明,深刻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生动地体现了中华人民的人文情怀。

周婧曾在《筷子里的中国文化》里写道:“筷子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性”。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极力倡导“天人合一”的精神,讲究效法自然,崇尚自然。首先,筷子构造正如八卦中《地天泰》卦中所描述的原理——“乾地坤,坤上乾下,和顺畅达”。其外观构造,呈现一头方一头圆。正如中国古人常言:方的那头象征着地,圆的那头象征着天。一根筷子足以窥见“天地”奥妙。“方形属于坤卦,圆形属于乾卦,如此乾坤之象现矣。坤卦有柄象;乾卦象征着天,象征着第一。手拿筷柄,用筷头夹菜,坤在上而乾在下”。这种言论代表着朴素的自然吉祥的希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的情怀;其次,筷子的发展演变,总的来说,取材上从最原始的竹子到后来的木棍,再到兽骨、象牙、美石(玉石、翡翠、水晶)、牙骨、金属(金、银、铜、铁、锡、铝、铅、合金、不锈钢等等)、稀有珍贵的材料(虬角、犀角、玳瑁等等)以及后来一些其他种类的材料(鱼骨等等),均来源于大自然。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人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筷子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彰显了文明的进步,也反映了中国人注重力求万事万物和于自然之理,即所谓“合乎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再次,筷子在使用过程中,与手指灵活地配合、巧妙地夹起菜肴、准确地投入嘴中。一夹、一插、一挑、一拌、一搅、一拨等等,一系列简单程序化的动作,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再也娴熟不过,却也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刻的哲学依据,富含一定的自然与共的人文情怀。

相比于西方世界工业文明产物下的刀叉,筷子,则独具中国本土文化的气息,是一种原始的天然的工具,西方人不懂。具体说来,其中蕴含的原理符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为一。”两根筷子,相互独立,却又相互依赖,习惯称呼为一双,从微小处体现中国人自己的哲学。操作时,讲究协调与配合。一根主动,一根被动,才能夹得稳;一根在上,一根在下,才能灵活运转。两根筷子组合为一个太极,主动的一根为阳,被动的一根为阴;在上的为阳,在下的为阴,阴阳可变,对立统一,这就是两仪之象,也是中国的阴阳原理。最后,正如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谚语所说的“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两根筷子协调配合,这在传统中国人的心理上烙下了深刻的印记,相互合作,团结一致,成为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处事方式与人文情怀。

刀叉,作为西方世界工业文明下的产物,以一种强硬、坚挺的面目走进西方人的视野,是西方人民在特定文明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用餐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刀叉是在西方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下一种纯历史的、文化的人类选择。刀叉的出现,无疑是一种文明的进步,民族的成熟,用文明改进了相对粗鲁的进餐方式,用雅观体现了优雅的举止。用刀配以叉,是西方饮食文明的里程碑,体现了进餐方式的改变,同时彰显了西方社会传统文化孕育下的人文情怀。刀叉的出现要相对晚于筷子,西方人的刀叉文化经历了四五百年的历史,是欧洲人工业文明、理性精神的一种最为直接的反映与体现。

熊群花曾在一篇文章里谈到刀叉时写道:“早期的西方人认为:宇宙是空间的存在,空间的一切都是可分的、孤立的、对立的。同时认识到:人也是孤立的个体的存在,人是自足的、自立的;但同时,人又是独立的,有自己的尊严。人与自然各自分立,人要探索、认知、征服大自然。”这种认识彰显了西方世界传统心理中个人主义的精神,宣扬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是啊,刀叉文化正是体现了与筷子文化截然不同的理念与追求。首先,以叉配刀的方式进餐,两只手的灵活配合:右手持刀,左手持叉。西方人进餐的动作正是代表了一种分割与匹配,强调的是一种自我,注重的是个人独立,宣扬的是人是主宰。相比于东方世界农业文明产物下的筷子,刀叉,则独具西方本土文化的特色,是一种工业的理性的工具,东方人也不全懂;其次,从刀叉的材料上来说,金属可是说是贯穿了刀叉发展史。金属材料,虽作为欧洲工业文明下的先进产物,却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与大自然的“叫嚣”——金属物为自然环境中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西方人对其无限度地利用,也表现了对大自然破坏性的攫取。对于自然的征服,无疑是西方人个人主义至上的最充分的体现。最后,刀叉体现了一种永不止息的变换,不同于筷子的“不变应万变”。不同食物,匹配不同的刀叉,按照用途和场合决定刀叉的尺寸。大大小小的刀与叉,在手上来回地变换组合,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饮食心境,这亦彰显了西方世界个人主义的人文情怀。

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尔在《符号帝国》一文中曾这样对比筷子与刀叉这两种有着本质区别的餐具背后蕴含的道理:“筷子的发明让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成为和谐地被传送的物质。”他称筷子与刀叉相比,“有一种‘母性的温柔,筷子,不切、不抓、不毁、不穿……是在移动一个婴儿时所表现出的那种谨慎的动作,它是一种力量,而非一种冲动……”,一双筷子、一副刀叉,成为了鲜活生动的民族符号,承载了两种文明的印记,象征着不同文化的友好碰撞。凝聚在这简简单单的餐具上的文明,来源于传统文化的土壤,滋生于民族心理的人文情怀。

本文指导教师:马秀兰

【参考文献】

[1] 李慧玲. 筷子的文化意义与食用禁忌[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8(5).

[2] 周 婧. 筷子里的中国文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10).

[3] 零月莹. 浅谈筷子文化[J]. 科教导刊, 2012(11).

[4] 张吴湖. 筷子与刀叉:中西文化符号的比较[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5] 董毅然. 筷子刀叉折射中西文化差异[N]. 北京科技报, 2004.11,28.

[6] 蔡德贵, 田辰山. 三极世界文化差异:下——筷子、手指和刀叉的视角[J]. 东方论坛, 2007(2).

[7] 熊群花. 从筷子和刀叉看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J]. 台声新视角, 2005(11).

[8] 董广杰, 李露亮. 魅力与魔力——中西文化透视[M]. 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9.

[9] 崔普权. 名人与筷子——筷箸文化谈[J]. 北京档案, 2000(11).

【作者简介】

张浩然(1994—),女,湖北襄阳人,临沂大学文学院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中西方餐桌礼仪与文化等相关问题。

猜你喜欢
刀叉人文情怀文化背景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最后的晚餐
太阳应该怎么吃?
筷 子
第一次吃西餐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哈哈镜
哈哈镜